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释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于2001年4月25日由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科研部分组建而成,1998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概况

南京天光所是我国专业天文仪器研制及天文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基地,自其前身1958年成立起四十多年来,共为我国天文观测研制了40多种门类齐全的天文仪器,包括恒星物理观测仪器,太阳物理观测仪器,人造卫星观测仪器,天体测量观测仪器,射电天文观测仪器,空间(含球载)天文观测仪器等。其中典型代表是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天文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以“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成果。迄今共获得国家、院部省级的各种奖55项。其中, 作为第一获奖(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第二获奖(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另外还为美国、西办牙、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研制了近30台天文仪器。

所获奖项

进入新世纪,作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天文仪器及技术的国家队,南京天光所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凝练创新目标,优化学科布局,发挥学科优势,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磨制技术”获江苏省2004年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标志着我国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技术迈上新台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南京天光所30米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预研究团组已在国际未来巨型天文望远镜研究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的关键技术—主动光学技术也已取得重大突破。LAMOST建成后将使我所主动光学技术、大望远镜设计研制和光纤光谱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行列。

技术专家

南京天光所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天文光学和技术专家。现有研究员20多名,其中院士3名;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0多名。目前在学的研究生近50名,其中博士生10名。

南京天光所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根据中国科学院的“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与中国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签订了所系合作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天光所还与国外著名的天文机构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利用各种渠道派遣科研人员到国际一流的天文台和研究所做工作访问和学术交流。

科研项目

作为创新工程基地,南京天光所承担了许多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空间太阳望远镜(SST)、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预研项目“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主动反射面预研究”等项目20多项。天光所还设有主动光学、天文镜面等多个实验室以及太阳仪器、天文光谱和高分辩成像、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这些实验室拥有太阳光谱测试装置、双频激光干涉仪、大口径薄镜面以及拼接镜面主动光学试验平台、高精度摩擦驱动试验平台、恒星光干涉实验平台、3.6米环抛机、WYKO干涉仪、2.5米磨镜机、1.2米数控磨镜机、1.6米磁控溅射真空镀膜机等先进实验条件和装备。

体系认证

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所承担的科研任务,南京天光所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今后将坚定执行“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唯真求实,协力创新”的质量方针,并致力于培养一支知识创新、重视质量、善于管理的高科技队伍。

南京天光所的总体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我国天文学在天文技术方面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和跟踪与现代天文学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承担LAMOST等国家重大以及中型地面和空间天文设备的研制和预研,同时在其它领域中发挥优势并相互推动高科技的发展。将研究所办成我国天文光学高新技术研究和发展基地、国家大型天文设备的研制基地以及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优势学科

南京天光所的优势学科为:

天文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

新概念天文望远镜研究

大口径望远镜结构优化设计

主动光学(薄镜面与拼镜面)

高分辨率天文光谱仪设计

双折射滤光器

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技术

南京天光所重点发展领域为:

主动光学

自适应光学

光干涉等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高精度天文非球面镜面技术

巨型天文精密机械

高精度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极大望远镜方案研究

新概念天文仪器及关键技术

虚拟望远镜—天文望远镜集成

南京天光所中长期发展战略为:

在努力保证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圆满完成的基础上,以30-100米光学/红外望远镜的方案和关键技术预研为主,努力发展各项天文高技术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将天光所办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天文技术研究所。

科研成果概况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作为我国研究和发展天文仪器及技术的国家队,瞄准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发展和创新与现代天文学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在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所取得的诸多成果和荣誉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迄今共获得国家、院部省级的各种奖55项。其中, 作为第一获奖(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作为第二获奖(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项。

2001年来,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连续八年入选年度“十大天文进展”奖。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LAMOST胜利落成并通过国家验收,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入选“2008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入选“2008年度十大天文科技进展”,位居榜首。在国内外学术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99篇,其中SCI和EI收录文章137篇。已申请专利50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7项。

承担的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项目在2008年已全面建成和进入试运行阶段,于2009年6月4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国家竣工验收。我国首批南极望远镜阵CSTAR于2007年在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完成研制,并成功安装在南极Dome A,获得很好的天文观测结果,使我国率先在国际上开展南极冰穹高原天文观测;1998年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建造30-100米地面光学/红外望远镜的研究计划,与此同时,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也率先提出并开展了中国的30-100米地面光学/红外望远镜的创新方案CFGT的研究及其关键技术预研究。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还瞄准国际天文学前沿和热点,在国内最早开展太阳系外行星探测技术研究,目前已经获得良好的初步科研成果。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还为我国天文、航天、海洋等行业及国外成功提供了诸多类型的大中型专业天文仪器或望远镜和光学精密仪器,取得了用户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高精度大口径光学镜面研制作为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一项重要的、有特色的和深厚技术积累的工作,一直保持了优良的技术传统,同时也在不断地创新工艺和技术方法,已获得多项国家级成果。

