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智藏 |
释义 | 西堂智藏禅师(西元735年-814年),俗姓廖,虔化人,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门下,洪州宗传人。唐宪宗谥大宣教禅师,唐穆宗谥大觉禅师。 智藏八岁出家,二十五岁受具足戒,后投入道一禅师门下修学。马祖曾经派他向南阳慧忠国师问学,他也曾参礼牛头宗径山法钦。他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合称洪州门下三大士,其中又以智藏在道一门下时间最长,也最得道一信任,得到道一禅师亲付袈裟,担任西堂和尚,在僧团中的地位极高,人称西堂智藏。在道一过世后,由智藏继续领导僧团。 新罗僧人道义入唐,至智藏门下参学心法,受其法脉。822年回国后传南宗禅,成为后来的朝鲜禅门九山之一的迦智山派。 注释^ 《景德传灯录》:“一日大寂遣师诣长安,奉书于忠国师。国师问曰:汝师说什么法?师从东过西而立。国师曰:只遮个?更别有?师却过东边立。国师曰:遮个是马师底,仁者作么生?师 曰。早个呈似和尚了。” ^ 《大觉普慧禅师语录》:“不见昔日江西马大师,遣西堂智藏,驰书上径山国一禅师。国一开针见一圆相,遂索笔,对智藏,于圆相中点一点。智藏罔措。”《景德传灯录》:“马祖令门人智藏来问:十二时中以何为境。师曰:待汝回去时有信。藏曰:如今便回去。师曰:传语却须问取曹溪。”《宋高僧传》卷十:“八岁从师,道趣高邈,随大寂移居龚公山。后谒径山国一禅师,与其谈论周旋,人皆改观。属元戎路嗣,恭请大寂居府,藏乃回郡。” 道一(709~788),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什邡)人,俗姓马,唐代禅宗大师,中国南宗禅史重要人物,一般称马祖道一。 幼年在本邑罗汉寺依处寂(665~736)出家。二十岁前后在渝州(今重庆)依圆和尚受具足戒。后又师从著名僧人、新罗国王子无相(683~762)和著名禅师怀让(733~742)。 之后在临川(唐抚州)西里山、虔州(今江西赣县)龚公山两地修持共三十余年(742~773)。唐代宗大历八年(733),移居锺陵(今进贤县)开元寺,地近洪州(今南昌),随后一直以洪州为中心广泛地开展弘法活动,创立了“洪州禅”。去世之后,唐宪宗元和年间谥号“大寂禅师”。 道一门下弟子很多,其中入室弟子依《景德传灯录》记载有139人,依《祖堂集》有88人,各自弘化一方。其中最著名的有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南泉普愿,时称“三大士”。 道一的禅法主张修行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段论”: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到最后的“平常心是道”。记述其禅法思想的资料主要有《景德传灯录》、《祖堂集》、《古尊宿语录》、《四家语录》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