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沙井 |
释义 | 白沙古井简称白沙井,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城南,贺龙体育文化中心西测,天心阁东南,临白沙路。白沙井被誉为“长沙第一泉”,也是江南名泉之一;现有泉眼四口,井口以花岗岩石砌成,长约67厘米,宽仅33厘米,深70厘米,井口东侧竖有“白沙古井”石碑。1964年该井被列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政府拨款进行了修缮;1993年重新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概况白沙井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城南白沙街。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在长沙有第一泉之称。 民谣称:"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即指白沙井之水。此井不溢不竭,泉水清冽甘美,冲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甘醇。晋代文学家谢惠连有"饮湘美之醇酹"之赋,唐杜甫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佳句,毛泽东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吟咏,都是对白沙井的赞叹。白沙井最早只一眼泉,明末水分为二,其后又增二眼。井周绕以浅沟导水,靠山坳一面横立一石,上镌"白沙泉水"四字,高处有石栏围,汲水方便。 1949年以前,长沙无自来水,南区一带市民均食用白沙井水,每日肩挑车推者络绎不绝,著名的茶楼酒肆均以"沙水茗茶"招徕顾客。1983年市政府拨款4万元,由天心区人民政府主持维修"白沙古井"。现长沙市群众已基本饮用自来水,长沙酒厂在井侧建立车间,以白沙井水酿成"白沙液",在国内名酒中颇具声誉。 名字由来位于长沙市天心阁下白沙街东隅。泉水从沙石中渗出,汇集成井,故名。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 明代已有此井。井口约二尺见方,原为一眼,出水较急,明末分为二眼,出势渐缓,现扩为四眼,泉水终年不断。明清时井边有座龙王庙,庙中有一副名联:“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白沙井水经过地层的层层过滤,自沙石中涌出,水质纯清,泡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醇厚,煎药、熬汤皆极佳,而且无论冬夏、泉眼不溢,泉井里经常保持同样多的水量,随舀随长,永不枯竭。至今许多居民仍不辞远劳,来这里取水以作饮用。名酒白沙液,曾用此水酿制。毛泽东在诗词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沙水、长沙水指的都是白沙井之水。白沙井与山东济南趵突泉、贵州漏趵泉、浙江 杭州虎跑泉并称中国四大名泉。 历史沿革据考证,白沙古井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始为一眼泉,明朝末期分为二泉,后增为四泉。背靠山侧树有石碑,上刻“白沙古井”四字,泉眼周围辅以导水沟,高处围以石栏,两边有石级作为通道。在自来水未普及以前为临近市民的主水源。 白沙井旁原有亭榭楼台,早毁。解放后,白沙井经多次修整,井台铺花岗石,四周围以石栏,坡侧植以树木,南北井中央横嵌“白沙古井”四字石刻。现已在白沙古井旁建成白沙公园。长沙南门城外有一座小山,叫回龙山,山下有一口井,叫白沙井。周围好几里地的老百姓都爱来这里打水喝。长沙有名的白沙液酒,就是用这井水酿制的。 清乾隆年间,进士旷敏本、优贡张九思曾作有《白沙井记》、《白沙泉记》,盛称其泉“清香甘美,夏凉而冬温”,“流而不盈,挹而不匮”,甚至将之与天下名泉济南趵突泉、贵阳漏突泉和无锡惠山泉媲美,自明清以来,长沙人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前来取水者络驿不绝,即使西城区、北城区一带的居民也挑桶而来,“竟日幕而不一息。”更有不少穷苦人家汲水于此,担卖全城,赖以为生。清末以后,挑卖沙水者多居于井旁,白沙井一带生齿日繁,遂形成白沙街。白沙古井可说是长沙生命之泉。亦因如此,自清末以来,官绅恶霸多想方设法妄图垄断白沙井水。清光绪年间,善化知县曾在井后立碑,“出示晓喻”,将白沙井划为官井、民进,并订立用水章程。民国初年,又有军阀在井旁立一“告示”碑,刻有“照得白沙井水,四井界限分明,卖水吃水各井,官井专供官军”等语。旧时,当地还有“挑水会”,凡挑卖沙水者须先交银元数元入会,取得条据,方可取水。解放以后,白沙井回到人民手中,人们才真正自由地畅饮白沙水。1950年,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古井,特拨款维修古井,建立石栏,铺砌地面,使白沙古井成为长沙解放后最早得到修复的名胜古迹。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诗词中说:“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沙水、长沙水指的都是白沙井之水。