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制度文化
释义

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主要包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才培养选拔制度、法律制度和民间的礼仪俗规等内容。是文化层次理论要素之一。所谓文化层次理论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都是制度文化的反映。

介绍

文化是一种社会交流及社会传递,通过特定的途径,被社会成员共同获得。这种获得共同文化的特定途径,其实就是文化得以交流和传递的制度文化。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认同和学习时才是有意义的。而被认同和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规则。在此,制度文化就将文化与制度统一起来了。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价值,文化的精神,文化的理念。而当文化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采取或风俗、或习惯、或制度的形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文化价值的制度是不存在的,没有制度形式的文化也是不存在的。

马林诺夫斯基在对文化的基本定义中指出,文化作为有机整体包括了物质、人群和精神三方面。人群是指组织化群体。马林诺夫斯基进一步解释说这样的人类组织单位称为制度。这个概念意味着对一套传统价值的认同,人们为此而结成一体。它也意味着人们之间,以及人与自然或人土环境的特定物理部分之间,都有确定的关系。在自身目的或传统要求的宪纲之下,遵循着其团体的特定规范,使用着受其控制的物质装备,人类共同行动以满足他们的某些欲望,同时也对其环境产生影响。在这个文化整体的结构中,作为组织化的群体或者是制度化的群体,依照对共同价值观的文化认同,并遵循制度规范而共同行动。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是由思想、价值、观念、习俗和制度,以及物质构成的。规范既有正式的,又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规范是不成文的,但往往能够被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最重要的规范往往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公认的规范。这就联系到了价值观,虽然价值观和规范这两个概念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规范是特殊、具体的,它受到具体情况的限制,它们通常被视为是行动的指针,决定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包括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和法律,等等。

人类的行为受思想、观念、精神因素的支配,然而人类行为实际又是一种群体的、社会的共同行为。所以文化的精神因素必然会反映、萌生和形成习俗、规则、法律、制度等制度因素。当制度诸因素产生和形成之后,就会使人的精神因素通过制度因素转化成为物质成果,也就是人类行为或人类活动的收获。由此可见,制度文化作为文化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

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在协调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保证社会的凝聚力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显著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特征

概括起来,制度文化有五大基本特点:

第一,制度文化的内涵包括各种成文的和习惯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规范。第二,制度文化凝聚了社会主体的政治智慧,并通过社会实践的延续而世代相传,从而成为人类群体的政治成就。

第三,制度文化的基本核心,是由历史演化产生或选择而形成的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系统的价值观念。

第四,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系统或体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又必然成为限制人类不规范活动的因素。

第五,制度文化以物质条件为基础,受人类的经济活动制约。因此,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制度文化,因地域、民族、历史、风俗的不同,而异彩纷呈,表现为多样性。

制度文化的特点表明,制度文化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活的过程。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物质文化的发展推动着制度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对物质文化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它可以推动、也可以阻碍物质文化的发展。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功用

制度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产物和物质文化的工具,一方面构成了人类行为的习惯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制度文化的变迁经常会引发文化三个子系统的整体互动式的变迁。因此,文化的变迁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制度文化的变迁。所有文化进化式传播过程都首先以制度变迁的形式发生。无论是以发明的形式还是以传播的行动,新的技术装置总要被结合到业已确立的组织化行为系统之中,并逐步对原有制度产生全部的重塑。另外,根据功能分析,我们可以证明,除非有新需求被创造出来,任何发明、任何革命、任何社会或知识的变迁都不会发生。因而技术、知识或信仰方面的新装置都要适合于文化过程或某种制度。只有制度或者制度文化的变迁才能使我们具体地理解和把握文化变迁的具体形态。也只有作为主导或制约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变迁的制度文化,才提供了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和活动的钥匙或模式。因此,对于文化变迁和文化发展来说制度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是位居首要的。无论是纵向观察人类的历史,还是横向审视社会现实,实际上都是一个制度文化的变迁和制度文化的发展问题。事实上,缺少了制度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就不存在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同理,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必须首先依托制度文化,从制度文化的变迁和发展着手,将所有文化变迁和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一起串结起来分析与解决。

属性

制度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子系统、一个层面。

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文化的复杂整体。

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

制度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产物和物质文化的工具,构成了人类行为与活动的习惯、规则。

制度文化作为人类行为和活动的习惯、规则,也主导或制约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主导或制约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文化层面,提供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和活动的钥匙或模式。

构成

制度文化是三个层面构成的:一是传统、习惯、经验与知识积累形成的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二是由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三是包括机构、组织、设备等的实施机制层面。其中,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是一个自生自发的规范层面,反映着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制度文化的高级层面则是一个人类有意的、有目的的理性设计和建构的制度层面,反映着一社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法律制度确认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正式制度层面。制度文化的基本层面与高级层面是相互统一与协调一致,是实现制度文化功能的关键。制度文化是文化的规则层面和秩序系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其意义系统必然会体现为一定的规则和稳定的秩序。也就是说,制度文化的这一特征表示,文化不只是人的心理精神活动,而是人类全部活动的整体。所以,人类心理精神活动势必会寻求一个适宜的环境,用以保证和维系精神文化生存。而这个环境,就是指个人之间或群体之间反复博弈的自然选择的秩序,或者是指设计或建构的规则。制度文化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制度文化作为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和维系着文化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构成的整体。文化整体的协调互动必须依赖一个良性有效的秩序,这唯有通过制度文化才能达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