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泰
释义
1 南明人物

郑泰,历史人名。明朝郑泰(?—1663年)郑芝龙的堂侄,郑成功的堂兄,与郑成功同为郑氏十二世,并长期担任户官,管理财务及对外贸易,隆武帝曾封郑泰为建平侯。1663年,郑经怀疑郑泰和拥立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继位的黄昭有所勾结,想要补杀郑泰。他先封郑泰为金厦总制,假意要把金门和厦门都交给郑泰。郑泰受封之后,接受邀宴到厦门晋见郑经,郑经趁机将郑泰囚禁起来。郑泰自缢身亡。

履历

隆武帝曾封郑泰为建平侯。

当郑成功带兵出征时,郑泰经常留守根据地。例如:

1658年(明永历12年),郑成功举兵北伐,欲图江南,郑泰为户官,留守厦门。

1660年(永历14年),郑成功听说达素将攻打厦门,下令各镇官兵眷口搬住金门,命户官郑泰及其他将领保护。

1661年(永历15年),郑成功兴师攻台湾,户官郑泰居守金门。

1662年(永历16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开台湾府县。世子郑经居厦门,和乳母私通生子,郑成功大怒,要郑泰杀郑经和郑经的母亲董氏,郑泰并没有执行这道命令。同一年,郑成功去世,郑经嗣位。

1663年(永历17年),郑经怀疑郑泰和拥立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继位的黄昭有所勾结,想要补杀郑泰。他先封郑泰为金厦总制,假意要把金门和厦门都交给郑泰。郑泰受封之后,接受邀宴到厦门晋见郑经,郑经趁机将郑泰囚禁起来。郑泰自缢身亡。

郑泰死后,弟弟郑鸣骏和儿子郑缵绪带著军舰500艘和兵将万余人投降清朝。

日本存银

郑泰在郑成功北伐失败之后,对郑氏事业失去信心,开始把资金汇到日本,以备万一,寄存在日本长崎唐通事办事处。(根据郭弘斌著的《台湾人的台湾史》,寄银总共307,032两3钱4分,亦即丁银3,070贯323匁4分。然而《闽海纪要》所记载的这个数据是40万。)这件事郑成功、郑经父子都不知道。一直到郑泰死后,郑经派人细查帐册才发现。

从1663年(明永历17年、清康熙2年、日宽文3年)开始,郑经向派协理刑官蔡政到日本,向日方要求归还这笔钱。但是郑泰的弟弟郑鸣骏也派人到日本要求归还,而且还持有存银勘合。日本受理双方诉讼后,表示仅以双方的提诉理由不能决定,要求双方提出充分证据。

此后,1664年、1665年、1666年,郑经和郑泰亲族都各派代表到长崎交涉。到1674年,日本决定将存银交给郑泰遗族。但是此时中国正发生三藩之乱,在北京的郑泰遗属被满人控制,行动并不能自主,想要再归属郑经,于是派人前往厦门拜会郑经,以存银勘合为条件请降,郑经答应。

1675年,郑经派员往日本拿回存银。原本的30万银,日本扣开支销,只发回26万。,其中有部分因为1663年的一场大火烧黑或烧镕成块。

这一项索回寄银的事件,前后12年,郑经方面派人交涉4次,郑泰遗族则有6次。

2 东汉末年人物

东汉末官吏。字公业,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南)人。少有才略,好交豪侠。初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征,皆不就。灵帝末,大将军何进辅政,征为尚书侍郎,迁侍御史,进谏不用,乃弃官去。董卓专政,拜议郎。后与何颗、荀攸共谋诛卓,事泄,出逃,东归袁术,术表以为扬州刺史。未之官,道卒,年四十一。

历史传记

张璠汉纪曰:泰字公业。少有才略,多谋计,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杰。家富於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举孝廉,三府辟,公车徵,皆不就。何进辅政,徵用名士,以泰为尚书侍郎,加奉车都尉。进将诛黄门,欲召董卓为助,泰谓进曰:“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餍,若借之朝政,授之大事,将肆其心以危朝廷。以明公之威德,据阿衡之重任,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待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其鉴不远。”又为陈时之要务,进不能用,乃弃官去。谓颍川人荀攸曰:“何公未易辅也。”进寻见害,卓果专权,废帝。关东义兵起,卓会议大发兵,群寮咸惮卓,莫敢忤旨。泰恐其强,益将难制,乃曰:“夫治在德,不在兵也。”卓不悦曰:“如此,兵无益邪?”众人莫不变容,为泰震栗。泰乃诡辞对曰:“非以无益,以山东不足加兵也。今山东议欲起兵,州郡相连,人众相动,非不能也。然中国自光武以来,无鸡鸣狗吠之警,百姓忘战日久;仲尼有言‘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虽众不能为害,一也。明公出自西州,少为国将,闲习军事,数践战场,名称当世;以此威民,民怀慑服,二也。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体长妇人;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能清谈高论,嘘枯吹生,无军帅之才,负霜露之勤;临锋履刃,决敌雌雄,皆非明公敌,三也。察山东之士,力能跨马控弦,勇等孟贲,捷齐庆忌,信有聊城之守,策有良平之谋;可任以偏师,责以成功,未闻有其人者,四也。就有其人,王爵不相加,妇姑位不定,各恃众怙力,将人人釭跱,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共胆,率徒旅进,五也。关西诸郡,北接上党、太原、冯翊、扶风、安定,自顷以来,数与胡战,妇女载戟挟矛,弦弓负矢,况其悍夫;以此当山东忘战之民,譬驱群羊向虎狼,其胜可必,六也。且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七也。又明公之将帅,皆中表腹心,周旋日久,自三原、硖口以来,恩信醇著,忠诚可远任,智谋可特使,以此当山东解(合)之虚诞,实不相若,八也。夫战有三亡: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明公秉国政平,讨夷凶宦,忠义克立;以三德待於三亡,奉辞伐罪,谁人敢御?九也。东州有郑康成,学该古今,儒生之所以集;北海邴根矩,清高直亮,群士之楷式。彼诸将若询其计画,案典校之强弱,燕、赵、齐、梁非不盛,终见灭於秦,吴、楚七国非不众,而不敢逾荥阳,况今德政之赫赫,股肱之邦良,欲造乱以徼不义者,必不相然赞,成其凶谋,十也。若十事少有可采,无事徵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德恃众,以轻威重。”卓乃悦,以泰为将军,统诸军击关东。或谓卓曰:“郑泰智略过人,而结谋山东,今资之士马,使就其党,窃为明公惧之。”卓收其兵马,留拜议郎。后又与王允谋共诛卓,泰脱身自武关走,东归。后将军袁术以为扬州刺史,未至官,道卒,时年四十一。

演义传记

汉侍御史。灵帝崩,泰随大将军何进立少帝。进谋诛宦官,欲引董卓进京,泰以卓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劝止之。进不从,泰弃官而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