词条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前身系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秉维、任美锷、周立三曾先后担任过所长。现有在职职工171人,其中有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29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72人。在站博士后近20人,在学研究生规模超过150人。 学科方向(湖泊水文与水资源 湖泊环境与生态 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 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 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战略定位以探索自然和人文要素驱动下湖泊(含人工湖泊水库)-流域系统过程、格局及其相互作用规律为基础,开展湖泊资源、环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努力将研究所建成学科综合优势显著、地域特色鲜明、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国际著名湖泊科学综合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湖泊资源利用与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中心。 研究所主要面向湖泊水环境与污染治理、湖泊-流域系统演变与调控、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与发展研究领域,重点发展湖泊水文与水资源、湖泊环境与生态、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湖泊-流域相互作用、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等学科方向。现设有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与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湖泊野外观测与数据中心(含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和中国湖泊-流域数据中心)。 现任领导杨桂山个人概况:1965年8月生,江苏兴化人,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 简历: 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现城市与资源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工作,于1993年和1997年在职获得理学硕士和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资源利用与环境效应、海岸环境变化与区域响应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为《自然灾害学报》、《湖泊科学》、《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等学术期刊编委。曾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三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奖、第四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等,200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 沈吉个人概况:男,1963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 简历: 198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1988年在该系获硕士学位,1991年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工作,1992年晋升副研究员,93年任所长助理,95年作为科学院公派访问学者赴日本东京大学进修,1996年晋升研究员,2000年任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全新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 一直从事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研究。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面上基金、科学院方向性项目等10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SCI论文30多篇,合作编写专著2本,申请并获准专利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95中国高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1项,以及个人奖多项。目前是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以及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得日本学术振兴会、英国皇家学会、德国马普学会等基金资助,赴日本、英国、德国、美国等讲学或开展合作研究。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掌握英、日二门外语。 学科方向湖泊水文与水资源研究湖泊水文物理要素(水量、水热、水动力等)的自然和人为影响变化规律,湖泊萎缩/咸化过程,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湖泊地下水分运移和水汽相互作用,湖泊生态水位与水量确定,湖泊水资源利用等。 湖泊环境与生态研究营养元素与污染物质在湖泊系统中不同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湖泊富营养化水华暴发与复合污染形成机制,湖泊污染的生态与健康风险及消减,湖泊环境毒理与水环境工程,湖泊生物演替与生物多样性,湖泊生态修复技术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原理,湖泊环境遥感监测原理与方法,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复合污染及其全球变化的响应等。 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不同类型湖泊演变过程与机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湖泊沉积响应,湖泊环境代用指标的定量重建,湖泊环境演化的地域分异规律与驱动机制,湖泊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等。 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研究湖泊-流域系统物质输移过程、通量与环境效应,流域城市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环境和水灾害的影响与调控,湖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与综合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等。 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城市与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发展与空间协调,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与环境容量,可持续发展监测与评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景观生态格局变化遥感监测,数字流域与区域综合集成模拟等。 研究领域湖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针对我国亟待解决的湖泊污染水体修复问题,特别是东部大型浅水湖泊的复合污染和生态与环境灾害问题,瞄准湖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供水安全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期目标,以野外观测、可控实验与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研究污染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效应,建立受损湖泊环境修复理论与技术导则,开发湖泊污染治理的关键成套技术,科学把握生态系统结构重建并逐步实行其功能转化的生态修复规律,建立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标准与调控技术,为评价湖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价值化提供依据。开发削减湖泊污染和生态风险的技术,提出湖泊水污染控制策略。 湖泊流域系统演变与调控针对湖泊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湖泊功能丧失和引发区域性生态危机问题,瞄准湖泊-流域系统演变规律和综合管理理论的科学目标,重点研究不同气候区湖泊形成演化过程与地域分异规律及未来趋势、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流域下垫面变化的湖泊水文响应与反馈机理,揭示我国东部地区湖泊演变、湖泊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演替、流域洪涝灾害加剧过程与机理,西部地区湖泊退缩、咸化机理及其对区域生态与环境影响,提出湖泊-流域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与综合管理对策,为国家相关需求提供决策依据。 流域重大开发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针对长江三峡和南水北调等重大开发工程建设的环境后效问题,瞄准确保生态安全目标,以现场原位观测试验、动态监测和综合模拟为手段,研究重大开发工程建设背景下,江湖、河湖相互作用关系的演变规律、趋势及其对湖泊水环境与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江湖洪水灾害、湖泊湿地演变、河湖枯水径流调节等的影响,发展复杂边界条件和复杂水系格局的综合模拟模型,定量评估重大开发工程建设的生态与环境效应,提出减轻重大开发工程建设负面效应的对策和措施。 