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 |
释义 | 本书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国佛教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源流和主要特点,并从比较文化的角度,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对儒佛道一二家的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进行了纵横向比较和关系研究。力图为确立中国传统教育多元互补结构的发展理论奠定基础,为中国教育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观点和方法…… 书名: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 作者:丁纲 ISBN:9787540853051 页数:216 定价:29.00元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4月1日 开本:16开 图书目录前言/001 再版前言/001 第一章 佛教教育的兴起/001 一、伊存授经: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002 二、讲学以译经——佛教教育的初兴/006 三、东汉帝侯的隆佛与教育/010 四、早期佛教教育思想剖析/013 五、“禅定”与“守一”:佛道教育思想比较/019 第二章 融合与分离(上)/027 一、三教融合与佛教教育/028 二、牟子、康僧会三教一致的道德修养论/035 三、由朱士行到法显:求法留学运动之始/038 四、讲学之风大盛:南北两大中止广长安与庐山/043 五、名僧与名士:寄寓于玄谈中的佛教教育/047 六、竺道生对佛教教育的影响:佛性说与顿悟说/052 第三章 融合与分离(下)/061 七、南北朝学校制度中的佛教教育/062 八、僧尼制度与寺院教育/065 九、都讲制度与复讲制/068 十、其他教学形式的演进及对儒家的影响/073 十一、比丘尼教育的兴起/082 第四章 全面确立时期/087 一、隋唐的宗教政策与佛教教育/088 二、隋唐佛教的传授制度与教育/096 三、佛教讲学仪式的确立与俗讲的出现/102 四、玄奘:求法留学运动的再兴/108 五、隋唐三教教育思想的比较/112 第五章 禅林讲学制度——寺院制度与书院制度比较/123 一、禅林与书院的组织形式/125 二、寺院清规与书院学规/135 三、寺院与书院的教学活动及其特点/142 第六章 余绪与发展/155 一、概述/156 二、明代佛教教育思想与外学/157 三、清末民初的寺产兴学之争与寺立学校/165 四、居士佛学教育与近代思想/169 五、民元以后佛教专门学校的创办/175 第七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佛教教育/183 一、云南傣族的佛教教育/185 二、西藏地区的佛教教育/190 附录/201 中国佛教的宗教美育/202 中国佛教教育在国外/210 参考文献/213 后记/再版后记/216 作者简介丁钢,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终身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从事教育文化与社会,教育政策、教师教育、教育叙事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多项。主编有《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教育地平线丛书》、《中国教育叙事研究系列》等丛书。担任《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主编以及国际性学术杂志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常务副主编、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特邀编委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