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大鲵 |
释义 | 中国大鲵是大鲵属的一种,俗名娃娃鱼,乃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目前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中文学名:中国大鲵 别称:娃娃鱼 二名法:Andrias davidian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两栖纲 目:有尾目 科:隐鳃鲵科 属:大鲵属 种:中国大鲵 A. davidianus 分布区域:中国湖南、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地有人工驯养,野生极为稀少 保护状况:极危(IUCN 3.1) 动物——中国大鲵特征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类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身长约60至70公分,体重约5至6公斤,大的可长达1.8公尺,重达30公斤。背呈棕褐色,有黑色斑块,腹色较淡,头扁宽,生有成对的疣突,头的背面有极小的鼻孔和眼,口大,躯扁而粗壮,尾短而侧扁,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 因叫声像婴儿啼哭,故又名“娃娃鱼”,但实属两栖动物,并不属于鱼类。 生活情况娃娃鱼栖息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它们是肉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于夏天末期产卵,约2至4个星期即可孵化。 现时中国湖南、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人工驯养的娃娃鱼分布;野生则极为稀少,主要于长江、黄河及珠江流域海拔1500公尺以上支流被发现。曾在台湾有发现纪录,但相信是引进野生个体所致。 保育现状由于娃娃鱼生存年代久远,其肉被认为具有神奇的疗效,因此价格昂贵,常遭人类捕捉来食用或观赏,再加上生活环境遭受破坏,几濒临灭绝。目前在中国,贩卖野生的娃娃鱼属违法,但中国四川省和湖北省流行将之拿来送礼。20世纪末期,台湾也曾盛行食用,大量从中国大陆走私,作为观赏用途的也不计其数。 在IUCN红色名录内,娃娃鱼被评定为极危物种,表示其野生种群所面临灭绝的机会极高。目前野生种群主要面对滥捕的情况,栖息地的破坏也减少了它们的生活空间。 人工养殖自1978年,阳爱生成功的实现了娃娃鱼的人工繁殖,时至今日,中国人工繁殖娃娃鱼的数量已至约10万尾,并成立有湖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有报导指人工驯养的娃娃鱼,将能在两年后成为普罗大众的食品。 2009年,娃娃鱼主要聚居地之一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正拟提供娃娃鱼给香港海洋公园作科普宣传及科学研究之用。此前香港有两条娃娃鱼,属1990年代尾非法偷运入境,渔护署搜出后交由嘉道理农场照料,2001年养于海洋公园至今。 图书《中国大鲵》图书信息定 价:¥32.00 作 者:周莉,叶晓青 编著 出 版 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2-1 页 数:84 字 数:80000 印刷时间:2011-2-1 开 本:24开 I S B N:9787542851413 内容简介《两栖之王——中国大鲵》阐述了中国大鲵的形态、习性、生态和生存现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述了中国大鲵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解读它与人类在历史上共生共存的有趣故事和传说,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去认识中国大鲵、喜爱中国大鲵,唤起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 本书的两位作者周莉,叶晓青都是上海科技馆的科普工作者,这是她们第一次进行科普图书的创作。 目录第一章 它从远古来 第一节 1.65亿年前的证据 第二节 中华始祖:蛇躯?鲵身! 第三节 游弋在文化长河中的大鲵 第二章 生物进化的“活化石” 第一节 俗名唤作“娃娃鱼” 第二节 从水中到陆地 第三节 形形色色的大鲵 第三章 水环境中的王者 第一节 有大鲵,就有好水 第二节 山涧夜行侠 第三节 名副其实的两栖寿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