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刚
释义
1 天津大学教授、博导

人物简介

1967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1995年7月任讲师,1998年11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2年6月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3月聘为结构工程方向硕士导师,2002年10月评为岩土工程方向博士生指导教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五次。在《建筑结构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力学》、《天津大学学报》等刊物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主持与作为主要人员参加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其中3项),主持建设部2002科研攻关项目1项,参加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天津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项(主持其中1项,另1项排名第2),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持其中3项(含重点项目1项),其余2项均排名第2),天津市建委科研项目3项(主持其中2项),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项目6项(主持其中4项),以及其他横向项目多项。

主要著作

《深基坑工程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

《高等基础工程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学术任职

(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主任;

(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

(3)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4)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会理事

(5)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委员;

(6)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委员;

(7)中国建筑学会基坑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8)中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土工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

(9)天津市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委员;

(10)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

(11)天津大学土木工程检测中心主任;

(12)《岩土工程学报》编委(重要期刊);

(13)《地基处理》编委;

(14)《岩土工程界》编委。

代表著作

(1)郑刚 姜忻良.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 岩土力学,1999,20(3),46~50.(EI检索)

(2)郑刚 顾晓鲁. 基坑支护古典内力计算方法的讨论,岩土力学,1999.20(2),67~70..

(3)郑刚 顾晓鲁 姜忻良.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辨析. 岩土工程学报,2000,22(4):487~489.

(4)郑刚 姜忻良 严宗达.水泥搅拌桩有限元-无穷元耦合分析.天津大学学报,2000,33(6):711~715.

(5)郑刚 顾晓鲁. 复合桩基设计若干问题分析. 建筑结构学报,2000,21(5):75~80.

(6)郑刚.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倾覆破坏的分析. 岩土力学. 2001,22(2):192~194. (EI检索)

(7)郑刚 顾晓鲁. 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方法的辨析. 建筑结构学报,2001,22(1):93~96.

(8)郑刚 刘松玉. 对水泥土桩承载力确定的几个问题的分析. 东南大学学报,2001,31(5):62~66.

(9)郑刚 刘润. 减沉桩与土相互作用机理的工程实例与有限元分析. 天津大学学报, 2001,34(2):209~213.

(10)郑刚. 水泥搅拌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2,35(5)。

(11)郑刚 顾晓鲁. 考虑支撑-围护桩-土相互作用的基坑水平支撑温度应力的简化分析法. 土木工程学报,2002,35(3)。

(12)郑刚 姜忻良等. 天津地铁既有线路改造中的隧道位移控制研究. 岩土力学,2002,23(6).

(13)郑刚 王长祥. 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6)。

(14)郑刚等,复合地基承载力载荷试验及承载力确定的标准化问题,建筑结构学报,2003,24(1).

(15)郑刚 任彦华. 不同分担比对桩土相互作用及沉降的影响. 岩土力学,2003,24(1).

(16)郑刚 高喜峰任彦华吴永红. 承台-桩-土不同构造形式下的相互作用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4,26(3).

(17)郑刚 李欣刘畅.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双排桩分析,建筑结构学报,2004,25(1).

(18)刘畅 郑刚.上部结构-地基基础相互作用的弹性支承分析法.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4)(注:第一作者为本人博士生)

(19) ZhengGang,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ement Mixed Column Reinforced With Concrete Mini Pile in China.(Accepted by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四年一届的本学科国际最高规格会议,中国仅选送8篇论文,本论文在全国选送论文中排名第一。会议将于2005年在日本大阪召开)

获奖情况

自1998年连续4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一次(排名第2)。2003年当选“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和“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

讲授课程

(1) 高等基础工程学

(2)地基处理新技术

(3)基坑工程学

(4)桩基工程学

正在承担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桩-土相互作用及承载力研究 2003.1~2005.12;项目负责人(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对称结构空间效应的非线性动力行为研究 2003.1~2005.12;排名第2 (3)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天津软土盾构掘进工法研究 2002.6~2004.12;项目负责人(4) 建设部科研攻关项目.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标准化研究 2002.3~2004.12; 项目负责人(5) 天津市地铁总公司委托项目. 天津地铁一号线既有线拆除方法及新旧结构差异沉降控制研究. 2004.6~2004.12 项目负责人(6) 天津市地铁总公司委托项目. 天津地铁SMW工法应用研究(及规程编制). 2004.6~2004.12; 项目负责人(7) 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天津市海河两岸综合地质环境对总体开发影响的研究,总经费50万元。排名第3。

已完成项目

(1)郑刚 姜忻良 李忠献. 天津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旋喷桩复合软土地基的理论、试验及应用研究. 953709511,95.10~98.10,天津市科委鉴定,1998.11。

(2)郑刚等. 天津市98城建科技发展计划研究项目,多高层建筑广义桩土相互作用理论与疏桩基础设计方法研究,9819,98.10~2000.10,天津市建委鉴定.获200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3)陆培毅 郑刚 严驰 顾晓鲁等. 天津市科委基金资助项目,深基坑开挖工程工程技术的研究. 94.8~98.12,天津市科委鉴定,1999.6.获1999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姜忻良 严士超 刘兴业 郑刚 杨建江,结构-桩-土体系相互作用地震反应分析 及实用开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科委鉴定,1998.8. 获199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姜忻良 郑刚等.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软土地层中地下隧道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97360601,97.10~99.10,天津市科委鉴定,1999.10.

