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释义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10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4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实验室。

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7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81.所区占地面积15.1公倾。 学科方向:高分子科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主要研究领域聚焦在:资源与环境领域和先进材料领域;重点开发二氧化碳资源玉米资源和稀土资源;突出发展先进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和先进功能材料。

长春应化所建有: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工程实验室、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等科研平台。

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固体火箭推进剂、稀土分离、热缩高分子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500余项,获国家级奖励57项、省(部)级奖励346项;培育了中科院系统第一家所办企业的境内上市公司—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国内外专利970项,其中获权497项;发表科技论文10000多篇,论文总数和SCI收录引用持续位居国内科研机构前列。

长春应化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培养硕士、博士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享有化学五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学研究生613人,其中70%以上为博士研究生。

依托中国化学会,承担《分析化学》和《应用化学》二个科技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长春应化所的战略发展目标是:突出具有明显优势的研究领域,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将长春应化所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高分子材料和稀土材料的高技术创新基地,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

领导

王利祥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王利祥,男,1964年9月出生,黑龙江省绥棱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取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生,1989年12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分配到长春应化所工作。1993年12月被中国科学院特批为研究员。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分别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和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从事访问研究工作。现任长春应化所所长、功能高分子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总公司高分子联合开放实验室副主任,1997年当选吉林省人大代表。 王利祥同志自1985年以来一直从事光电活性功能高分子的研究工作。在聚苯胺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本征态加工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明了可溶性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提出了聚苯胺的氧化还原结构形式与掺杂行为的关系;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聚苯胺自支撑膜。

历任所长

阎沛霖

男,1911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曾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员、系主任;吉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东北工业部教育处处长兼沈阳工学院院长;重工业部教育司司长;国家计委设计局副局长;国家建委局长、委员;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党委书记;国家科委局长、国家科委咨询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48年12月至1949年8月兼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业部工业研究所(应化所前身)所长。

佟城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男,1912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44年在瓦窑堡铁厂工作,1945年在延安石油厂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哈尔滨东北经济委员会计划处研究室工作。 1948年12月受东北经济委员会委派,接管大陆科学院筹建东北工业研究所和地质调查所,任东北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地质调查所所长。

在任职期间领导组织召集流散科技人员;搜集散失的图书、仪器、设备;安排留用日籍科技人员。另外,还派科技人员赴鞍山钢铁公司建立“工研鞍钢分室”,帮助鞍钢恢复生产。

在地质调查所工作中,配合“中财委”组建了地质矿产大队;还培养出一支石油普查队。

武衡

男,1914年生,中共党员。1934年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1939年在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联络处长;1941年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地矿系教员;1945年先后任吉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杜尔伯特旗旗长、扶余县县长、嫩江省企业局局长、黑龙江省工业厅厅长等职。

1949年任东北工业研究所所长;1952年任中科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党组书记;1954年任中科院副秘书长、学部委员、院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1978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顾问;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任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他在所任职期间,对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东北科研基地(东北科学研究所),恢复东北的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做出了贡献;并逐渐促进该所的科研方向的形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成绩。

吴学周

男,1902年生,江西萍乡市人,九三社员,中共党员。1924年毕业干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8年考取公费留学,193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2年秋赴德国达摩城高等工业大学,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G.Herzberg教授从事自由基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达谱研究。1933年夏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中科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物化所与中科院长春综合研究所组成中科院应用化学研究所,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55年被推举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兼任中科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他曾任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长春分社主任委员,以及中科院物理化学部常委、中科院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长春分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省科协主席等职。1983年10月31日因病在长春逝世。

孙书棋

男,1920年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长春工业大学毕业。1943年为大陆科学院林产化学研究室研究生。1949年3月来东北工业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任研究室主任、所办公室主任、副所长、所革委会副主任、所长、所学委会主任等职。1983年为《应用化学》主编。为长春市七届人大代表。

解放前从事于酚醛树脂的研究,曾获专利两项。1951年组建合成橡胶研究室和中间工厂,1956年首创定向聚合研究,1958年又新组建从事推进剂研究的低聚物研究室,兼任室主任。三十余年主要负责全所科研的组织领导工作,组织协调和实施所内重大科研任务(包括大量有关推进剂、原子能和新材料等国防研究)和调整研究方向和课题。

王佛松

男,1933年生于广东兴宁,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60年获前苏联化学科学副博士学位。1960~1988年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所长等职。为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79~1980年曾在意大利高分子化学研究所任客座教授。1988~1994年任中科院副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曾为化学学部常委、副主任。任太平洋地区高分子联合会主席、英国《高分子科学进展》编委,石油学会副理事长、《高分子学报》编委。?