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与发展针对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的问题,瞄准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需求关系模型,提出维持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域开发模式、空间组织架构以及资源环境保障体系;丰富富有中国特色和地区特点的区域规划编制体系,完善区域空间功能分区技术和方法;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模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实施监测与预警;形成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开发模式和调控方案,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丰富区域地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机构设置研究机构:湖泊水文与环境化学研究室、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湖泊生物与生态研究室、湖泊-流域过程与调控研究室、流域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室、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 科研平台设置: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湖泊生态与环境工程中心、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湖泊野外观测与数据中心(含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鄱阳湖湖泊湿地综合研究站、抚仙湖高原深水湖泊研究站、中国湖泊-流域数据中心) 管理机构:党政办公室、科研处、人事教育处(含研究生部) 支撑机构:图书情报室(含编辑部) 重大项目研究所现有在研各类重大重点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基金课题1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41项,国家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863课题等4项,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与百人计划择优支持项目等5项。 历史沿革1937年国民党国立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地理研究所,并聘请李四光先生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后因战乱及经费问题未果。 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会会长朱家骅提议创建中国地理所,所址设在四川重庆北碚,黄国璋任所长,所内设:自然地理组、人生地理组、大地测量组、海学组,全所职工40余人。1947年中国地理研究所改隶属国民党教育部,所长由林超接任,同时研究所由四川重庆北碚迁至南京。 1949年南京解放由南京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当时所内职工仅剩9人。1950年移交中国科学院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由竺可桢、黄秉维任筹备处正副主任。 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正式成立,由黄秉维任所长。所内设地理组、大地测量组、地图组。1957年大地测量组独立成立测量制图研究室,1958年迁往武汉组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1958年国务院决定地理所迁往北京,南京留下部分同志组建南京地理所,当时留下的同志主要搞湖泊学,因此成立了湖泊研究室和地理室,由施成熙教授兼湖泊室主任,由任美锷任所长,周立三任副所长。1970年7月中科院研究所体制调整时将本所下放江苏省、归原省科技局领导,改名为“江苏省地理研究所”。1979年6月经科学院研究拟同意中科院与省双重领导,以中科院为主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1980年元月1日本所正式重归院建制。1987年10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至今。 1998年1月20日本所进入中科院第二批科研基地型研究所试点单位。2000年本所进入中科院A类研究所行列。2001年8月15日我所正式进入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的行列。2006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三期行列。全所现有在职职工17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35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62人。设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自1982年以来共培养近320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40多名),目前在学研究生规模超过150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历经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研究机构,主导着中国湖泊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在湖泊物理、湖泊化学、湖泊生物、湖泊沉积与全球变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不可替代的研究优势,为我国湖泊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以及长江中下游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自2001年8月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二期以来,我所科研和社会事业发展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人才队伍得到了整体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湖泊科学和区域地理学两大传统优势学科得到长足发展,研究所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在新的形势下,研究所将面向国家在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泊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紧迫要求,结合国际湖泊-流域科学发展态势和科学前沿,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研究所的总体与阶段发展目标,建立起以我所创新研究平台为核心的中国湖泊-流域科学联合研究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相关决策科学支撑能力和学科国际地位,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湖泊-流域科学研究一流创新人才队伍。 相关教育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的前身为中国地理研究所,于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建立,是中国地理学的摇篮。1988年1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国立综合研究机构,主导着中国湖泊科学的发展方向,并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资源环境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综合优势和特色,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所主要业务是瞄准国家在湖泊—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强大需求,以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核心,在湖泊资源与环境、湖泊—流域相互作用以及流域发展与管理三大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形成了一个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能攻克学术难关的人才群体。迄今已获得科研成果470多项,有18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奖励,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研究所现有职工171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研究员31名,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72名,博士生导师20多名,硕士生导师30多名。拥有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环境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科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培养湖泊学、区域地理学和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单位之一。 作为一个有着6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级研究所,本所在办学条件,科研仪器设备,野外观测手段,图书情报资料,生活后勤等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保障体系,在科研经费上也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在生活上享有高额助学金、创新研究津贴。 学术组织研究所是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与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的挂靠单位。2005年各学会进行了正常的换届工作。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江苏省地理学会、江苏省遥感学会近年来分别在苏州、南京、淮阴等地召开了学术年会。2006年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江苏省地理学会被江苏省科协评为2006年度先进学会。 《湖泊科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反映湖泊(含水库)及其流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资源、生态、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刊载与湖泊科学有关的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等)以及湖泊工程、流域综合管理的理论性或应用性研究论文、简报和综述.《湖泊科学》目前为双月刊,每1、3、5、7、9、11月6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创新文化新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目标之一。创新文化是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的一种氛围,是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群众创新精神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园区环境、整体形象和规章制度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是创新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