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4月,其前身为南京

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科研部分成立于1958年,1999年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是我国专业天文仪器研制和天文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地。四十年多来共为我国天文观测研制了三十多台天文仪器其中的典型代表是 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和II型光电等高仪,并为美国、西班牙、日本和南朝鲜等国研制了多台天文仪器。至2000年分别获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级科技成果奖多项。其中作为第一获奖单位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8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院省级的各种奖25项。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拥有国内一流的天文光学和技术专家。现有研究员20余名,其中院士3名;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0多名。目前在学的研究生共50名,其中博士生10名。

作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单位,我所按照中国天文学发展的总体部署,其定位为:研究和发展与现代天文学紧密相关的高新技术;承担国家重要的大、中型地面和空间的天文仪器设备的研制;近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LAMOST)”项目。其总体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我国天文学在天文技术方面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和跟踪与现代天文学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承担LAMOST等国家重大以及中型地面和空间天文设备的研制和预研,同时在其它领域中发挥优势并相互推动高科技的发展。将研究所办成我国天文光学高新技术研究和发展基地、国家大型天文设备的研制基地以及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

研究所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其重点研究的方向是:极大和新概念望远镜及仪器的研究、主动光学技术、恒星光干涉等高分辨成像技术、多光纤光谱技术、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天文镜面技术、巨型望远镜结构和巨型精密机械、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目前我所在天文光学设计、新概念天文望远镜研究、大口径望远镜的结构优化设计、天文望远镜的主动光学技术、大口径高精度非球面天文镜面技术、高分辨天文光谱仪设计、以及双折射滤光器的研制等方面均在国内为一流水平。其中前三个方面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后四个方面也已达到国际水平。作为天文技术的前沿,南京天光所的30米天文望远镜预研究小组已在国际未来巨型天文望远镜的研究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承担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已胜利建成,使主动光学技术进入世界领先地位。

作为创新工程基地,研究所在承担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目前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空间太阳望远镜(SST)、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的主动主反射面的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口径高精度天文镜面磨制技术的研究(超薄镜面磨制技术、主动抛光大非球面度镜面技术)”、50米脉冲星射电望远镜方案设计预研、1.2米近地天体探测望远镜研制等项目20多项。

研究所国际交流活跃,与国外著名的天文机构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相继与英国伦敦大学光学实验室、TTL公司和西班牙ING和埃及国立天文台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并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继续教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利用各种渠道派遣青年科研人员到国际一流的天文台、站和研究所作短期的工作和学术交流,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自1978年以来研究所已培养造就了一批天文仪器与技术的专业人才,他们活跃在国内外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所设有主动光学、光学、天文镜面技术、恒星光干涉、毫米波面板、太阳光谱、纳米级微位移、镜面支撑和望远镜机电等多个实验室。同时国家天文台的所属各天文台、站均为我所研究生的暑期讲习班的课堂和实习基地。

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位于南京风景秀丽的紫金山北麓、西临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所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静谧宜人的环境是一个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的理想场所。

作为一个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单位,其办学条件,科研仪器设备,图书情报,生活后勤等方面均已形成保障体系。我所用于培养研究生的主要仪器有激光干涉仪、3.6米环抛机、WYKO干涉仪、SHARK干涉仪、2.5米磨镜机、1米数控磨镜机、薄镜面主动光学实验系统、拼接镜面主动光学实验系统、天文光干涉实验系统、S-H波前检测装置、1.5米真空镀膜机、弗利埃光学装置等等科研设备。

研究所图书馆本学科藏书量中文为1.08万种,长期订阅相关专业的多种主要专业期刊。并拥有相当数量的研究生教学资料。

研究所的研究生公寓中配有电视机、微波炉、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电器,为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相关规定对在学研究生设有普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和多种冠名奖学金;除此之外,还实行“研究助理”、“管理助理”和“教学助理”制度,根据所科研岗位的设置、科研项目需要,分别设立不同类别的“三助”岗位,按相应标准发放岗位津贴;全体在学研究生与在职职工享受同等福利待遇。

历史沿革

1958年12月1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备处在南京成立正式;

1959年5月7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仪器厂 ;

1960年5月1日,正式挂牌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

1966年2月10日,“216”办公室与南京天文仪器厂合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天文仪器厂;

1970年11月28日,更名为南京天文仪器厂;

1979年7月26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

1991年10月2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 ;

2001年4月21日,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科研部分及高技术镜面实验室组建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实验室

主动光学实验室

大口径主动光学实验望远镜

机电实验室

微位移技术实验室

主动镜面支撑系统测试室

LAMOST拼接镜面实验室

镜面技术实验室

系外行星探测技术实验室

太阳光谱实验室

光干涉实验室

天文光谱技术实验室

南极低温实验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8: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