(6)姜忻良 郑刚 刘杰等. 天津市2000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砌体结构-基础-土相互作用研究. 003611511,2000.4~2002.4.

(7)姜忻良 李忠献 郑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结构-地基土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理论研究. 59778041,1998.4~2000.12. 2000年12月验收.

(8)姜忻良,郑刚等,天津市地铁管理处项目. 天津市地铁既有箱体改造可行性研究. 天津市建委2001.5鉴定。获2003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郑刚 姜忻良等. 天津市建委项目. 天津市地铁双层车站地下隧道交叉相互影响及地震反应研究. 2001.5~2002.1.

(10)郑刚 顾晓鲁等. 天津市建委项目. 建筑物疏桩基础设计设计方法研究及设计暂行规程编制. 2001.3~2002.8.

(11)郑刚. 天津市政一基础公司项目. 多高层建筑减少沉降量桩基的理论与设计方法. 1998.5~2001.5. 2001.5验收.

(12)郑刚. 天津市政二基础公司项目. 基坑支护结构温差对内力影响的研究及软件开发.2001.5~2003.12.

(13)郑刚. 天津市2002科技攻关项目. SMW工法在天津地铁基坑支护中的应用研究 2002.6~2004.12

(14)姜忻良,郑刚.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 盾构掘进在天津地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03.1~2005.12

2 河南省官员

郑刚,男,汉族,1941年4月生,江苏无锡人,大学学历。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9月北京大学专业学习;1966年9月留校待分配;1968年3月河南省洛阳铜加工厂车间工作,先后担任车间调度室调度员、工段党支部书记、助理工程师、车间副主任、工程师。1982年10月河南省南阳地区经委副主任;1983年6月河南省南阳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1年1月河南省南阳地委书记、行署专员;1991年3月河南省南阳地委书记;2001年2月河南省副省长、政协河南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2003年1月政协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当选为河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

3 中山大学副教授

人物简介

郑刚,男,1962年6月出生,山西灵邱县人。

学术专长为文化学、文化史、古文字学。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本科;

1983年8月至1984年1月,任中国农民报社编辑;

1984年2月至1986年8月,在中共四川宜宾地委政研室任科员;

1986年9月这1989年6月,攻读中山大学中文系古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9年6月至今,任教中山大学中文系。

开设课程

本科:传统语文学基础、文字学

主要著作

《中国人的命运》(专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年10月;

《中国人的精神》(专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4月;

《岭南文化向何处去》(专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2月;

《哲学研究》(专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年3月;

《逻辑,美学和形而上学》(专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11月;

《科学哲学和文化哲学》(专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8年4月;

《楚帛书中的星岁纪年和岁星占》(论文),《简帛研究》第二辑(1996年12月)

《论睡虎地秦简的结构特征》(论文),《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10月)

《战国文字中的同源词和同源字》(论文),《中国文字》新10辑(1995年12月)

4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郑刚,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余姚人,汉族,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程学院)光学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3月至1995年10月,曾任上海机械学院讲师、副研究员,并于1993年在上海机械学院获博士学位;1995年10月至1999年3月,任上海理工大学仪器仪表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于1996年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9年4月至2002年2月任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部主任;2002年2月起任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2009年9月起任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长期从事光学工程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级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光科技专项、纳米科技专项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完成企业委托的研发项目几十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专利授权多项,获科研成果奖多项。曾获“机械部部属院校跨世纪学术骨干”、“机械部青年科技专家”、“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5 四川省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郑刚,四川省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领导分工:

(一)负责编拟、修订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小汽车配备原则和标准并负责审核;负责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车辆配备、更新、报废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车辆的保险和理赔;制定市级各单位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协调市级机关交通安全工作;承担市级重要会议和活动用车的调配工作;负责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油料采购;

(二)协助局长分管车管科、水电气等后勤管理;

(三)完成领导临时交办事项。

领导简历:

1977年09月—1979年07月 彭州市隆丰中学读书;

1980年01月—1985年06月 彭州市食品公司工作;

1985年07月—1990年08月 彭州市糖酒公司工作;

