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 |
释义 | 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是中国传媒大学于2006年发起创办的国际性动画交流活动与专业奖项,是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个国际性的大学生动画节,也是目前国内仅有两个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举办的动漫国际活动之一,与中国(杭州)国际动漫节一南一北,相得益彰。 基本信息2010年10月24日晚,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与北京卡酷动画卫视共同精心打造的[Aniwow!2008]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闭幕式暨颁奖盛典在中国传媒大学综合楼大礼堂隆重举行。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冬,北京市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向东,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庹祖海等领导出席了典礼。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苏志武,副校长丁俊杰、吕锐,副校级领导兼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以及来自国内外的200余位动漫界专家学者出席了闭幕式。 组织机构批准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主管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指导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教育部体卫艺司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 中国动画学会 世界动画协会 ASIFA ACM SIGGRAPH 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电视台 承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 北京卡酷动画卫视 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 协办单位:加拿大国家电影局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 法国大使馆文化处 加拿大谢里丹学院 法国高布兰学院 其欣然影视机构 深圳市方块动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德国波茨坦影视学院 英国国家计算机动画中心 韩国中央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 台湾世新大学 获奖作品颁奖典礼共颁发本届动画节动画类、视觉特效类、互动作品类、漫画插画类以及ASIFA中国奖、Siggraph优秀学生作品奖、北京动漫文化创意大奖和卡酷动漫创意大奖等八个类别,总计21个奖项。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大学生分别赢得了奖项(获奖名单详情请)。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学生表现优异,共获得其中5项大奖及7项提名奖。其中赵佳音同学凭借其具有浓郁中国文化艺术风格与深刻思想内涵的动画作品《童谣》获得本届动画节“白杨奖”与最佳美术提名奖;吴橙子同学的作品《九月》获最佳美术设计奖;谭晓威、高焓同学合作完成的《Screw(螺丝钉)》获最佳数字合成短片奖;贺希、代千之、王晓慧、王颖合作完成的《墨戏京韵》获得SIGGRAPH优秀学生作品奖与最佳影视包装片提名奖;李翔同学的作品《褪色》获得SIGGRAPH优秀学生作品奖;李子 同学的《北京站的钟》获最佳数字合成短片提名奖;赵博同学的《Stop Global Warming》获得最佳影视包装片提名奖;段延明、黄恺、郭琎合作完成的《星际链接:虫洞》与韩若竹、常秋子合作完成的《不许动我的奶酪》获得最佳游戏作品提名奖;靳晶、郑屹同学合作完成的《Time of Gene(基因时间)》获得最佳互动装置作品提名奖;申威同学的《爬》获得了最佳单幅作品提名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