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州都市区
释义

百科名片

大郑州都市区的范围包括郑州市区、周边县市区、乡镇等,总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建设郑州都市区,就是以交通为纽带,以产业为桥梁,按照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和生态型的发展路径,将郑州周边的县(市)、乡(镇)统一纳入中心城区,按照新的城市功能区的标准,着眼于建设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同时,左右逢源,上下衔接,呼应周边城市发展,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打造郑州都市区的优势和意义

六大优势:

1、区域地位突出

2、交通条件优越

3、文化底蕴深厚

4、 资源禀赋优良

5、经济基础较好

6、人力资源优势

战略意义:

加快大郑州都市区建设,是发挥郑州龙头和核心作用,促进中原经济区形成和中部崛起,打造未来国家新增长极的重要举措。

定位

郑州都市区总体定位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郑州都市区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定位是打造“一基地、四区、一港”。

一个基地: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四区:大都市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导区、全国城乡建设的模范区、华夏文明历史传承的核心区。

一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高地的国际陆港。

郑州都市区“五支撑”

一、产业支撑

大力推进“三高”发展

产业发展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设郑州都市区,要大力推进都市区高成长性产业、高成长性企业、高成长性区域发展。

“总体要求轻”,就是要加快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重工要求优”,就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及装备制造、铝及铝加工、能源、耐材建材等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新兴要求多”,我国产业发展的特点是“兴什么,什么多”,要努力培育和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大企力求强”,就是要通过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培育计划,推进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更多企业进入中国500强行列,乃至世界500强行列。

“分散力求聚”,就是要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有清晰的发展定位,市里对每个产业集聚区突出1个主导产品或产品集群进行重点扶持,避免相互之间同质化和无序发展。

二、开放型经济支撑

招商重在电子、汽车、物流

建设郑州都市区,大力推进都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郑州市的区位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和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1年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与富士康、格力配套的电子产品领域,与东风日产、宇通、海马、恒天等配套的汽车零部件领域,物流及关联企业和对物流依赖性强的企业。要加大食品、服装等产业转移趋向明显领域、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要利用好航空城和综合保税区的区位、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和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

三、基础设施支撑

建城际铁路加快积水点治理

建设郑州都市区,要大力推进都市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建设。突出抓好交通、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重大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周边路网工程建设。大力推进高速公路与快速通道立交工程建设。加快机场二期工程建设。加快电源项目争取和建设,加快煤炭项目建设,扩大建设规模。加快推进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加快积水点治理。改造提升城市管网体系,对超限使用和超负荷运行的水、电、气、暖管网逐步改造到位。

四、现代农业支撑

发展都市农业

建设郑州都市区,要大力推进都市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都市农业,是郑州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围绕城市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以城市发展带动农业增效,用工业的、景观的、生态的理念发展都市农业。围绕千万人口城市的大市场做文章,重点发展环城市及城市组团的蔬菜、苗木、花卉、林果、畜牧、水产等高效农业和设施农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要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生产发展模式,用工业化的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用标准化、品牌化的理念组织农业生产流通全过程,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撑

加快水系和森林公园建设

建设郑州都市区,大力推进都市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要以巩固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争创生态城市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面实施重点区域的生态治理工程,加快城市生态水系和城市周边森林公园建设;抓住国家支持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太阳能系统产品、节能照明、环保成套设备等产业发展,大力推广清洁生产,鼓励和支持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

用领导方式转变引领郑州都市区建

昨日2011年4月13日,我市举办的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暨都市区建设研讨班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班。研讨班为期两天。

研讨班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郑州调研时提出的 “五个进一步 ”和“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郭庚茂省长在郑州调研时提出的关于加快郑州发展应当深入思考和解决的“五个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研讨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战略举措、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进一步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创新理念、优化路径,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在昨天的研讨班上,市委书记连维良、市长赵建才分别作主题报告。

市领导李柳身、李秀奇、王璋、姚待献、胡荃、赵瑞东、高建慧、王林贺、李公乐、孙金献、舒庆、乔新国及其他在郑的副市级领导同志参加了研讨班。

研讨班由市委常委、秘书长孙金献主持。

连维良作了《深化认识、强化运作、真抓实干,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主题报告。连维良指出,郑州都市区是以中心城区、郑州新区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通道为依托,以一体化的规划为指导,以组团发展、产城融合、复合型、生态型为发展路径,吸引带动其他区域快速发展,促进各功能区间相互联系与协作,构筑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产业特色突出、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化大都市,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和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

连维良指出,郑州都市区建设是中长期的战略任务,范围更大、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路径有别、作用更大,要发挥“三大作用”,突出“三化”协调,着重从八个层面展开:加快郑州新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提升改造、加快宜居城市组团建设、加快卫星城镇融城发展、加快城郊村合村并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合村并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都市农村建设;建立六大支撑体系:建立综合交通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能源支撑体系、科技创新支撑体系、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社会保障支撑体系和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赵建才作了题为《求是、创新、发展——从中原经济区到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认识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报告从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面临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郑州都市区建设面临的形势、国内外都市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建设郑州都市区的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阐述了郑州都市区的内涵、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

市四大班子秘书长、市委各部委常务副职,市人大、市政协工作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市直机关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郑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港区、中牟产业园区、国际物流园区管委会的常务副职及省属新闻媒体的有关负责同志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