从事定向聚合、稀土催化、导电高分子及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参与和领导顺丁和异戊橡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1982,1987)。是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项目《顺丁橡胶生产新技术》的主要工作者和获奖者之一。发表论文200多篇,合著有《络合催化聚合合成橡胶》一书。

倪嘉赞

男,1932年生,浙江嘉兴人,中共党员,1952年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来所,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6年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1978年以来担任副所长,1988~1992年担任所长,任四届中共吉林省委候补委员及五届吉林省委委员,吉林省第七、第八届人大常委及吉林省第四、第五届科协副主席。1994年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

1952~1957年主要从事钨矿中少量稀有元素等分析方法的研究;1962年承担铀、钚化学的研究;“文革”期间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究;1974年后,组织完成了高压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江西定南矿的全分离流程。1980年后,系统地开展了稀土冠醚、酞菁及羧酸等为配体的稀土配位化合物的研究,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负责出版了《稀土生物无机化学》专著。

汪尔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男,1933年生,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1952年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分配来所,1959年获捷克科学院副博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春应用化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中科院院士(199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化学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吉林省劳动模范,“十四大”党代表,曾任美、日、法和国内几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分析化学》主编和8种学报的编委。历任所长助理、副所长和所长等职。 研究领域涉及分析化学,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曾先后获国家,省、部委奖10余项。其中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1项,1997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创新发明奖,1997年获伊朗第十届霍拉子米国际创新一等奖。

李滨耀

男,1950年生,哈尔滨人,中共党员。1977年吉林大学毕业,1981年在长春应化所获硕士学位后留所,1982~1984年在美国UTAH大学作访问学者,1993年任研究员,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任所长。

从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研究,主要研究高聚物的分子运动和高性能工程塑料。利用动态力学及动态光散射等手段,研究高分子在不同环境和状态下的多重转变。“七·五”期间负责组织工程塑料项目,开展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在国内首先报道了聚合物互穿网络的研究结果。发表论文百余篇,申请专列8项(已授权3项),培养博士、硕士生10余人。

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与科技目标

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从中国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按照科技发展创新更加具有基础性,战略和前瞻性的需求,凝练科技目标和战略目标,调整科研布局,确定重大科技项目。 综合优势: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电分析学。

重点发展:高分子材料和稀土材料。

科技目标:为中国传统高分子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为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开发与产业创建,为稀土资源和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做出不可替代的创新贡献。

战略目标:将长春应化所建成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一流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高分子材料和稀土材料高基础创新基地,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

创新跨越持续发展

以知识创新工程二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局面为新起点,以创新工程三期(2006-2010)为动力,不断增强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跨越,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开创我所历史上更大的辉煌,是研究所未来防站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总体发展思路

坚持“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化,应用研究面向工程化”的原则,将科技目标凝练到资源与环境领域和先进材料领域。实施创新兴产业战略,突破一批具有中国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新型材料,实施提升传统产业战略,带动一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实施保障国防建设战略,发展一批打破国际垄断和替代进口的国防配套关键材料。统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实现基础研究成果由保障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变,应用研究成果由分散,向规模集中的转变。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产业技术和规模产业化三者间的有效衔接。

建设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队伍和流动队伍。以培养造就领衔科技专家和拔尖科技人才为重点,全面提高队伍创新能力;以提高培养质量为重点,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新发展。

建设“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现代化研究所。

科研概况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的发源地和重要研究基础之一,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其前身是1989年组建的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实验室。2000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以原中国科学院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研究室为基础,同时纳入上述两个研究所相关的高分子化学研究部分,晋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2004年在“国家化学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三次获得优秀,同年获“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奖。

实验室(以下所述均指长春应化所部分)现有固定成员2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0人。

实验室拥有X射线衍射仪、核磁共振波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等一批大中型仪器。

2000—2005年该实验室发表论文805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143篇;获权专利77件,其中国外专利6件;出版专著10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最早开展电分析化学研究的实验室,1989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成为电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2001年8月,通过国家验收晋升为中国分析化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

