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王丽娟 等 著 丛 书 名:出 版 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4114435 出版时间:2008-11-01版 次:1页 数:236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司法制度 内容简介《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研究》法律援助制度是对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其具体的含义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正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它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国家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现在尚处于建立阶段,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将“法律援助”第一次写入法律,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成立,统一对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指导和协调。同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紧接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也相继成立。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法律援助条例》,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作者简介王丽娟,1974年5月20日生,江苏宜兴人。1996年7月毕业于南京火学法学院,现任南京火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南京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曾被评为江苏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工作者、南京大学学牛工作先进个人、南京大学优秀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南京大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获南京大学“五四奖章”等。 主要研究成果:在《江苏高教》、《法学》、《南京大学学报》、《行政与法》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二部。 ·查看全部>> 目录第一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第一节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 一、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 二、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特征和定位 一、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特征 二、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定位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 一、高校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二、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的意义 第一节 法律援助的意义 一、法律援助的重要地位 二、法律援助的社会功能 三、法律援助是法律精神的必然要求 四、法律援助是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的意义 一、高校法律援助是政府法律援助的有效补充 二、高校法律援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高校法律援助是法科学生成长的广阔舞台 第三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人员 第一节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人员概述 一、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人员的概念 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人员的特征 三、高校法律援助组织与人员的职能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 一、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设置 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历史与发展 三、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现状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人员 一、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概念与特征 二、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管理 三、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职责 四、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群体的特殊社会作用 第四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的范围 第一节 高校法律援助范围的概述 一、高校法律援助范围的概念 二、高校法律援助范围的构成要件 三、高校法律援助范围的比较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范围的界定 一、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 二、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 三、行政诉讼中的法律援助 四、非诉讼中的法律援助 五、不宜提供法律援助的案件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范围的实践 一、高校法律援助审查的一般原则 二、典型案例剖析 第五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的程序 第一节 高校法律援助程序概述 一、高校法律援助程序的概念 二、高校法律援助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的申请 一、高校法律援助申请的概念 二、高校法律援助申请的条件 三、高校法律援助申请的受理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的审查 一、高校法律援助审查的概念 二、高校法律援助审查的内容 三、高校法律援助审查的决定 第四节 高校法律援助的实施 一、高校法律援助实施的概念 二、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选任与指派 三、高校法律援助协议的签订 四、高校法律援助事项的承办 五、高校法律援助的结案 第六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的经费 第一节 高校法律援助经费的来源 一、高校法律援助经费的概述 二、高校法律援助经费的来源一?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经费的保障 一、资金独立理念 二、资金安全理念 三、资金效益理念 四、资金平衡理念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经费来源的多路径分析 一、政府的财政拨款 二、高校的资金资助 三、受援人的费用分担 四、其他的经费来源 第七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 高校法律援助法律贵任概述 一、法律责任概述 二、高校法律援助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特征 三、高校法律援助法律责任的配置原则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法律责任探讨 一、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合法性解释 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法律责任探讨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法律责任探讨 一、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民事责任 二、高校法律援助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节 法律援助受援人的法律责任探讨 一、各地法律法规相应规定 二、受援人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高校法律援助的监督 一、加强监督有利于保证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 二、加强监督有利于平等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章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的评述与展望 第一节 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评述 一、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特点 二、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分类 三、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难点分析 第二节 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 一、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二、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理论指导 三、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理论创新 第三节 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展望 一、高校法律援助与高等法学教育的整合 二、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需要来自政府的支持 三、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需要与其他社会机构的配合 四、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需要自身的努力 附录 南京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章程 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简介 福州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章程(修改稿) 复旦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 山东大学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章程(草稿) 贵州省法律援助中心贵州大学工作部章程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研究》,是南京大学法学院老师和学生研究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一部理论专著,她尽管不涉及多么艰深的理论,却记录了一个群体和一群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执著,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以及对法律正义的思考。我知道,在这本书稿的背后,是一个群体的付出、一项制度的补充和发展。 法律援助制度是对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的一项法律制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其具体的含义是: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正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它作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国家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现在尚处于建立阶段,1996年3月17日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将“法律援助”第一次写入法律,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7年5月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成立,统一对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指导和协调。同日,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紧接着,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也相继成立。2003年7月16日国务院通过了《法律援助条例》,为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法律援助列入“三有四保”工作目标,其中一个确保就是“确保诉讼困难的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省人大200 1年制定了《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2005年进行了修订。省政府把法律援助工作列为2007年关系民生的十件实事之一,并拨出专款成立了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是继北京之后的全国第二家。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宗旨就是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援助。其任务是组织法律援助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促进社会正义、司法公正。2008年省委、省政府在切实加强民生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法律援助作为社会救助T作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法律援助T作作了重要批示,指出:法律援助是一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事业。要把法律援助工作做实、做好,让有理没钱的困难群众也能打赢官司,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 ·查看全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