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指挥艺术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指挥艺术 作 者:谢适汀、唐复全 出 版 社:蓝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4月 定 价:32.00 I S B N :9787509405314 内容简介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成为军事家的军人或军事爱好者,也不是真正好的军人和爱好者。而要成为一名军事家,也许(仅仅是也许)存在着某种天赋,但绝对离不开后天的军事理论的学习和军事实践的锤炼。《未来军事家学识丛书》针对当代职业军人和广大军事爱好者的特点和兴趣,特别是针对这个群体中广大基层官兵、莘莘学子和社会青年的特点和兴趣,从中外军事历史、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文化和战争实践或军事实践等等所汇聚的军事知识海洋中,萃取其精要和“管用”的知识,精心打造了一套军事知识与军事精神的文化大餐,倾力钜献,是以飨之。本书是其中分册《指挥艺术(作战制胜的有效法宝)》。由谢适汀、唐复全担任主编。 《指挥艺术(作战制胜的有效法宝)》主要介绍了古今中外中作战制胜的有效法宝和指挥艺术。 目录遣将艺术 料人任势——“夫大将受任,必先料人” 善于困境之中寻能将:“善用俞、戚而建大勋” 须以躬身亲奉求良臣:李自成恳请宋献策 细微之处方能见真功:宗泽慧眼识岳飞 巧于良驹之中识宝马:毛主席的“料人”韬略 真才何惧无用武之地:“三巨头”同时相中的人 既用其才更要用其德:艾森豪威尔眼中的“大兵将军” 无限年位——让“嫩将军”破盖而出 非常之时用非常之人:“铁娘子”钦点“冰海红魔” 自古英雄常出自少年:可用之才宜早用 贫贱之境更显露英雄:“从奴隶到将军” 绝不可以年少而费将: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军事将领 非常之人授非常之功:晋升军衔的世界纪录是这样创造的 偶然之中有必然之因:“幸运之神”频频光顾的将军 不拘一格——善用“瘸腿”将军 将有贪恋则可用其欲:“盗嫂受金”者遇“无知” 将有往过则可用其愧:“戏妃不咎”收将心 将来降己则可用其忠:木华黎重用降将 将有瑕而不轻辱其志:邓艾邓艾,“期期艾艾” 用奸雄亦可顺水推舟:“盗”可“盗”,非常“盗” 不可因将能而防备之:本事越大个性越强 聚才合力——“1+1>2”的学问 集众智之智者方为帅:曹操的“锦盒” 合多雄之力者为善用:“李郭”联袂平叛乱 强强联手方威力倍增:鲁登道夫和兴登堡的配合之道 用人不疑乃聚力之本:“不避亲”与“不避仇” 胸襟坦荡是大将之才:“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信任可使其不避生死:用贤不疑的魏文侯 私利为轻而国事为重:为国举才,不计私仇 不避前嫌为大将风范:马歇尔是如何对待“屋”与“乌”的 用兵艺术 善谋大势——善用兵者必高屋建瓴 军事政治的双重较量:金门之战毛泽东为啥这样打? 以全局的得失论成败:马岛战争阿根廷航空兵的战绩“辉煌”吗? 谨防为未来挖下陷阱:袭击珍珠港日本人是赢还是输? 需要注重目的的得失:苏德战争究竟谁是胜利者? 先胜后战——指挥员切忌侥幸取胜 关注制胜的经常因素:“一发偏弹决胜负”等故事不足为信 经济实力起重要作用:战争狂人山本五十六为何极力“反战”? 战争的动力来自后方:刘邦为什么把头功给了萧何? 存亡在虚实不在众寡:法国人为何修完凯旋门后就很少“凯旋”了? 知天知地,胜乃无穷:你从《南征北战》影片中得到什么启示 机会常常给有备之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民心士气乃胜利之基:莫斯科战役给我们的重要启迪 上兵伐谍——用兵之要,先谋为本 多准备几套作战方略:狡兔有三窟,打仗要“三策” 不战而胜究竟靠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中的谋略运用 “战略奇迹”的底蕴:奥斯特利茨战役的胜利之源 跳出寻常的思维习惯:朱可夫何以顺利突破德军的“柏林防线” 在运动之中歼灭敌人:“引蛇出洞”与“围点打援” 率军打仗的上乘之作:“用兵之法,贵在不复” 为将者计谋盖出于此:“虚”与“实”的灵活运用 克敌制胜的奇妙方略:诱敌深入,后发制人 思考不可思议的问题:“反常用兵”的战法及其关键 古往今来的胜战之窍:“出奇”才能“制胜” 刘伯承元帅趣谈战法:牛的战术、马的战术、狼的战术 “肉馅”计划显神威:美英联军顺利拿下西西里岛的秘诀 两个案例、两种结果:“急躁冒进”与“敌进我进” 