1990年09月—2004年08月 中共彭州市委办公室车管科副科长、科长;

2004年09月-- 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6 四川省双流县中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郑刚,四川省双流县中和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副主任。

领导分工:

协助主任分管国土、建设、交通、拆违、老城区改造工作,负责联系协调华阳城建指挥部工作。

领导简历:

1986.09 - 1989.07 双流县中和中学读高中

1989.11 - 1992.12 双流县永兴镇明水村任团支部书记

1993.03 - 1995.12 双流县三星镇成人教育学校任专职教师

1995.12 - 2004.08 双流县三星镇人民政府工作,任办公室主任,期间: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双流党校经管班读大专;2003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双流党校法律专业读书

2004.08 - 2006.08 阿坝州壤塘县政府工作(持职锻炼)

2006.08 - 2006.11 双流县三星镇人民政府工作

2006.11 - 双流县中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任副主任

7 四川省荣县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

主持县人武部党委工作。负责民兵预备役和国防教育工作,联系驻荣部队。

8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职称: 高级工程师

性别: 男

学习经历

2001.9——2004.7,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工学博士

2003.11——2004.2:英国Brunel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2004.7——2006.3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6.3——至今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代表论著

杨林, 郑刚, 马恒太. 基于随机网络编码的无线广播重传方案及性能分析. 信息处理, 2010, 26(1): 110-114

杨林, 郑刚.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局域网多播MAC协议及性能分析. 中南大学学报, 2009, 40(4):1008-1014

纪豫宣, 马恒太, 郑刚, 涂勇策. 卫星网络密钥管理模型设计与仿真.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21(13):4153-4158

杨林, 郑刚.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速率自适应多播MAC协议. 湖南大学学报, 2009, 36(11): 78-82

靳文波, 郑刚. 下一代网络综合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计算机应用. 2008,25(4):1183-1185

杨林, 郑刚, 胡晓惠. 网络编码的研究进展.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8, 45(3): 400-407

徐颖, 郑刚. 卫星网络建模与分布式仿真. 计算机仿真. 2008,25(2): 65-69

杨林, 郑刚. 一种继承网络编码的低轨卫星网络多径路由方法. 中南大学学报. Vol. 38(5), 2007: 950-955

李健, 高骞, 郑刚. 卫星网络管理仿真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13): 137-139

郑刚, 谭民, Song Y H. 多模式网络化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06, 23(5):749-755 (EI检索:070510400078)

郑刚, 马恒太. 卫星通信中的安全防护技术. 2006 星座卫星通信论坛论文集, 2006,10: 154-159

徐颖, 郑刚. 基于HLA/RTI的卫星组网仿真. 中国电子学会军工信息软件与仿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蓝天出版社, 2006, 11: 391-394

郑刚. 一种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镇定方法.自动化理论、技术与应用.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系列丛书,北京, 2005:84-88 (ISBN: 0-9758783-0-L)

曾文丽, 郑刚. 卫星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 2005星座卫星通信论坛论文集, 2005,6:80-87

郑刚, 宋永华,谭民. TCP拥塞控制的混杂建模与分析. 控制与决策,2004,19(7):799 -803

郑刚, 谭民,宋永华. 混杂系统的研究进展. 控制与决策, 2004,19(1):7-11

9 内科副主任

郑 刚 男,1958年10月出生于天津,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天津职工医学院研究生班,现任天津市工人医院内科副主任,系中华医学会、中国心力衰竭协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主攻心血管内科,擅长心脏电生理检查和治疗,对各种复杂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溶栓治疗有一定独特见解。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临床课题研究,读研期间曾专攻心脏的介人诊断和治疗,曾参与、指挥数十次危重患者的大型抢救。承担一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课题:《血清cTN-T浓度作为静脉溶栓再灌注指标与心肌酶的对比研究》,现已通过鉴定并获市级成果奖。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10余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Holier对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最初24,小时心律失常发生率的评价》等9篇论文,在全国及天津市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获优秀论文奖。

10 企业风险管理控制专家

人物简介:

KRS创始人、执行董事

中国风险控制网创始人、CEO

中国竞争情报学会咨询顾问委员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家会员

深圳市产业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

“360度并购尽职调查”方法体系创始人

主要观点:

在国内首次提出“企业综合风险控制服务”的概念

《网络舆论战——一种全新的非军事战争手段》

“发展中国民族商业安全产业,为中国企业海外扩张提供风险控制服务”

研究成果:

郑刚先生积六年实战经验总结,撰写了国内首部研究商业调研的专著——《中国商务调查报告》,此书于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郑刚先生在第一本书的基础上,积七年实战与思考,系统总结了中国企业各类常见风险问题的成因、机理(如并购风险、商业秘密泄露、商标侵权、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人力资源与内部舞弊风险、中国企业的海外运营风险控制等等),并给出了极具实战性的解决之道,作为其成果的《企业风险控制完全指南》一书将于2011年底出版。另外,由郑刚先生作为主编的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系列丛书也将于近两年内陆续结集出版。