白沙泉水,水质纯清,泡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醇厚,煎药、熬汤皆极佳,而且无论冬夏、泉眼不溢,泉井里经常保持同样多的水量,随舀随长,永不枯竭。至今许多居民仍不辞远劳,来这里取水以作饮用。 名酒白沙液,曾用此水酿制。关于利用白沙井所在山脉(古称锡山)的泉水酿酒,历朝很多人皆予以赞赏。晋代文学家谢惠连有“饮湘美之醇酵”之赋,唐代诗人杜甫也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佳句。 清代黄本骥在《湖南方物志》中说:“长沙之酒,自古有名”。白沙井最早只一眼泉,明末,水分为二,其后又增二眼,现为四眼。白沙井旁原有亭榭楼台,曾多次修葺,后毁于兵燹。解放后,白沙井经多次修整,井台铺花岗石,四周围以石栏,坡侧植以树木,南北井中央横嵌“白沙古井”石碑。 传说故事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并没有山,也没有井,当地人靠一口水塘生活。后来,不知从哪飞来一条黑龙,落到水塘里,成天在里面滚呀、翻呀,把一口塘水搅得象锅泥浆,人、畜喝了常常闹病。 有天早晨,一位老农下地劳动,路过水塘,见塘边躺着一只紧闭双眼的丹顶鹤。老农想,这只白鹤一定是喝了塘里的水,中毒了。连忙把它捧回家,采些草药熬好汤,一匙一匙地喂进它的嘴里。不一会,白鹤苏醒过来,对着农夫点点头。然后展翅飞走了。 几天后,一位名叫白沙的漂亮姑娘,来此开了一个小面铺。心怀歹意的黑龙变成一个黑汉子假装喝醉了酒,想要调戏白沙姑娘,白沙姑娘笑盈盈地招呼黑汉子坐下,端来一碗香喷喷的面条,黑汉子美滋滋地大口大口往肚里吞。白沙姑娘又不慌不忙地拿起掸尘朝面碗前一扬,面条顿时变成了一串铁链,牵住了黑汉子的肚肠。黑龙知道上了当,大吼一声,身子一抖,现了原形挣扎起来,刹那间搅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这时,只见一只耀眼的丹顶白鹤腾空而起,接着一座小山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压住了盘蜷挣扎着的龙身。白鹤又飞下来勒令黑龙不断地吐清水。 乡亲们见到这奇事,十分惊异。欢呼着去寻找白鹤和白沙姑娘,可是找了半天,白鹤和白沙姑娘没有找着,却看见小山脚下,出现了一口水井,不断涌出清水,一尝,又甜又凉。这口井,后来就叫做“白沙井”。 重新修建2000年,长沙市政府应市人大提出“保护白沙古井、建设古井公园”的议案要求,决定修建白沙古井公园,并且效仿古制,召民间捐建,消息一出,应者云集,捐款者有之,捐古树者有之,捐花卉者有之,更有三湘文人画士现场挥毫泼墨,义卖书画筹款。2001年10月1日古井公园正式向长沙市民开放。 突出特色公园大门是一四柱三洞的牌坊式建筑,中间两柱分别刻着“高天聚风月一园是造物之无尽藏好为寄兴怡神地”和“古井媲潇八景看游人之所共适都在廉泉让水间”,横批为“白沙古井”,进门后是一片由条石铺就的广场,数棵参天古树零星植于广场各处,时值深冬,树叶凋零,树身被粗大的麻绳紧紧缠住,以御风寒。广场北面建有一两层楼的苏州园林式的白沙茶艺馆,茶馆尚未开放,只有庭前桂树和″一园月色和茶煮,万古泉声带韵流″的门联为游人描绘着日后的井水烹茶、桂前品茶的灵韵。 公园的灵魂当属公园中央的白沙古井,井区背倚仿古而筑的小土山,环井而砌的麻石栏杆将山与井分隔开来。井区为大块条石砌成略低于地面的扇形小广场,四眼方井,水至穴底上涌,与井口持平,多余者沿石条缝隙流到小广场两侧的沟渠中排走。前来取水的人们络绎不绝,盛水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门,可乐瓶、食用油壶、塑料酒壶,更有甚者提来了矿泉壶,水声哗然,人声鼎沸。 旅游信息门票价格门票:10元 交通提示白沙井在贺龙体育馆附近,经过那的公交车有202路,137路,旅2线,123路,2路. 住宿长沙有二十几家的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有三家,四星级有四家,三星级有十几家,多集中在五一路及八一路上。此外,长沙也有众多的旅社与招待所。 在长沙住宿照例应该大胆还价,一般来说打七折应该没问题,花二百元不到,就可以住到比较像样的饭店了。 旅游时间长沙除盛夏气温较高以外,其余三季均适宜旅游。长沙的春天始于2月中旬以后,此时气候多变,游人宁可多穿点衣服,以防感冒。到5月下旬时夏天来临,长沙虽有火炉之称,但在山间即使三伏天也得盖被子睡觉。 秋季始于8月中旬,气温通常在15℃至20℃左右,这时秋高气爽,可以到桔子洲赏红叶。11月下旬进入冬季,平均气温在5℃左右,有时会下雪,这时候可以去山里看冰凌。 总地来说,秋天去长沙旅游是比较合适的。 相关事件白沙岭征地事件1999年初,长沙市电业局在古井背山白沙岭征用土地决定建住宅小区,之后不久队伍相继进场施工,不久建筑基础全部平整,消息传出后立刻产生强烈反响。长沙市民特别是古井周边市民顷刻间集体上访长沙市政府,强烈要求停止施工,保护好白沙古井,至此工程全面中止。 白沙古井公园为避免城市发展对古井的造成影响,长沙市民自发集资1500万元对周边进行修缮和拓展建立“白沙古井公园”,工程于2001年10月1日完工并对外开放。古井北测建有名为“白沙源”茶肆,南侧建有回廊,井背白沙岭进行了彻底整修,建有凉亭,周边全部植树绿化。 详细位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