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支离泉 |
释义 | 支离泉 《博山县志》载:“支离泉在永济桥北右,注陇水,昔有道士刘支离咒得此水,书符立碑于泉上,故名。”再从永济桥顺沿河路南行百余米,仰望凤凰山峭壁上,只见三个古朴苍酋的楷书大字“支离岩”刻于石上。关于“支离泉”、“支离岩”的来由,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时,有一年中秋夜晚,秋风送爽,皓月当空,孝妇河在月亮下像流金淌银一般,使夜色显得格外幽雅。河西边山崖的石台上,正坐着三个人饮酒。上首端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道人,他就是刘支离。他常为百姓疗疾去病,消愁解忧,很受人们的爱戴。下首坐的是两个仕途失意的文人。他们因怀才不遇和世态炎凉而苦闷烦恼,难以自拔,故携带一胡芦酒来访刘支离,以求排忧解难。三人一面诉说人间的荣辱不平,一面开怀痛饮,酒兴方浓,葫芦里却没酒了。刘支离站起来说:“请稍候片刻,我也去沽酒一壶以酬二位。说罢,便站起身来,拿起葫芦,顺着山崖飘然而下。眨眼功夫,刘支离已沽酒回来。二人很是惊奇,心想:下山沽酒必到大街南头,不说往返二、三里,就夜深入睡,敲店门也得费点时间,为何来得这样快呢?他二人正在猜想,只见杯已斟满,醇香扑鼻;举杯而饮,顿觉七窍豁然,郁积皆消。连饮三杯,大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酒还没喝足,可惜葫芦又空。其中一人说道:“刘道长,此酒甚好,请您再来一壶,咱以醉待晓。”刘支离看了他们一眼,说道:“凡事量力而为,适可而止。贪多必招烦恼。既然二位要求,我再沽—葫芦。”说罢,又拿起葫芦,顺着山崖飘然而去。 这两人—见刘支离走了,说道:“这酒来得奇怪,咱何不尾随后边,看他从哪里沽来?”两人便顺着小路,悄悄地走下山来,来到山下一看,只见刘支离正从一个泉子里往葫芦里灌水。二人不觉同声说道:“刘支离,原来你叫我们喝泉水啊!”这一喊不要紧,只见刘支离—头裁进泉子里不见了。二人懊丧多时,才醒悟过来,原来这是刘支离在点化他们。 第二天,这两个文人带着文房四宝,来到凤凰山下,把刘支离遁去的泉子取名叫“支离泉。”又在他们喝酒的石崖上,工工整整地书上“支离岩”三个楷书大字,以示纪念。 就在刘支离失踪后的第二天,有人说在济南府趵突泉旁见到了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