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公书院 |
释义 | 郑公书院据传是汉朝名儒郑康成当年教授弟子和著书的地方,位于今寨里村西北的黉山之阳,半山腰有郑公书院、郑康成庙遗迹,传说郑公书院有晒书台,台畔有薤草,叶子细长,郑公用此草捆过书,故名书带草。 书院由来淄川地区的县级行政建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西汉前期的般阳县,为当时济南郡14县之一。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旧淄川县八大景之 一的“郑公书院”,相传是汉代名儒郑玄当年教授弟子和著书立说的地方,位于今寨里镇的黉山之阳坡,至今遗址犹存。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载: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幼好学,袁绍领冀州时被征为大司农,后因病还家,随军赴官渡至元城,卒年七十四岁。著有注释《周易》、《尚书》、《诗》、《礼》等书百余万言,生徒数百人。郑公书院始建无考。郑康成庙,肇创亦无考,元朝节度使张夔修,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州长平阳王重修,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知县张文全重修,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王琮增修。1990年,寨里镇开发黉山风景区,重建郑公书院,并向游人开放。明代淄川县令陈时万曾经有《淄川八景·郑公书院》五言律诗一首: 黉山新庙貌,汉室旧名儒。 披褐思康世,传经乐聚徒。 鸟啼双舄在,人远落霞孤。 更上荒台望,遗书晒有无。 末联说的是书院的一处遗迹“晒书台”,为郑玄当年晒书之处,至今犹存;附近山坡上生长的一种叶窄而狭长的野草,名为“书带草”,相传是郑玄当年做绳子捆书用的。 历史人物郑玄生于公元127年,卒于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自幼勤奋好学,乐于思考,年青时曾担任类似后世里正的乡啬夫,但是只要有空闲,他就到郡县学官那里去问学。家人不支持他,他仍然坚持不懈,终于争取到去京师洛阳太学求学的机会。 在郑玄出生前的数百年间,中国文化学术界经历了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 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大搞“焚书坑儒”,先秦儒家著作被付之一炬。西汉建立后,以齐地邹平人伏生为代表的儒生们,根据记忆整理、传授《尚书》等儒家经典著作。这些书均以秦统一文字后的隶书抄成,被称为“今文经”。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从孔府的一面墙壁中,发现了秦始皇焚书前藏匿起的先秦《尚书》,这就是“古文经”。此后形成的今、古两大学派各不相让,开始了旷日持久的辩论。后人评价说,结合政治,是今文家所擅;训诂之学,是古文家之长。而郑玄则是精通古文、兼擅今文的经学大师。当时郑玄来到京师太学,师从第五元,先学《京氏易》、《公羊春秋》两部今文家著作,又学《三统历》和《九章算术》。以后,他又师从东郡人张恭祖,学习《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书》三部古文家经典以及《韩书》、《礼记》。郑玄的知识积累迅速增长,强烈的求知欲使他越来越感到“山东无足问者”,遂由涿郡人卢植介绍,西去长安扶风,到关中著名学者马融门下求学。马融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他遍注《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臻于成熟。他还兼注《老子》、《淮南子》,又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对略晚于他的魏晋清谈家破除礼教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生徒多达千人,而能够直接受业的只有高业弟子50余人,众多弟子只能由高业弟子来教。因此,郑玄到了马融门下,三年没有见到马融。一次,马融与高业弟子在一块研究图纬,听说郑玄懂数学,就招他前来演算。郑玄终于得以亲见马融,立即抓住机会,向他请教几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问题。在得到回答后,马上辞行返回故乡。马融以为郑玄提出的问题是高水平的,感慨地对众门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说,他的学说已被郑玄学到了真谛,就要随着郑玄的行踪在东部地区广泛传播了。 郑玄在外游学十几年,归乡之后在东莱租田经营农业的同时,也开始教授门徒,受业者很快发展到近千人规模。后来东汉朝廷迫害士大夫、搜捕“党人”的大案兴起,郑玄和同郡的40多位士人一道受到“禁锢”。于是,他利用这段时间闭门不出,进修学业。当时今文派大家何休是《公羊传》研究权威,著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以维护《公羊传》、反对《左传》与《谷梁传》。而郑玄则著《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纠正专守今文的偏见,阐述古文家的长处。由于他对论敌学说研究透彻,以其矛攻其盾,确能以理服人,何休读后很受启发,说:“康成入吾室,操我矛,以伐我乎!” 