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鳞鱼 |
释义 | 简介 学名:鳓鱼 Ilisha elongata (Bennett) 又名:白鳞鱼、白鳓鱼、鳓鱼、曹白鱼、鲞鱼、快鱼、鱼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真核生物域 Eukarya |__动物界 Fauna |__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__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__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__幅鳍亚纲 Subclass Neopterygii |__鲱形总目 |__鲱形目 (等椎目)Clupeiformes |__鲱科 Clupeidae 形态特征鲱科锯腹鳓亚科鳓属的1种,。一般体长约22.5~33厘米,最大个体长60厘米。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后部略凸。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侧扁,前端尖。吻上翘。眼略大。脂膜薄而稍发达。两颌、腭骨和舌上密布细小牙齿。鳃孔大,假鳃发达。鳃盖膜彼此分离,不连鳃峡。无侧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纵列鳞52~54。背鳍鳍条15~17;臀鳍条48~50,尾鳍分叉深。全身银白色。 仅吻端、背鳍、尾鳍和体背侧为淡黄绿色。 生活习性为亚热带及暖温带近海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水温低时,栖息于水深60米左右的大陆架区;水温高时,游向近岸。适温范围为17~27℃。泳迅速,生殖季节集群游向近海,较易捕获。产卵后分散于水的上层,进行索饵。分布于印度到日本南部海区,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产大黄鱼的海区,常伴有鳓鱼群。生殖季节常结群游向水深在20米以内浅海区及江河口。以头足类、长尾类、鱼类、糠虾类和毛颚类为食。每年4~6月为产卵期。怀卵量14~16万粒。卵浮性,球形。卵径2~2.4毫米。产卵期不摄食或少摄食,行动迟缓,形成渔汛期。鲜食或加工成干咸品。为我国海洋主要经济鱼类之一。鳓鱼加工品,如广东的“曹白鱼鲞”和浙江“酒糟鲞”均久享盛名。 白鳞鱼的做法主料:腌好的白鳞鱼一条750克;辅料:五花肉、鸡蛋、花生油、萝卜、米醋、料酒、葱、姜 做法: 1、白鳞鱼去内脏、鳃,洗净改刀放在盘内。 2、白鳞鱼身上滴上料酒,加葱段姜片、八角、萝卜条及肥肉,将搅好的鸡蛋倒入盘内,使鸡蛋将鱼包裹起来,上笼蒸熟即可。 温馨小贴士:白鳞鱼很咸,蒸出的鱼与汤汁咸香,不需要放盐。蒸鱼时放点白酒,风味更佳。 要点:白鳞鱼一定要保留鱼鳞,千万不要去鳞。 还有的先煎白鳞鱼,煎好后再加鸡蛋蒸,味道也很好。如果蒸白鳞鱼的时候放点白菜,味道会更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