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村傩戏
释义

巫傩是中国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有学者考证,它源生于新石器时期初叶,从许多历史记载中可勾勒出巫傩的早期形态:巫师头戴面具,身着“玄衣朱裳”“黄金四目”,执戈持盾,率百余名小隶脚踏罡步,口作傩傩之声以驱鬼逐疫,场面宏阔森严。远古鸿蒙,世袭传承,傩事活动几乎遍布我国各大区域,众多民族。随着社会进步、演变,有些地方已经失传,有的地方至今仍有傩戏活跃在山野乡间。

艺术特色

在宁都县黄石镇中村,就有这种被称之为“活化石”的傩戏流传。最早发现这一历史遗存的是宁都采茶剧团离休干部邓文钦先生。为此,他撰写了《宁都一处特殊的庙会习俗》一文,刊于香港大学劳格文博士主编的《赣南地区的庙会与宗族》一书中。书中详细介绍了中村傩戏的由来历史、演出特点、演出剧目、演出时间、演出路线及生存观念。

地理位置

中村坐落在距黄石镇西南5公里处的一个坑垄中间,这里四面环山,山清水秀,风光明媚,民情纯朴。据《汾阳璜村郭氏十修族谱》载:郭应桐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从营上迁此建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全村共有231户、人丁1115人。村中有个福主庙,祀奉的主神为华光菩萨,村民尊称为福主老爷。

历史沿革

相传400多年前,村人余顶万据傩戏唱本学成傩戏,后组成傩戏班,年年祭祀时演唱。

中村的傩戏表演有一定的程式,其特点有些类似道教的“踏罡”、“踩灵”等步伐,表演动作较简单原始,但粗犷、热烈、火爆,虽无行当之分但有男女之别,不论演什么角色,都要戴面具,面具由木头雕凿。演员用不同身段动作去区别男女角色。音乐也很简单,主要以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曲牌有“一字锣”、“三锤锣”、“反弹锣”、“小波浪”、“小元宵”等。服装现在只有两种,一种红色,代表男性,一种绿色,代表女性,服装前后有特殊图案和道教符录等标志,头上用一块一面红、一面黑的头巾包扎。道具也简单,大都用木制剑和木制令箭或根据剧情需要制做的其他道具。

中村傩戏与庙会禳神紧密相关,这里的禳神或出神就是把庙中的华光福主抬到各村去游,其他菩萨用箩担着同行。每到一村便将菩萨摆到大厅堂或屋场坪里,让该村人装香燃烛供奉,同时傩戏也随之起演。

中村傩戏有一个与别处傩戏不同特点,当演出《太公钓鱼》一戏时,中途庙会头首会将演出道具、纸剪的鱼向观者出售,而许多妇女则会争先恐后拿钱去买。她们将纸鱼买回家后,先在灶头上放一下,然后拿去拌猪食和鸡食,据说这样可保鸡、猪不会发瘟,六畜平安。演《抱冬易》一戏时,中途会有许多妇女手提白线争着挂到演员手中。每个妇女手上的线都有一定的数,今年12个月就拿12根线,如果有闰月就得拿13根线,每根线长33厘米以上,线头上要扎一个红包,红包里装有钱币(多少由挂线人自定),人们称之为挂线,据说可保大人小孩长命百岁。

中村傩戏每年有两次演出活动。第一次由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日止,演出活动范围达两县(宁都、瑞金)四乡(黄石乡、对坊乡、蔡江乡、丁陂乡)22个村委会100多个自然村。一路上神旌引路,唢呐锣鼓、铳炮喧天、声势浩大,观者数以万计。第二次从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一开始至十七日结束,历时7天,6个点,7个自然村,全在黄石乡境内。每次禳神出神,都要抬菩萨游村,村民以香烛敬神后即演傩戏《打保安》。然后戴着钟馗面具的傩到各个厅堂走一圈,也有群众请他们去走,以帮助驱邪逐疫。

相关信息

中村傩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剧目,由余顶万成立傩戏班传承今日,共有32位传人,各种傩面具达108个。剧目有《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判官醉酒》、《刘海戏金蟾》等数十个。可惜古老的中村傩戏也在逐年减少,传至今日,只剩下郭家习、郭天春两位老人能演出傩戏了,而且只能演出《赖公射月》、《打王卯》、《抱冬易》、《判官点书》、《太公钓鱼》、《钟馗斩鬼》、《打保安》7个独角戏和对子戏。而面具也只保存下34个。黄石中村的傩戏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宁都是早期客家摇篮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而黄石中村的傩戏是赣南地区至今惟一发现的傩戏。古老神奇的中村傩戏是客家文化的瑰丽宝藏,是研究了解客家先民的生活习俗、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的“活化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