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画论 |
释义 | 中国画论,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简称。它和中国古代绘画一样,是中国古代社会,主要是长时期封建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中国画论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理论,是独立的学科类型,同时又与其他学科如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中国美学、中国文论、中国书论、中国乐论等密切联系,并与其他意识形态如政治、经济、社会道德、哲学、宗教等密不可分。中国画论尤其与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关系紧密。因为任何理论都是建之于实践基础之上的。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是对中国美术、绘画史实、画家、作品、流派、风格、现象等的记录和描述,其中包括对画论部分的简单介绍;而中国画论则侧重于对绘画理论的概括总结,虽然同样以美术史实为阐述背景,但中国画论是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的专门化研究,是更为深入、更为具体的理论评价,它以特殊的审美视角和独特的理论方式为绘画实践提供别具特色的参照系。 中国画论不仅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中国绘画兼收并蓄,百花齐放,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艺术只有别开生面才能充满活力,所谓“老树春深更护花”,古老艺术一旦焕发了青春,就会产生无可比拟的活力和魅力。对当代中国画日益失落的文化精神和笔墨法读上批评性思考,继而探本寻源地深入到对中国画理论上建设性思考的又一成果。从文艺创作的理论结构上对历代有影响的画论以予别类分述。然后又将艺术家散记于作品题跋和笔记中的艺术行为和感受以予高度的概括,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主论,以弥补中国画理论在这一方面的重大缺陷。 中国画论从理论词目进行词义解释。按内容分为“历代画论篇”、“气息篇”、“笔性篇”及“论文篇”4大部分。每一部分各收录若干词目,如“历代画论篇”收有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论”,六朝谢赫的“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论”与“骨法用笔论”,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宋代黄休复的“画分四品论”,元代倪瓒的“聊写胸中逸气论”,明代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等18则。其中,这些词目又按文艺创作之创作思想、创作思维、创作心态、创作行为和创造精神5大要素,以中国画“文化性大于绘画性的特性”的主线作为纲领,分而述之,并佐以相应的历代传世名作予以互证互解。这种形式,不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泛泛的词义解释,而是中国画的深刻领悟与认识之后的精华浓缩,这种解词方式,无疑具有开拓性。 归纳了“出神入化”、“平淡天真”、“冲淡”、“典雅”、“空灵”、“腴润”等32则的词条解释,同样配以历代相应的符合该词条审美特征的传世名作予以互证。“笔性篇”规纳有“遒劲”、“劲健”、“凝重”、“洗练”、“简骇”等词条12则,亦辅以相应的近现代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予以印证。最后,将一些互有关联的理论如“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气息与笔性”等重要问题,以期达到由点及面、前后贯通之目的。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