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
释义 | 单位概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哈尔滨园区)前身为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6月,2002年3月8日与原长春地理所整合成为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现有在职职工85人,其中科技人员55人,科研支撑人员10人,管理人员与后勤服务人员20人。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授予单位。2005年圆满完成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创新工作,通过科学院的考核评估,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创新行列。 研究领域作为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重点从事黑土生态和区域农业研究科研机构,近30年来一直以黑土生态和区域农业综合研究为主要方向。在黑土生态要素监测、黑土水分运移规律、农田养分循环特征、土壤质量演变过程、黑土退化过程和肥力定向培育、黑土侵蚀规律、黑土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提高生产力途径的综合研究、作物高产种植体系和物化技术、作物抗逆生理、区域水土资源优化调控、退化农田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东北地区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研究等学科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展成果近5年来,成果获国家、省部委奖6项(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编写论著5部,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CSCD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79项,其中发明专利70项;培育大豆新品种7个。 通过实施人才战略,相继引进“百人计划”5人,通过招聘,已经引进博士、硕士等年轻科研工作者20余人。目前,已经初步凝聚了一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由重点实验室-学科团队-野外实验站构成的监测、分析、研究一体化组织结构基本形成,为研究所顺利完成创新目标起到了人才保障作用。 根据所里的统一战略布局,哈尔滨农业技术中心设六个学科组。野外试验站创新能力建设有重大突破,建有国家级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CERN)、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海伦试验站、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海伦试验站和水利部水土流失径流观测站,研究力量、野外科研设施、仪器设备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科研组织结构,形成了试验室研究与野外观测相结合的完整的研究平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