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趾 |
释义 | 趾 zhǐ 脚:趾高气扬。 脚指头:趾骨。趾甲。 踪迹:“庶追芳趾”。 古同“址”。 部首:足 【名】 (形声。字从足,从止,止亦声。“止”意为“停步”、“不走”。“足”指“脚”。“足”与“止”联合起来表示“处于静止状态的脚”。本义:站着的脚) 同本义〖foot〗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脚指头〖toe〗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支撑器物的脚〖leg〗 鼎颠趾。——《易·鼎》 通“址”。基址〖foundation〗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 通“止” 趾、止----《汉书·刑法志》:“斩左止。”颜师古注:“止即趾。”可见趾与止同义。(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