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茅 |
释义 | 又称茅,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春季先开花,后生叶子,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中文学名:白茅 拉丁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Linn.) Beauv. 别称:茅、茅针、茅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白茅属 分布区域:非洲北部、土耳其、伊拉克、伊朗、中亚及地中海等,中国全国。 英文名:Pantropical weeds 中药名:白茅根 蒙药名:乌拉乐吉 药用部位:根状茎 药用功能:凉血止血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5—80厘米,宽2—7毫米。圆锥花序圆柱状,长9—12(20)厘米,分枝缩短而密集;小穗披针形或矩圆形,孪生,1具长柄,l具短柄,长4—4.5毫米,含2小花,仅第二小花结实,基部具长柔毛,长为小穗的3—4倍;颖被丝状长柔毛;第一外稃卵形,长1.5—2毫米,具丝状纤毛,内稃缺;第二外稃长1.2一1.5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花果期7—9月。 原产旧大陆温带和热带地区。在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农业的耕作区是危害严重的杂草。白茅属共7个种,其中短叶白茅(I. brevifolia)是一种高草,原产北美西部,花簇稀疏,银白色,小穗生有许多丝状长毛。 又称茅,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春季先开花,后生叶子,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生物学特征适应性强,耐荫、耐瘠薄和干旱,喜湿润疏松土壤,在适宜的条件下,根状茎可长达2~3米以上,能穿透树根,断节再生能力强。 为害特点为害茶园、桑园、果园、橡胶园和苗圃等的旱地恶性杂草。 控制方法采用草甘膦、茅草枯等除草剂,在枝节抽穗期进行叶面喷雾效果较好,也可结合种植绿肥覆盖地表,进行综合治理。 药材鉴别性状 根茎呈长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厘米。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无臭,味微甜。 鉴别 (1) 取根茎粗粉5克,加苯30毫升,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5毫升,蒸于,残渣加醋酐l毫升使溶解,再加硫酸1-2滴,即显红色,后渐变成紫红色,蓝紫色,最后显污绿色。 (2) 取根茎粗粉1克,加水10毫升,煮沸5-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成1毫升,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1毫升,置水浴中加热,发生棕红色沉淀。 化学成分根茎含有三萜成分芦竹素(Arundoin 0.1%)、白茅素(Cylindrin0.001%)、羊齿烯醇 (Fernenol)、异乔木萜醇(Isoarbori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羊齿烯酮(Arborinone)、乔木萜醇(Arborinol)、无羁萜(Friedelin);叶含乔木萜醇甲醚,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一5—葡萄糖甙、异荭草素(Iso一orientin)、异荭草素一7一O一葡萄糖甙)等。此外,全草含5—羟色胺、木犀草定(Luteolinidin)、薏苡素等。 药理作用家兔实验白茅花水煎剂可降低出血、凝血时间,并可降低血管通透性。白茅根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的复钙时间,若撒于狗或兔的股动脉出血处,压迫1—2分钟,有止血作用。白茅根煎剂有利尿作用,另有报道:白茅根水提物有抗尿作用,使大白鼠尿量减少。白茅根无解热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宋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志贺氏和舒氏痢疾菌无抑制作用。 性味功能及性味中药白茅根:味甘,性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花序:味甘,性平。止血。 蒙药味甘、涩,性平。利尿,解毒,止血,生津。 主治中药白茅根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湿热黄疸,胃热呕吐,肺热咳嗽。 花序主治:治衄血,吐血,外伤出血。蒙药治尿闭,淋病,水肿,各种出血,中毒症,体虚。 验方1、治吐血不止: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方》) 2、治血热鼻衄:白茅根汁一台。饮之。(《妇人良方》) 3、治鼻衄不止:白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 4、治喘:白茅根一握(生用旋采),桑白皮等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后。(《圣惠方》如神汤) 5、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白茅根、葛根(各切)半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小品方》茅根汤) 6、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气:芦根、白茅根各二两。细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顿服之,得下,良。(《千金方》) 7、治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 8、治小便出血:白茅根一把。切,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圣惠方》) 9、治劳伤溺血:白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纲目》) 10、治血尿:白茅根,车前子各一两,白糖五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1、治乳糜尿:鲜白茅根半斤。加水2000毫升煎成约1200毫升,加糖适量。每日分三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五至十五天为一疗程。(《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12、治肾炎:白茅根一两,一枝黄花一两,葫芦壳五钱,白酒药一钱。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忌盐。(《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13、治阳虚不能化阴,小便不利,或有湿热壅滞,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白茅根一斤。掘取鲜者,去净皮与节间小根,细切,将茅根用水四大碗,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候十数分钟,视其茅根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移其锅置炉旁,须臾视其根皆沉水底,其汤即成,去渣温服,多半杯,日服五、六次,夜服两、三次,使药力相继,周十二时,小便自利。(《医学衷中参西录》白茅根汤) 14、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根食豆,水随小便下。(《补缺肘后方》) 15、治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疸、黄汗: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尽啜食之。(《补缺肘后方》) 16、治血热经枯而闭:白茅根、牛膝、生地黄,童便。煎服。(《本草经疏》) 17、解曼陀罗中毒:白茅根一两,甘蔗一斤。捣烂,榨汁,用一个椰子水煎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18、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白茅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19、反胃,食肉即吐。用白茅根、芦根各二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一次服下。 20、肺热气喘。用生白茅根一把,口咬细,加水二碗,煮成一碗,饭后温服。三服病愈。此方名如神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