用兵打仗的基本形式:搞好“攻”与“防”的有机结合 夺取主动的前提条件:注重兵力的“合”与“分” 决定胜败的重大问题:把握“打”与“走”的关系 杂于利害——权衡利弊与趋利避害 在战场上你从何人手:在“关节”点、“裂缝”处和“脚踵”位上下功夫 解决“短”处的良方:既要“避短”,更要“补短”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诸葛亮的“善败者不亡” 克敌制胜的高妙战法:“猛虎掏心”与“擒贼擒王” 保持优势与转危为安:力避“随手棋”,学会“走残局” 如何对待胜仗与失败:“从胜仗中找教训”和“从失败中找教训”同等重要 人生逆境乃十之八九:要想打胜仗必须具备“挫折容忍力” 兵贵神速——“兵贵胜,不贵久” 避免战争中最大错误:格外关照“战争中的不速之客” 用兵中切忌优柔寡断:谨防“布里丹效应” 两种重要的指挥方式:“靠前指挥”和“委托指挥” 打速决战的重要两招:“急袭”与“追击” 以弱胜强的战略选择:为何要打“持久战” 慎微者著——兵家之事,必作于细 小事情引起了大后果:保守机密,慎之又慎 从中途岛到复仇计划:现代战争要特别注意“AF”问题 用理智驾驭你的情绪:军事指挥员既要“制怒”又要“制乐” 到达彼岸的思维路径:“联想”能为你编织智慧之网 攻心夺志——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给他来个“釜底抽薪”:攻心的胜利是“最可靠”的胜利 “音乐”的神奇作用:《楚歌》与《第七交响曲》 美国大兵们中了圈套:“东京玫瑰”的魅力 攻心制胜的成功范例:太原之战中的心理攻坚 不做“事后诸葛亮”:攻心也要“先发制人” 击毁德国的重磅炸弹:伊迪丝·卡维尔被枪决之后 希特勒的一场攻心战:“哈哈爵士”缘何在嘻嘻哈哈中“征服”了大英子民 英国心战专家如是说:“提问题”也是一种武器 你看过《浮士德》吗:战争中必须提防“靡非斯特” 治军艺术 以人才强军——重视“知道在哪里画线”的人 “外行战争”的启示:宁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 非常之人用非常之法:解开“戈蒂恩结”的人 心理素质创造的奇迹:土豆“击沉”潜艇 拿破仑治军育将之道:“正方形”原理 82比0的深刻寓意: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 “举大事者必同谋”:阐释“共生效应”的魔力 拿破仑追悔滑铁卢:“很久没有和士兵一起喝汤了” 以技术强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情报战中的第三只眼:侦察监视卫星 现代战争中的通信战:用好“千里眼”与“顺风耳” “蚊子”打“大象”:“精细”与“粗犷”的博弈 迅速崛起的网战奇兵:黑客大战揭幕 以理念强军——打赢“第一次战争” 古代兵训的现代新解:“纸上谈兵”辨 交叉学科的军事启示:“相对论”新说 科学论述的军事蜕变:透析“阿基米德举地球” 传统思维遭遇滑铁卢:树立新的“军事价值观” 以统筹强军——治军中的优化组合 模块机制的军事妙用:“积木”和“预制构件” 军事人才的合力制胜:白领、蓝领和钢领一个都不能少 “快反”部队的崛起:向时间要战斗力 变革指挥“金字塔”:从“树状”到“扁平” 特战力量的异军突起:“哥曼德”、“贝雷帽” 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齐威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55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一起在郊野里打猎。他们挽弓射箭,呼鹰喝犬,打猎打到高兴处,便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 魏惠王问齐威王:“你们齐国可有什么奇珍异宝吗?” 齐威王回答说:“没有。” 魏惠王带着几分夸耀的口气,扬扬自得地说:“我们魏国不算太大,尚且有十枚直径为一寸的宝珠。这些宝珠晶莹滑润,玲珑剔透,到了夜间,亮光闪闪,光华四射,能够把前后十二辆车子照得通亮,真是不可多得的稀世国宝。贵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怎么连一件像样的国宝都没有呢?遗憾!遗憾!” 