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志加
释义

郑志加 1936年出生,浙江省山市人。漫画家。1955年开始至今共刊登8百余幅漫画。(在杭加湖报、浙江青年报、浙江日报、杭州铁道报、上海铁道报、人民铁道报、全华日报等报刊上)其中有十多次获得省市漫画赛奖励。1979年画了一幅巨幅漫画“祖国新貌”曾在香港展出和收藏。此画人称中国漫画篇幅之最。1980年后历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漫画研究会连任三届理事。金华市漫画研究会会长、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87年创办了金华市加加工艺美术室、任经理和总设计。出身在浙江萧山农民家庭的郑志加幼年时很惹人淘气,整天手持木炭、黄石块在地上、墙上、壁上。。。。。。东涂西划,画些三不像的东西,弄的父母苦笑不得。

郑志加在德清县任小学教师时,教育工作空余时间不忘创作绘画。特别钟情于漫画,18岁就在《浙江日报》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爷孙对话”, 登报发表让他对漫画信心更是执著接着在浙江教育通讯月刊上发表了“校长之路”,当时引起了社会上强烈的反响,甚至有人写文章公开在报刊上批判他的漫画,德清县和武康县两县合并后,郑志加在上柏区中心小学任美术教师,当时《杭加湖报》几隔三天就有郑志加的漫画作品见报。后来他的作品在省内外到处开花《浙江青年报》《东海杂志》《跃进画报》《诗画配》等报刊常见到郑志加的漫画作品。由于作品的不断发表,当时是德清唯一的业余画家,他的漫画《鸡蛋碰石头》五十年代被入选全国首届漫画展览。

整风时期郑志加因为漫画“校长之路”被报刊点名批判,几乎到了右派的边缘,二十出头的年青作者的他又怕,又惊,心里压力很大,曾下决心永远不再画漫画。毕竟山水画鉴赏观赏价值都很好,而漫画表现的是时下社会问题。作为正式教师的他因此也消磨了教育育人的心性。打了报告,要求离职。辞职后,从此背起画夹,做起了街头艺人,成为流浪汉,生活非常艰苦。当时他以画肖像速写为生,跑遍了浙江、江西、安徽。到过的地方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了。

转眼而立之年,他觉得跑码头不是长久之即,但他觉得也锻炼了自己,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社会知识。他结束了数年的流浪生活,到了金华铁路地区工会做临时工,搞宣传,铁路线路很长,当时他被派到诸暨、金华、义乌、新安江等铁路部门画油画“毛主席去安源”,马克斯等巨幅伟人像,在铁路机关当时他还是一个临时工,初于美术方面的贡献,很快他破格被铁路领导转正为正式职工,有了“铁饭碗”,工作认真负责的他,经常受到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此后在做好本职工作后,又开始了创作漫画,前后在《杭州铁道报》,《上海铁路报》《人民铁道报》《金华日报》等省内外刊物发表许多漫画。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担任宣传班长、工会宣传委员、工会主席、等职。郑志加生活很能吃苦,1986年住的是十余平方的房子里,就在这小小的地方竟画出了《祖国新风貌》巨幅风俗漫画(长11米宽0.8米庸非书命),他把画带到北京,受到漫画大师华君武、方成和著名漫画家王复平庸非的好评。此巨幅在香港展出后被收藏。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孙蹈称赞此巨幅为当时“中国漫坛篇幅之最”。

郑志加喜欢速写、擅长漫画、油画、水墨、国画和书法,但最爱还是漫画,几十年来他有近二千余幅漫画作品被报刊刊登和展出。三十余件作品曾在省、市、铁路获奖。他为《中学生学习方法》、《交通事故列举》、《二十分钟可乐》等书籍插图漫画三百余幅,报刊、电视台都专门报导过他的漫画事迹。

郑志加现任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漫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金华市漫画家协会主席、金华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还兼职金华市青少年宫“漫画班”教师。从铁路战线退休后,觉得休息是一种浪费,对艺术的热情依然如故,在金华城里开了家经营书画装潢业务的工作室,当代漫画大师华君武先生书写题词“郑志加画室”。

郑志加名现已被载入《中国民间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中国现代美术家》《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等书籍。

如今郑志加已古稀之年,常对人说:人总要给社会和家庭留下一点礼物,这样去也高兴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4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