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 |
释义 | 概况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35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9个学院、4个研究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动画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类别,82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近150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71人,其中专任教师1093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学者。近年来,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9人次荣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30人次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学科代码 专业名称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7 国际关系 030208 外交学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050320 ★国际新闻学 050321 ★广播电视新闻学 050322 ★舆论学 050323 ★编辑出版学 050330 ★广告学 050331 ★公共关系 050332 ★传播心理学 050334 ★传媒教育 050335 ★传媒政策与法规 050336 ★传媒经济学 050337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130120 ★艺术学 130220 ★音乐学 130400 美术学 130520 ★设计艺术学 130322 ★戏剧戏曲学 130321 ★电影学 130320 ★广播电视艺术学 130323 ★动画学 130324 ★数字媒体艺术 130325 ★游戏 130326 ★艺术与科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4 应用数学 080902 电路与系统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0202 企业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135104 ◆艺术硕士(电影) 135105 ◆艺术硕士(广播电视) 055200 ◆新闻与传播 055300 ◆出版 085208 ◆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9 ◆工程硕士(集成电路工程) 085211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 125100 ◆工商管理注:标注“★”的专业为中国传媒大学自主增列专业,表◆号的为全日制专业学位。 博士研究生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学科代码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所属学院 050101 文艺学 01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 文学院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1应用语言学的历史及理论
050301 新闻学 01新闻理论与历史 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302 传播学 01理论传播学与传播史 传播研究院
050320 国际新闻学 01国际问题与新闻报道
050321 广播电视新闻学 01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 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322 舆论学 01理论舆论学
050323 编辑出版 01编辑出版学 传播研究院 050330 广告学 0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 广告学院
050336 传媒经济学 01传媒经济 经济与管理学院
050337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01中国播音学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130120 艺术学 01艺术传播学 艺术研究院
130220 音乐学 01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130322 戏剧戏曲学 01中国戏剧史 艺术研究院
130321 电影学 01电影史(侧重中国电影)
130320 广播电视艺术学 01广播电视艺术美学
130323 动画学 01动画理论与实践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130324 数字媒体艺术 01数字媒体理论与实践 130326 艺术与科学 01视听艺术与科学 艺术研究院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1电磁理论与电磁兼容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1数字广播技术
博士研究生导师050101 文艺学 【3人】张晶、张鸿声、逄增玉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8人】张民权、云贵彬、侯敏、李晓华、赵雪、邢欣、李大勤、李佐文 050301新闻学 【6人】陈作平、郎劲松、米博华、刘江、王灿发、谢国明 050302传播学 【23人】胡正荣、陈卫星、柯林·斯帕克斯(国籍为英国)、龙耘、陈默、赵月枝(国籍为加拿大)、袁军、段鹏、宫承波、刘利群、隋岩、张开、朱塞佩·里盖利(国籍为意大利)、麻争旗、孙英春、王保华、王四新、王锡苓、丁迈、刘昶、肖欢容、荆学民、张晓峰 050320国际新闻学 【4人】何崇元、何兰、刘笑盈、展江 050321广播电视新闻学 【17人】哈艳秋、邓炘炘、王宇、张彩、刘宏、丁海宴、任金州、钟大年、孙曾田、刘长乐、曾祥敏、王纪言、何苏六、张雅欣、陈刚、徐舫州、王甫 050322舆论学 【2人】雷跃捷、刘燕南 050323编辑出版 【5人】柳斌杰、阎晓宏、蔡翔、郝振省、聂震宁 050330广告学 【12人】黄升民、山本武利(国籍为日本)、黄京华、魏然(国籍为美国)、何辉、丁俊杰、刘立宾、张海潮、初广志、张树庭、赵子忠、张宏 050336传媒经济学 【15人】罗伯特·皮卡特(国籍为美国)、李怀亮、西尔维娅(国籍为菲律宾)、金元浦、梅松、昝廷全、吴延熊、曹利群、朱虹、宋培义、齐勇锋、张晓明、贾旭东、祁述裕、范周 050337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6人】张颂、汪良、姚喜双、鲁景超、曾志华、郭招金 130120艺术学 【7人】施旭升、叶建新、周月亮、胡智锋、彭文祥、吴辉、郑世明 130220音乐学 【4人】曾遂今、路应昆、徐沛东、何晓兵 130322戏剧戏曲学 【5人】周华斌、姚小鸥、周靖波、刘丽文、钟涛 130321电影学 【10人】丁亚平、袁庆丰、张建勇、罗伯特·罗森(国籍为美国)、张宗伟、梁明、周涌、游飞、潘桦、赵宁宇 130320广播电视艺术学 【11人】仲呈祥、高峰、张子扬、张德祥、刘晔原、李胜利、秦俊香、张育华、倪学礼、李伟、苗棣 130323动画学 【5人】石民勇、徐迎庆、王宏、兰特(国籍为美国)、金德龙 130324数字媒体艺术 【5人】温伯格(国籍为德国)、黄心渊、张建军、廖祥忠、贾秀清 130326艺术与科学 【1人】戴志强 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人】逯贵祯、简水生、殷红成、黄培康、居继龙、隋强、李增瑞、陈军文、康彤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34人】杨占昕、吕锐、陈远知、黄祥林、任慧、蒋伟、龙腾、张树武、胡国荣、谢锦辉、姜秀华、史萍、张勤、周春来、夏征宇、向宁、Bernhard Plattner(国籍为瑞士)、关凌(国籍为澳大利亚)、刘剑波、王晖、孟子厚、余文华、张云泉、鲁永泉、王永滨、张鹏洲、朱立谷、杨义先、王劲林、颜金尧、徐志伟、Frode Eika Sandnes(国籍为挪威)、曹三省、费广正 以上信息均以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发布的《201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为准。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