齐威王微微一笑说:“我们所说的国宝与你们看重的国宝迥然不同:我有一个名叫檀于的大臣,现在镇守南城,他恪尽职守,爱兵如子,夜不卸甲,使得强悍的楚国人再也不敢骚扰我国的南部边疆,泗水一带的十二个小诸侯国也纷纷归附了我们;我有一个名叫盼子的大臣,带兵在高唐驻防,他办事异常精细,防范特别严密,使得赵国人再也不敢在我国的河域里撒网捕鱼,为国家赢得了一大笔渔业收入;我有一个名叫黔夫的大臣,被派去治理徐州,他文武兼用,恩威并施,吸引得燕国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到北门祭拜,赵国的老百姓争先恐后地到西门祭拜,自愿迁移过来的多达七千余家;我有一个名叫种首的大臣,负责维护秩序,缉拿盗贼的工作,他向各地发布告示,晓以利害,发动老百姓群起监督,形成了歹徒绝迹、盗贼自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局面。要讲国宝,以上这四位出类拔萃的将帅,就是我们的国宝。他们的思想和业绩所放射出来的光辉,连千里以外的地方都照耀到了,哪里是那些仅仅可以照亮十二辆车子的宝珠所能相比的呢?” 魏惠王听了,脸上臊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连连向齐威王拱手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回去以后,一定要改变重宝物、轻人才的错误做法,努力在选拔人才、任用贤能上狠下一番功夫。” 人才兴邦,庸才误国。人才重要,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战争是人才的竞技场,用人遣将至关重要。 汉代刘邦在总结自己成就帝业经验时有一段精彩的表白,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之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所擒也。”所以,用人问题,也即战争中的“遣将”问题,是关系到战争胜负的关键性问题,大到一个国家择帅任将,小到选拔一名下属指挥员无不如此。战争中用错了人,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三国时期,诸葛亮一生谨慎,只因一次错用了马谡,不仅失掉了战略要地“街亭”,而且导致了蜀军全军溃退,北伐中原的大好形势也被葬送掉。所以,英国著名军事家蒙哥马利元帅指出:“不论哪一级,都不能容忍二流的军官,不合格、不称职者必须清除”,并严格按照“过去的成绩、指挥才能与工作能力”三条标准,将能人选上来。“二战”中,蒙哥马利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他把才华出众的情报处长德·甘岗破格提升为集团军参谋长,撤去了不称职的第十三军代军长赖伯格的职务。后来蒙哥马利回忆说:“没有德·甘岗,我怀疑我是否能够完成这一大业。”他甚至说:“奉赠给任何高级指挥官的第一个忠告就是:必须有一位优秀的参谋长。”因此,作为一名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能否选拔好人才,使用好人才,至关重要。 如果把战场比做一个大舞台,那么将帅就是这“舞台”上的导演者。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叱咤风云,神惊鬼泣,导演出一幕幕或雄壮、或激昂、或哀怨、或悲壮的历史活剧。所以,作为将帅,操纵着战场,导演着战争,决策着制胜的方略,不仅维系着战场上的生与死,胜与败,也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故孙子曰:“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强;辅隙,则国弱。”孙子还把“将”及“将孰有能”,作为“五事七计”的重要内容。 人们也常讲,“兵熊一个,将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拿破仑则对将帅的作用作了更为形象的比喻:“由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将战胜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可见将帅在战争中的重大作用。 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在人类战争史上,莫不对择帅任将予以极大的重视和关注,涌现出了像孙武、孙膑、韩信、诸葛亮、曹操、岳飞、戚继光、刘伯承、彭德怀、陈赓、粟裕、朱可夫、拿破仑、艾森豪威尔等一大批灿若星辰的伟大将才,他们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已成为战争智慧的化身。而透过他们的成长经历,我们还能发现蕴涵其中的领袖伟人和明君贤将们用人遣将的高超智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