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芝山村
释义

芝山村 地处溧水县东南部,距溧水县城30多公里,沙上公路横穿而过,交通便利,东面与溧阳接壤,矿石资源丰富。由原芝山、曹庄两村合并而成,全村占地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0多亩,山林面积6000余亩,共有14个自然村,27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857人,总户数873户,有劳动力1401人,党员71人。

中文名称:芝山村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所属地区: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晶桥镇

电话区号:025

地理位置: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南部

面积:14.5平方公里

人口:2857人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经济概况

芝山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利用资源优势强抓招商引资,村级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四年进入市百强,并且在市百强村排名每年快速前进,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亿元,其中工业收入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004元,村级可支配收入332万元,2008年经济总产值超过6亿元,实现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万元,力争在市百强村排名有一个高提升。

主要产业

芝山村农业方面以水稻、小麦、油菜种植为主,近年来调整结构种植黑莓,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基础建设

芝山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路硬化率等均达100%,自然村庄绿化率达60%以上。目前芝山村建有两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老年活动室,一个卫生服务室,投入建设经费达100万元。每年投入50万元对芝山村进行村庄整治和道路建设,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村庄由来

根据芝山村李友华保存的光绪年间修订的永言堂《李氏家乘》记载:理氏吃“木子”活命后改姓李,李友华所讲的“第一页上写着大字”的几本,其实就是谱头,那四个大字是“李氏家乘”。李友华共保留了三本谱头,从上面看,这套谱属于永言堂,光绪年间、宣统年间、民国37年,各续修过一次。而从谱中记载的详细内容来看,到民国37年,芝山李氏已经是第九次修谱了。 光绪年间修订的永言堂《李氏家乘》,序言中记载了“李”姓的来历。

李姓源于嬴姓,追认颛顼(zhuān xū)为始祖。颛顼三传到了皋陶,皋陶担任尧帝的大理官(司法长官)。此后,皋陶的子孙世袭大理官的职务,前后经历了虞、夏、商三代,被人称为理氏。商朝末年,理氏后人理徵因为冒死进谏,得罪了商纣王,被纣王处死。理徵的妻子带着幼子利贞逃亡。逃亡路上,母子俩饥饿难耐,手中又没钱。幸好,当地树木很多,又恰逢果实成熟的季节,母子以“木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后来,为感谢“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贞把“木子”二字合起来,取“理”的同音,自称李氏。

光绪版本的《李氏家乘》还详细记载了芝山李氏的渊源。芝山李氏的一世族名叫李木(字子茂),谱中尊称他为木公。李子茂是江西 临江府 新淦县人,宋仁宗 景祐(1034-1037)年间出生,宋神宗 熙宁(1068-1077)年间的进士,曾官至翰林。李子茂的长子李秀书比父亲还有出息,官至参知政事。李秀书有个孙子叫李回(字芳夫),也是进士出身。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李芳夫以总骑兵的职位,率军抵御金兵,后来被封为尚书 右丞相。建炎三年,李芳夫护驾南迁去杭州,经过溧水 芝山,见山水秀丽,于是决定定居下来。此后,李芳夫的子孙就一直在芝山繁衍生息。明代 洪武年间,芝山李氏又有一支迁往高淳的驼头、港口等地。

宣统年间续修的谱: 一世祖木公是李璟的后人:

芝山李氏的一世祖李木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孙子,而李璟则是唐宪宗的第六世传人。在世系表中,这样清楚地罗列着:唐宪宗—李恪(建王)—李超—李志(徐州判司)—李荣—李昪—李璟—李从善—李仲猷(yóu)(即李木)。 世系表中,南唐先主李昪被说成唐朝皇室的后裔,这与正史说法不一致。这本家乘中,关于芝山一世祖南迁,描述也和光绪年间的版本不同。 宣统版本的家乘中说,宋真宗 景德(1004-1007)年间,李木被朝廷特录,借职入朝,虽然朝廷也有赏赐,但是却满足不了族中一百多人的需要,家境越来越差。后来,宋神宗就命令李氏家人南迁到常州定居,常州曾经是南唐国土,也算是让他们回归故土了。南迁之后,李木的后人辗转定居在了溧水芝山。 宣统版本的家乘和光绪版本的家乘,关于李氏南迁的原因,说法不一;关于始祖李木,说法更不一。大致推算下来,宣统年间家乘中的李木,他的年龄比光绪版本中的李木要大上60多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翻遍了所有的家乘残本,没有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过,在民国版本的《李氏家乘》中,修谱人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在分析原因时,主笔人这样猜测——也许是前人记录得不够详细,也许是一部分家乘毁于兵乱,反正这段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民国时期续修的谱: 李氏修谱不忘国仇家恨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同期续修的《李氏家乘》中,芝山李氏坚持为民族危机大声呼救。比如,民国期间续修的家乘,追述清末到抗日战争胜利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痛斥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行径,再次呼吁子孙团结爱国,共谋民族进步。看得出,家乘中体现的这种抗敌精神,与芝山李氏先祖抵御外侮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