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共板泉党支部旧址纪念馆
释义

纪念馆简介

中共板泉党支部旧址纪念馆坐落在山东省莒南县板泉镇驻地,岚济公路和莒阿公路交汇处的板泉后西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初期的古建筑—关帝庙。这里曾是原临沂县第十完全小学,在这所小学里,诞生了莒南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板泉党支部。现已修建成为“中共板泉党支部旧址纪念馆。”

该纪念馆建于2006年春,由于原来的旧址年久失修,频于倒塌,板泉镇党委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发掘红色旅游资源,更好的弘扬沂蒙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县委县府的关心支持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莒南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进行了修复。纪念馆按照原来设计,建有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六间。室内已进行了布展。正殿大门上方由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亲笔题词:“中共板泉支部旧址纪念馆。”

历史追溯

1932年秋,刘谐和老师受临郯县委指示,来到了板泉完小任教,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传播革命进步思想。经过考察与培养,刘谐和老师先后发展了王任之、薛汉鼎、李伴农、夏林进步学生入党。并于1932年12月17日建立起鲁东南较早的党支部—中共板泉崖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是王任之。党支部成立后,王任之带领党员一边秘密开展地下工作,一边在学生和农民中发展党员,到1937年抗战爆发前,板泉党支部已发展了33名党员。 1933年7月苍山爆动失败后,临郯县委被破坏,由于板泉支部在此之前,在刘谐和老师的组织下,积极配合苍山暴动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苍山暴动失败后,刘谐和老师因身份暴露,国民党前来抓捕,刘老师幸亏提前离开板泉而脱险。后来,王任之等学生因升学等原因,党的活动转到了临沂。王任之等党员以“临沂东乡同乡会”的名义做掩护,继续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1937年11月,党组织派王任之、薛汉鼎、高立明、夏林、杨家祥奔赴延安学习,板泉党支部由李伴农任支部书记,继续开展党的活动。板泉党支部从1932年成立至1939春转为临沂五区区委,党的活动坚持了7年之久。从板泉支部走出的大批共产党员,以后成长为党的各级领导骨干。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任之,先后担任过济南市历城县委书记,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并多次受到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江泽民、胡耀邦等国家领导人接见。薛汉鼎则和毛泽民一起奔赴新疆工作,后担任云南省曲靖地委专员,杨家祥一直从事部队通讯工作,后担任新华社副社长。

建设与启用

2006年12月由中共临沂党史委,中共莒南县委,莒南县党史委,板泉镇委员会,在纪念馆内竖起一块石碑。该碑高1.932米,厚12公分、宽1.7米,以此喻为1932年12月17日创立党支部,碑文由原临沂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板泉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任之亲自起草撰写。该纪念馆已投资近30万元。下一步将对第一个党支部历史活动进行展览再现,目前,布展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预计投资10万余元。 2007年4月,中共板泉党支部旧址被临沂市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