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 |
释义 | 图书介绍作 者: 杨东平 主编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1 字 数: 358000 版 次: 1 页 数: 318 印刷时间: 2010-3-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9712849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教育 >> 中国教育 定价:¥55.00 当当价:¥43.90 折扣:80折 内容简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问计于民,激起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 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的减少令人担忧,一些地方农村学校撤校并点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导致出现新辍学流失和“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各地重视解决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调查显示,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后,教师的工资有所增加,对农村教师有所倾斜,但仍遇到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改进。 高校招生腐败、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日益严重,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也更为激烈。“钱学森之间”激起公众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 据2009年对我国30个城市的调查,公众教育满意度得分在3.415至2.885之间。即公众教育满意度明显偏于一般。与2008年调查相比,12个城市的教育满意度上升,18个城市的教育满意度下降,首次出现跌破及格线的状况——西安、武汉均低于3.0分。 书目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意见,问计于民,激起公众参与教育改革的巨大热情。 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的减少令人担忧,一些地方农村学校撤校并点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导致出现新辍学流失和“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各地重视解决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全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调查显示,实施绩效工资政策后,教师的工资有所增加,对农村教师有所倾斜,但仍遇到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改进。 高校招生腐败、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日益严重,对高等教育的批评也更为激烈。“钱学森之间”激起公众关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 据2009年对我国30个城市的调查,公众教育满意度得分在3.415至2.885之间。即公众教育满意度明显偏于一般。与2008年调查相比,12个城市的教育满意度上升,18个城市的教育满意度下降,首次出现跌破及格线的状况——西安、武汉均低于3.0分。 总报告2009年:大变革前夜的中国教育程 年度主题:金融危机与中国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特别关注: 中小学办学少规范“择校热”过高难抑制; 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回顾与反思; 新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再探讨; 关注和改善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高校招生腐败的类型、路径及其治理; 高等教育:直面“钱学森之问”; 学术腐败、学术失范与学风不正:探究与思考; 教育公益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民意聚焦下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与改革; 政府主导下的中国特殊教育发展; 教育调查200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 2008年全国及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分析; 零点调查:城乡居民眼中的基础教育服务;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情况调查;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 甘肃省四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情况调研;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情况的调查研究; 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实施状况的调查研究; 附录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2009年教育大事记; 2009年度十大教育新闻; 经典文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2009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语文作文题汇集; 香水女生事件炒作和言论自由孰重; 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 上不了重点高中只因为我生在农村; 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 安徽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 网友对新教育部部长寄托十大期待; 作者简介姓名:杨东平著 作者简介: 作品: 《最后的城墙》《杨东平教育随笔:教育需要一场革命》《问诊中国基础教育》《中国教育热点新观察-把脉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民谣中的城市》《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学习与方法-中小学生高效学习40招》《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0》《大学精神》《名人如是说》《社会圆桌》《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1光盘)》《深入推进教育公平(附光盘2008)/教育蓝皮书》《中国环境的危机与转机(附光盘2008)/环境绿皮书》《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 - - 2007环境绿皮书(含光盘)》《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教育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使命》。 书摘总报告 2009年:大变革前夜的中国教育程 教育经费继续增加 2008年,教育投入的绝对数增加比较明显。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0067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48%,比上年的3.22%增加了0.2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500.74亿元,比上年的 12148.07亿元增长19.37%。但从全国情况看,部分省市未达到法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根据相关规定,2008年全国普通小学的生均投入为2757.53元,比上年增长24.94%。其中,农村普通小学生均投入2617.59元,比上年增长25.59%;全国普通初中的生均投人为3543.25元,比上年增长32.24%,其中,农村普通初中生均3303.16元,比上年增长35.75%。数据显示小学和初中增长最快的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普通高中生均投入为3208.84元,比上年增长21.16%,增长最快的是北京市;普通高校生均7577.71元,比上年增长15.76%。 中国在1998~2008年的10年中对西部十二省(区)的教育投入增长了近5倍,其教育经费的总投入从609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人民币,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部表示,中国将继续坚持西部地区优先发展战略,力争到2020年使西部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据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相关研究,近年来中国教育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是最快的,但教育的投入仍居世界末位。1999年中国的教育竞争力居第46位,经近10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竞争力提升了17位,上升到第29位。尽管速度提升最快,中国竞争力的劣势仍然存在,各国国民预期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平均值已达到14.9年,而中国仅为11年;各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为54.5%,而中国仅为23%;两项数值中国排名均为第49位。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