实验室拥有原子力显微镜、激光诱导荧光寿命测量仪、拉曼光谱仪等一批大中型仪器。

1999—2005年实验室发表论文649篇,影响因子大于3的135篇,出版专著12部,获权专利56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4年获吉林省首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

中国科学院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稀土研究工作的实验室和中国稀土化学与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基地之一。1987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组建稀土化学与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2001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稀土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2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

实验室拥有时间分辨光谱仪、FED光谱测试仪、真空紫外光谱仪、热膨胀仪、金相显微镜等一批大中型仪器。

1999—2005年该实验室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84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51篇,获权专利52项,其中国际专利6项;出版专著9部(章)。

高分子工程实验室

高分子工程实验室于2000年组建,集中了特种工程塑料、环境友好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力量。2005年整合了原农业化学实验室的高值化和集成技术研究组,形成了以高分子材料工程化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实验室。该实验室以重大创新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为目标牵引,将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与成果向工程化和技术集成延伸。

实验室现有固定成员73人。研究员13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

该实验室拥有原子力显微镜、材料力学试验机、多功能复合机、电脑式恒温恒湿试验机等一批大中型仪器设备。

2000—2005年该实验室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219篇,在所地所企业合作以及高技术产业化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 绿色化学与过程实验室是由原物理化学专业实验室整合而成立的实验室。其中包括国内较早开展研究工作的电化学和催化实验室以及利用现代质谱技术开展中药新药研究的国家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将突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有机结合,加强绿色过程中的共性技术和相关关键技术工程化的的研发。

该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6人。拥有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汽车尾气净化评价台架装置等大中型仪器设备。2000年以来,该实验室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6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12篇;出版专著3部(章)。三个中药新药的临床批件正在国家有关部门审理中。

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1990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承担技术支撑和科研双重任务,是国家级的综合分析测试平台。

该中心现有34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人。拥有等离子体一光谱/质谱、超导核磁共振谱、电子能谱、分子光谱、电子显微镜、材料试验机、材料加工系统等一批大中型分析测试仪器。

2000—2005年,该中心总测试样品25.5万人,其中所外样品占15%,提供的数据涉及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国家安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发表文章201篇,申请专利10项。

中心通过中国实验室认可和CMA计量认证,获得国家认监委和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证书。

科研支撑

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另设4个专业实验室:农业化学实验室,材料与器件实验室,新药研究实验室,高分子工程实验室,还设有1个国家电化学和光谱研究分析中心。

1999年10月,长春应化所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中科院开放实验室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1年3月,长春应化所整体进入知识创新工程; 2001年8月,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

发展成果

50多年来,长春应化所在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不同层次上开展科技工作。初步统计共取得科技成果1150项,其中重大科技成果近500项,获国家级奖励69项,中国科学院,省(部)级奖励297项,申请专利430项,获权专利211项,发表论文10000多篇。国内发表科学论文总数连续11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之首,SCI收录和引用一直处于国内科研机构前3名。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办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逐步形成有特色的高技术成品。长春热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首家上市的所办股份制企业,其中动力电缆附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占率达40%,并已向国外出口产品。

长春应化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在学研究生逾300人;1996年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享有化学一级学科和5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978年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近1500人。

长春应化所受中国化学会委托,承担了《分析化学》 (月刊),《应用化学》(月刊)2个科技核心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其中《分析化学》被引频次连续4年居国内科技期刊之首,2000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长春应化所的科技档案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分别被国家档案局和中组部批准授予“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单位”和“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单位”。

长春应化所曾先后被评为国务院,省,市先进单位,中国科学院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长春应化所将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其综合集成特点,重点发展高分子材料和稀土新材料,为我国传统高分子支柱产业(通用塑料和橡胶)的技术改造和提升,为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产业的创建,为稀土资源和粮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做出不可替代的创新贡献。

目标定位

长春应化所全体职工正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的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调整学科方向,凝练科技目标,精干科技队伍,加强机制创新,规范科研与产业的关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和园区规划建设。瞄准已经确定的科研水平,“三性”贡献及高技术产业化的目标,发扬“奉献,主人翁,科学,团结”的应化精神,为把长春应化所建设成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为一体的一流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中科院“高分子材料与稀土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而努力工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8: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