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景文 |
释义 | 白景文同志系河北省霸县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北省抗日五路军独立第一旅三团秘书、八路军120师机务组长、晋绥军区电台组长、政治干事、承德办事处副官、西满军区三科参谋、四平电报电话局局长、西满邮管局肇东办事处主任、哈尔滨市电报电话局副局长、沈阳市电报电话局局长、松江省邮电管理局局长、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局长、黑龙江省电子局党组书记、局长,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领导小组组长、党组书记、局长、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原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局长1993年10月离休。1994年8月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白景文同志战斗在我军的无线通信岗位上。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他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完成了历次战斗中的通信任务,为粉碎敌人的“扫荡”进攻,为保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白景文同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勤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邮电工作经验,为推动邮电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办事公正,坚持原则,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他团结同志,关心下属,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他坚信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忠于党,忠于人民,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党性强,品德高尚,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廉洁奉公。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竭诚为党奉献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为邮电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始终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生。 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原省邮电管理局局长,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离休干部白景文同志因病于2008年2月17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8岁。 天津医科大学教授白景文,男,1932年生,2005年6月病逝。祖籍河北大城。中国共产党员。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授,著名病理学专家,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病理学会会员、中国电镜学会会员、美国科学进步学会会员。曾历任天津医科大学电镜测试中心主任、超微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天津电镜学会理事、《津医译丛》主编、美国医学赠书委员会副主席、美国ABI国际顾问、英国剑桥IBI国际顾问、美国科学进步学会会员、天津世界语学会名誉理事、天津市大专院校外文高、中级职称评委。 1956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医疗系,1979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进修超微结构病理专业,1982年学成回国。1985年组建天津医学院超微结构病理教研室,任主任,并创立“细胞超微病理及分子基础”课程。指导或协助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余名。熟悉英、法、德、日、俄、西班牙、葡萄牙、波兰、捷克、匈牙利、荷兰、拉丁、罗马尼亚、罗曼诸文字。 40多年主要从事临床病理诊断、电镜诊断和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期间共观察光镜片25万例,电镜片逾3万例,除主攻人体病理外,兼及比较病理学,家禽、鱼类、虾类常见病的病理诊断,并发现天津鱼病病源金毛藻新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委自然基金、卫生局科学基金等课题共30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7部。多年来为全国肿瘤病理进修班、全国内分泌学习班讲授光、电镜病理诊断课。 主要贡献 1.电镜下发现人骨“骨盐框架系统及骨小管周围间隙”-----一种比骨小管更细的分支通路。证实它广泛存在于人、灵长类及其他哺乳动物,与骨松变、代谢性骨病密切协同。《人皮质骨矿化基质中骨盐框架结构》一文的英文稿已被美国Golby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优秀医药学论文 2.完成“宫内节育器出血机制研究”。3.“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及相关病理学研究”,获1997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开设“细胞超微病理及分子基础”新型课程。5.涉及临床多学科的电镜诊断。6.发现变异性支气管哮喘的支气管粘膜下面纱细胞。7.1997年获美国、英国荣誉证书,载入《国际传记辞典》英国剑桥IBI第22卷;被美国ABI选为“国际最高成就大使”,并授予“终身成就金像奖”、“杰出医学金钥匙”,载入《世界五千名人录》(第三版)。 桃山区人大主任1957年出生1979.12--1984.03 明水县友爱公社计生助理、秘书 1984.03--1989.04 明水县团结公社纪检委员 1989.04--1990.07 桃山区桃西乡政府秘书 1990.07--1992.02 桃山区委副科级组织员 1992.02--1993.06 桃山区委办公室主任 1993.06--1993.10 桃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3.10--1999.04 桃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9.04 --2002.01 桃山区委副书记 2002.01-- 2006.11 桃山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 2006.11-- 桃山区人大主任、人大党组副书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