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志愿玩伴 |
释义 | 志愿玩伴是由于一些少年儿童课余时间各假期只能呆在家里,没有伙伴玩耍。自愿陪同这些孩子玩耍的志愿者称为志愿玩伴。志愿者主要是对青少年特别是特殊群体(家庭贫困青少年、闲散青少年、问题青少年、单亲家庭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等带去关爱及温暖。 主要起源起因2007年3月3月20日,家住天通苑的彭先生致电北京青年报记者,希望找到几名愿意陪自己9岁半的儿子一起踢足球的“志愿玩伴”。 彭先生的儿子小昊今年9岁半,上小学四年级了。从小一直安安静静呆在家里玩的小昊近来有了一些变化,有时会趴在窗台上望着窗外发呆,问他怎么了也不说,曾经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现在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吸引他了。彭先生和爱人绕着弯子问了半天,终于从儿子那里得到半句模糊的回答:“想出去玩……”这个回答让彭先生犯了难。因为自己腿脚不方便,从小就很少带儿子参加室外活动,小昊也习惯了呆在家里。现在已经9岁半的小昊突然对室外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而且似乎对踢足球最感兴趣。“因为以前很少出去玩,他和天通苑里别的孩子大多不认识,现在他想出去玩了,又苦于没有玩伴儿。”彭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他们夫妇俩还有很多担心,“如果跟同龄的孩子一起出去玩,也不太放心。小孩子疯玩起来不管不顾,担心他摔倒了、受伤了、跑远了,或者玩得太晚,还得到处去找他,等等。如果能有一个或几个年龄比小昊大一些的志愿者,最好是小伙子,会踢球,又对小孩有耐心,愿意花点儿时间陪小昊在小区里撒欢踢球,那就太好了。 共鸣这则消息发布后,20多名志愿者积极报名想陪小昊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挑选了6名足球专业人士以及准专业人士:北京国安越野足球俱乐部总教练蔡伟,以及他的3位弟子陈琪、李浩然、林斌,从事体育工作的于渤尔老人,还有业余足球爱好者曹巍。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于是纷纷效仿,志愿玩伴出此而来。 社会效应专家评论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教授谈了他对志愿玩伴这一新生事物的看法。杨建华说,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在城市特别明显。而城市相比农村,人与人之间相对陌生,即便社区里面,家家户户也未必相识。这就造成了一到暑假,孩子的空间相对封闭,缺乏伙伴,生活孤寂。“父母们显然意识到了一点,找玩伴似乎成了比较可行的办法。”杨建华表示,这样做是一举多得的办法:对家长来说,可以找一个大学生来监督孩子的日常生活;对孩子来说,有一个大哥哥、大姐姐和自己一起过暑假,一起玩乐,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充分肯定杨建华充分肯定了志愿玩伴这一做法,他认为这是素质教育理念渐渐深入家长心中的体现。“以前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家长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家教基本是功课补习的代名词。”杨建华说,但陪玩显然把家教的范围扩大化了,家长不仅仅希望孩子学业好,尊重了孩子“爱玩”的天性。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提高孩子在体育、文艺、社交等方面的才能,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品行和人生价值观。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