到了东汉灵帝末年,“党锢”解禁,朝廷招郑玄去京师做官,他没有接受 ,继续在家乡教书育人,影响远播千里,慕名而来的求学者前后有数千人之多,学识渊博的郑玄也由此得到了世人的敬仰。北海国相、孔子后裔孔融特别命令高密县令,在郑玄家乡立乡名为“郑公乡”,建门名为“通德门”,加以尊崇表彰。东汉末年战乱不停,郑玄在去徐州避乱返回的路上遇见黄巾军数万人。义军战士知道他是高尚不仕的学者,非常尊敬他,向他致礼,相互约定保护他的县境。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文化的优良传统,以及郑玄因传播文化赢得的崇高威信,由此可见一斑。郑玄一生中,被举为贤良、方正、茂才14次,皆婉拒不受;也曾先后被朝廷征为左中郎、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他都没有就职。他珍爱自己的名士清节,不肯与外戚、官宦等为伍,终生孜孜不倦地钻研学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会战于官渡。袁绍为争取民心、士望,令其子袁谭强迫郑玄随军。年逾古稀的郑玄,最终病逝于元城(今河北大名境)。直到病重临危时,他还在注释《周易》。 相传郑玄曾在黉山授徒,前来拜师的学子中就有后来的三国蜀主刘备。刘备当时还是一位15岁的少年,千里迢迢从家乡冀州涿县赶到鲁中求学。从那时起,黉山山腰的郑公书院一直书声朗朗,延绵不绝。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在鲁中地区生活多年,其间也曾经在此读书,并且取石制砚,后世称作“范公砚”。清初文学家蒲松龄的家乡蒲家庄就在黉山脚下,相传他也是郑公书院的学生。康熙年间,淄川知县韩遇春募修郑公书院,蒲松龄曾经代他撰文,刻石立碑于书院内。然而,郑公书院与众多文物古迹一样命运多舛,饱受兵火与动乱,最后一次毁于“文化大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郑公书院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增长而得到了新生。如今游人来到黉山南坡,沿山间公路攀缘而上行至郑公书院,进的第一个院落就是郑公祠,祠内祀郑玄、刘备、陈桾三人。旁边有关于郑玄的简介:“县志记载,郑玄在袁绍领冀州时被征为大司农;后来游学黉山,授生徒众数千人,一生遍注群书,著述达百万言。书院始建无考,明万历重修康成祠……建翼经书院,几经战乱已废墟一片”。 还有关于陈桾的介绍:陈桾,字松丹,太学生,生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卒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公二子:士兴、士隆,两代人慈善好施,不惜家产,捐地二百四十亩,建立了“义学”。为此,山东学督何凌汗奏表赐匾曰“翼经书院”,为远近学者读书学习、造就国家栋梁、治国兴邦做出了贡献。 陈桾故里,就是今淄川区寨里镇邹家村,地处黉山脚下东南隅。陈桾勤俭持家的事迹,已经在附近地区流传了四个世纪,至今当地民众有口皆碑,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建义学、办教育的功臣,有些像后来的鲁西人武训。不同的是,武训办教育筹资方法是乞讨、化缘,陈桾则采取精打细算、积累财富,然后捐资办学的方法,比武训来得更加文明、大方。陈桾家族子嗣绵绵,繁衍至今已传十几代,他的塑像上挂着陈氏后裔在1996年农历9月28日敬献的花环。据郑公祠院内石碑记载,在近年修建书院时,包括陈桾后人在内的许多当地村民都慷慨解囊。 从郑公祠西面拾级而上,就到了书院的第二个院落“圣贤祠”,内祀孔子、孟子、王樵3人。王樵是北宋时人,生于黉山北麓的梓橦山下。王樵具有学者和孝子双重身份。公元999年,契丹贵族骑兵从北境侵入淄川地区,许多百姓拥入淄川城中避难,众军民协力守城,契丹兵久攻不下,挟持城外一部分百姓逃走,其中就有王樵的父母。王樵为了寻找双亲,只身跋涉数千里,去塞外苦苦寻找数年没有结果,只好又回到故乡。他终日思念双亲,以泪洗面,寻良木刻成双亲模样,长年累月以香火供奉。晚年自造“茧室”,堵塞门窗,郁郁而逝。王樵不同与众的尽孝方式,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如今,他与大圣人孔、孟一起被祀于郑公书院的“圣贤祠”,说明崇文尚孝的儒家文化传统,在孔孟学说滋育过两千多年的齐鲁大地上,依然盛行不衰。 黉山一带流传着一则趣闻,说的是清朝末年的一天,正值雪后初晴时,郑公书院的学生们堆起的雪人,在阳光下逐渐融化。教书先生目睹其景文思突发,说出一句上联“日出雪人瘦”来,要求他的学生们对出下联。诸学生绞尽脑汁也没有对上。稍后有朋友来访,先生说起对联一事,那友人以为上联极妙,遂请教先生下联。不料先生竟然是偶得一句,因急于考问学生,并没有想好下联,突然被朋友问及,一时极为尴尬。朋友告辞后,先生的思想钻进了死胡同,最终悬梁自尽,导致了书院的荒废。人们为重整旗鼓,多方访聘教书先生,从外地找到一位秀才,又怕他才学不踏实,于是拿老先生留下的上联试他。但这一上联确有难度,秀才也没有对出下联。到了晚上,这位秀才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依然应对不上。烦躁之中开窗望远,只见皓月当空,“玉兔”饱满清晰可见。秀才茅塞顿开,一句“月圆玉兔肥”浮上脑际,正可以对上“日出雪人瘦”之上联。事情的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千年书院又响起学子们的朗朗书声。 相关诗词访 郑公书院、鬼谷洞 登高四望何处春, 梓橦山下访隐沦。 野径崎岖闻钟晚, 清流潺湲洗客心。 荆横铁网步兵笑, 藤坠断崖薛郎悃。 寺门拍遍谷寂寂, 索桥临风籁愔愔。 泉饮破瓢漓豪兴, 芳吐幽香浸黄昏。 鬼洞茧室欺当世, 且就《汉书》斟古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