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 |
释义 |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能力素质(Competence, 也翻译作胜任力)(1)是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整合;(2)与绩效有关联;(3)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4)并且是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得以提高。( 素质的定义定义1:《词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特征.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 。 定义2: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无道理 。 定义3:“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⑧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就特别强调作为英雄和伟人的素质方面.在他看来,“忠诚”和“识度”是区别英雄和伟人最为关键的标准 。 定义4:“素质”是指人的体质、品质和素养.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而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 素质的来源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也就是说,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因此,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人的素质包括重量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活动是在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相结合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素质一旦形成就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所以,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素质的分类三类八种。 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企业素质企业素质是指构成企业生产力诸要素的质量和企业组织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系统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即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大小的各种内在要素的综合。企业素质是一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因此看企业不能只看其规模,而是要注意其内在质量。同时企业素质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分析企业素质时,不仅要分析企业各个部分的质量,更要注重各个要素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整合。 企业素质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企业的技术素质,企业的管理素质和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的技术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劳动对象的素质,即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质量及水平;劳动手段素质, 即企业的设备,工具共装及工艺水平。企业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主导,是技术素质得以发挥的保证,它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企业基础管理水及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的水平,经营决策能力,企业文化及经营战略。企业的人员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关键,它包括企业干部素质和企业职工素质。干部素质包括企业经理人员、科技人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质,以及与各种工作结构的配套状况;职工队伍素质包括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生活后勤工人的政治思想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及生体素质等。另外,人员素质还包括企业个部分人员的结构性素质,即各类人员的搭配状况,以及各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高低。 上面叙述的企业素质的内容可以用图来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素质是由各个因素以某种确定的方式构成的,其中有些方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包容的关系。企业素质可以通过企业能力得到反映, 企业能力是企业素质的表现形式,企业素质主要通过四种企业能力得到体现: 1, 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去参加社会竞争满足环境的要求,因此,产平竞争力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产品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产品盈利能力和产品适销能力两个方面。 2, 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即企业决策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他们共同依赖的管理基础工作的能力,这些管理能力直接决定料企业的人、财、物种的潜力和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 3, 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企业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产品能开发过程、资源输入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销售过程、售后服务与信息反馈过程等六个过程。这些过程的好坏都是由企业的技术素质、人员素质和管理素质共同决定的,使者三大因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4, 企业基础能力。它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对生产的适应能力,技术设备能力,工艺能力,职工文化技术能力,职工劳动能力和职工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和民主管理的能力。 素质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教育要避免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 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追求学生素质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旨在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 在教育对象上,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则把学校工作放在少数所谓优秀的即有升学前途的学生身上。 在教育内容上,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开花”,把几项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应试教育则只重智育,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 在教育方法上,素质教育注意在一定共同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则只是对少数学生提出“升学”的统一要求,并没有实现因材施教。 在教育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方法,将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 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或者每个学生“及格+特长”模式;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从上述两种教育的“对立”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应试教育存在着如此众多的负面消极因素,所以才激发、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能力素质培养能力素质(Competence, 也翻译作胜任力)(1)是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的整合;(2)与绩效有关联;(3)这些因素的整合引出的是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4)并且是可以通过培训等手段得以提高。(Scott Parry于1998提出)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e model, 也有人翻译为胜任特征模型)是将这些能力素质按内容、按角色或是按岗位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如:员工招聘、员工发展、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等。 由于能力素质需要在日常行为中得以体现,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所以在模型中对于每项能力素质都定义了相应的关键行为作为参考来判断能力素质的掌握程度。 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基本程序如下: 第一、确定绩效标准 第二、选取标准样本 第三、收集数据信息 第四、分析数据信息 第五、建立模型 第六、验证模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