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9优8012
释义

中9优801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配组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亲本品种来源:中9A×中恢8012。2009年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通过,2009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243号发布,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19。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1天,比对照Ⅱ优838短0.1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剑叶宽而长,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稃尖无色、无芒,每亩有效穗数15.6万穗,株高125.7厘米,穗长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84.5粒,结实率79.9%,千粒重26.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4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5%,长宽比3.1,垩白粒率31%,垩白度6.3%,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6%。

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6.90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74%(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78.1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33%(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7.51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02%,增产点比例76.2%;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8.4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31%。

栽培技术

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6千克,稀播匀播,适施秧田肥,及时防病治虫,培育带蘖壮秧。

2、移栽:秧龄20—25天移栽,每亩栽插l.0—1.3万穴,每亩栽插基本苗3—5万苗。

3、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基肥用水稻专用肥每亩50千克,追肥在移栽后10天内每亩施尿素7.5千克。水浆管理上,做到深水返青,浅水促蘖,及时搁田,多次轻搁,浅水养胎,保水养花,湿润灌溉,不过早断水。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一般。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选育机构

中国水稻研究所是一个以水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多学科综合性国家级研究所。198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建立,1989年10月落成,是建国以来我国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农业科研机构。现隶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2003年经科技部等部门批准为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现任所长为程式华博士。

研究所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着重解决稻作生产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具有从事水稻群体、个体、组织、细胞、分子等各层次的科研能力。主要任务:

(1)水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种质创新与利用研究;

(2)研究有关提高稻米产量、品质、耐不良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重大科学技术和理论问题;

(3)组织和协调全国有关水稻重点科技项目和综合发展研究;

(4)开展国内外水稻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研究与人员培训工作,编辑出版水稻学术刊物和理论著作。

现内部科研机构设有: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和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为“四个中心、一个实验室”。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11人(含试验场职工358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174人,博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硕士学位55人。同时还聘请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兼职研究员。

研究所所部位于杭州市区中心。在杭州西南34公里处的富阳市境内拥有一个包括实验室群、实验农场等在内的科学实验基地,占地7400余亩。基地建有科学实验楼、图书信息楼、生物工程楼、水稻种质库、人工气候箱群、温室、访问科学家与进修培训人员宿舍及其它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为3.5万平方米。实验室中配备有近1200万美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在海南陵水县还建有海南试验中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