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领犯罪 |
释义 | 白领犯罪(white-collar crime)所指白领人员所实施的犯罪。又称绅士犯罪、斯文犯罪。它是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在其1949年出版的《白领犯罪》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概念。白领犯罪者大多拥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地位,通常利用职务进行犯罪,如买空卖空、假报资产负债表、操纵股票市场、贪污、诈骗、诈取、受贿、偷漏个人所得税、出卖经济情报等。美国的白领犯罪非常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蓝领犯罪中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白领犯罪的构成要素白领犯罪具有四个构成因素: (1)为社会所尊重者所为的破坏刑法的行为 (2)行为人大多拥有较崇高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 (3)违法行为是在行为人职业领域中或职业活动中实施的 (4)通常情况下违法行为会造成对职责的侵犯 白领犯罪的表现形式白领犯罪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协议压价、欺诈、贪污、偷税漏税、损害信托原则、行贿受贿、在广告和推销中弄虚作假、操纵股票交易等犯罪。萨氏的白领犯罪的定义是从社会批判角度提出的,用于区别下层社会的“蓝领犯罪”。因此,在他看来白领犯罪并非一种犯罪种类的标志而是行为人在社会阶层上的归属性上的表现。 白领犯罪与蓝领犯罪蓝领犯罪与白领犯罪相对,指处于社会下层、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所实施的犯罪。犯罪者一般社会和经济地位不高,往往是在失业、经济困窘的情况下犯罪,且大多在职业领域外实施。常见的犯罪有盗窃、抢劫、卖淫等。 白领犯罪与蓝领犯罪二者具有相近的“犯罪价值观”,所不同的是前者在自身感觉上具有较弱的“不法意识”,不承认其行为是犯罪,他们大多自称为追求利润的工商业者而不是罪犯,相反后者在自我感觉上具有较强的“不法意识”,大多数均自认为是罪犯。另外前者很少受到国家刑事司法机关的追诉与审判,或者通常受到行政处分或较宽大的刑事判决,而后者在原则上大多数会受到国家刑事司法机构,以强制手段加以追诉与审判并加以执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