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堡村
释义
1 浙江象山县涂茨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中堡村位于涂茨镇东南,三面环山,濒临象山港和大目洋,自然生态环境丰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内有三溪清澈泉水长流,村背紧靠丘陵山地,村庄南部有千年古刹——普陀寺。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0亩,山林1095亩,拥有花卉苗木基地1100亩。中堡村是全县最大的花木专业村,全村75%以上的劳动力从事花木行业,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农业生产先进村。 近年来,该村依托花木产业和利用地理优势,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态环保建设深如人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大力营造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明,被评为市级生态村和文明村。

村规民约

一、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护公共财产,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公民。

二、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法令,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管理,”发挥传统,肯吃苦耐劳、勤劳致富精神,努力搞好生产,增加收入。

四、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土地管理法》。

五、遵守社会公德,反对打架斗殴。维护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反对虐待老人和儿童,搞好邻里关系,做好扶贫帮困工作。

六、积极开展植树造林,绿化道路和家园美化工作。

七、关心教育事业。自觉遵守《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八、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包办,买卖婚姻和订小亲。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

九、讲究文明卫生,反对乱倒乱扔垃圾,确保路旁,水旁 环境卫生整洁。

十、反对封建迷信;禁止烧香拜佛,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坑害百姓。严禁赌博,积极配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十一、积极履行兵役义务,搞好民兵工作。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十二、认真种好、管好承包田,利用有限土地发展优高农业,发展多种经营。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现老有所养。

十三、自觉遵守及时上交所涉各项费用(水电费、农业税、借款等)。

十四、主动配合好在进行公益事业建设中所涉及的部分土地或财产,不得无理取闹。

十五、爱护公共设施,集体财产。损坏者将追究经济责任。

十六、村组主要道路上不堆放杂物,以免影响交通和发生事故。

2 湖北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下辖村

中堡村位于三斗坪镇西南方向,紧靠三峡工程南岸坝头。被称为三峡坝首第一村,是三峡移民最大的村,该村历经葛洲坝、三峡大坝两次移民搬迁,征地 5720 亩,移民3134人。村内版图面积6.5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593亩,辖6个村民小组人。农业以柑桔、多种粮食作物为主。中堡传统民间文化丰富,成立有32人中堡村民间艺术团。

3 福建龙岩市连城县姑田镇下辖村

中堡村位于镇中心地带,1950年6月由中堡、东华、永丰街组建中堡乡。1952年9月,由中堡、永丰街、中原、松石组建姑田镇。1956年3月,成立中堡乡。1958年10月,成立中堡大队。1984年,改名为中堡村民委员会。由张洋、岭兜、建新、西洋等村庄组成。

该村总面积13442亩,有山林面积9214亩,耕地2688亩,果树面积524亩,29个村民小组,891户,3626人,该村手工造纸历史悠久,交通方便,市场繁荣。村办企业有纸厂、竹筷厂、酒厂、红砖厂、林场等。国营邱家山林场场部建在西洋,镇办企业建在中堡的有皱纹纸厂、外加剂厂、胶合板厂、建筑公司、农械厂等企业。有农民公园-西山。

该村有建新桥、永丰桥、振兴桥、兴学桥、前进桥、把村东与村西的永丰街、新街及下堡村连通起来。中堡地段的街道与下堡地段的街道是全镇政治、文化、商业贸易中心,商店鳞次栉比,货物吞吐量大。205国道穿村中心而过,国道两边统一规划建设现代化商店。镇政府门口新建中兴街直通中堡连接国道,形成一个新的商业网络,中堡村以崭新面貌展现于姑田。

4 云南昭通市盐津县中和镇下辖村

村情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 盐津县 中和镇 ,距 镇政府所在地8 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辖 30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718 户,有乡村人口3418 人,其中农业人口 3401 人,劳动力 1532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944 人。全村国土面积 31.27 平方公里,海拔 850 米,年平均气温 16.4 ℃,年降水量 1174 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水稻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6030 亩,人均耕地 1.7 亩,林地 34779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3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45 元。农民收入主要以 劳力、种植、养殖 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6030 亩(其中:田225 亩,地 5805 亩),人均耕地 1.7 亩,主要种植 玉米 等作物;拥有林地 34779 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480 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73 亩,主要种植 核桃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 1200 亩;草地 1200 亩;荒山荒地 800 亩,其他面积 2900 亩。有林业等资源。

基础设施

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 35 户通自来水,有 130 户饮用井水,有 553 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7 %)。有450 户通电,有 23 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 320 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62 %、3%和 3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 80 户,占总数的 11%。该村到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 土路 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 ;距离最近的车站 8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 8 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 6 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200 亩。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 2 户;建有小水窖 75 口;该村农户住房以 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 8 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 480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 140 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 90 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430 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40 万元,占总收入的25%;畜牧业收入 210 万元,占总收入的3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 2010 头,肉牛 75 头,肉羊 930 头);渔业收入 1 万元,占总收入的 0.18%;林业收入 25 万元,占总收入的10%;第二、三产业收入 51 万元,占总收入的24 %;工资性收入 13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45 元,农民收入以 劳力、种植、养殖 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125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 327 人,在省内务工 123 人,到省外务工 204 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 种植、养殖 (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 县内。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 23 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10%。计划大力发展养殖 产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