主要研究方向:

并购风险管理、企业竞争情报与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企业的海外风险控制;中国商务安全产业宏观发展战略。

11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归属学科专业:光学工程

郑 刚,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余姚人,汉族。

主要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4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82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原华东工程学院)光学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天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3年华东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

郑刚同志1988年被评为讲师,199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历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仪表学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部主任等职,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2002年2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为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2003年3月被选为杨浦区人大代表。

主要科研工作与成绩

郑刚同志长期从事光学工程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九五攻关、上海市"曙光计划"等省部级及国家级研究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SCI、EI、ISTP等检索系统收录30多篇,获科研成果奖2项。

1995年被评为"机械部青年科技专家"、"华东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999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同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12 12.

郑 刚,男,197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籍贯安徽肥东,大学学历,现任市公安局庐阳分局局长,拟任巢湖市公安局局长,提名为巢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人选,免去市公安局庐阳分局局长职务;

13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

人物简介

郑刚,男,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985工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SCI两篇(合作发表)、EI4篇。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多项,有专著1部,教材1部(合著),编著和译著多部。曾多次赴海尔集团、中集集团、美的、宝钢集团、万向集团、西子奥的斯、中控集团等数十家知名企业调研或咨询。近年来应邀在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做全面创新管理、自主创新及持续竞争力相关演讲和讲座数十场。

代表论文

[1]. 郑刚,许为民等, 产业经济学理论对提高浙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浙江社会科学2002.1.

[2].陆园园, 郑刚. 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创新要素协同研究:66-70.[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02)

[3].张芸婷, 郑刚, 陈劲. 中小企业如何依靠破坏性创新快速成长——基于共合网的案例研究:77-82.[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4]. 许庆瑞,郑刚, 研究与开发绩效评价:误区分析与趋势展望,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6 .

[5]. 许庆瑞,郑刚,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6].郑刚,朱凌,金珺.全面协同创新:一个五阶段全面协同过程模型——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08(9)(原载管理工程学报2008(2):24-30.

[7].郑刚,王方瑞,陈劲.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研究.科研管理.2008.3.

[8].郑刚,何郁冰,陈劲,陶婷婷,蒋键.“中国制造”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中集集团自主创新模式的案例研究.科研管理。2008(4):95-102.

[9].郑刚,朱凌,陈悦.中国创新地图——基于科学计量学的中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分布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2):442-448.

[10]. 水常青,郑刚,许庆瑞. 影响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协同创新要素的实证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12期:44-48(人大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5.3全文转载)

[11]. 葛朝阳,郑刚,陈劲, 基础研究的经济回报率测度与评估:国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科学学研究2002.4:348-352.

[12]. 李青、郑刚、陈劲.新兴企业如何通过破坏性创新赢得竞争优势——基于神舟电脑的案例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6):P38-43.

[13]. 郑刚,梁欣如.全面协同:创新致胜之道——技术与非技术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增刊)2006.

[14]. 葛朝阳,郑刚,陈劲, 国外基础研究评估的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科研管理2002.6.

[15]. 郑刚,姜春林, 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科学管理研究.2001.6 .

[16]. 郑刚,赵晓庆. 从组合创新到全面创新:企业创新管理范式的新发展.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2005.10:68-72.

[17]. 许庆瑞,郑刚,刘景江, R&D评价在中国:实践与趋势, 科研管理2002.1.

[18]. 周亚庆,郑刚,沈威.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佳实践——海尔集团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管理. 2004年第5期.p110-115.

[19]. 许庆瑞,郑刚,陈劲.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新范式初探——理论溯源与框架.管理学报.2006,2:135-142.

[20]. 许庆瑞,郑刚,王勇, 计划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 科研管理2002.2.

[21]. 陈劲,郑刚.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管理学报.2004.1.

[22]. 卢显文,郑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发展演进及启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37-41.

[23]. 许庆瑞,郑刚,喻子达,沈威, 全面创新管理:21世纪创新管理的新趋势——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 科研管理2003.5:1-5.

[24]. 朱淼,郑刚, 影响浙江省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浙江经济2003.6.

[25]. 郑刚,陈劲,刘景江, C型组织:一种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创新, 科研管理2001.5,

[26]. 许庆瑞,郑刚, 组合协同创新:基于协调观的技术创新新模式,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增刊)

出版著作

]. 郑刚著.《全面协同创新:迈向创新型企业之路》.科学出版社,2006.9.

[2]. 陈劲、郑刚.创新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

[3]. 郑刚等译.牛津创新手册.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

[4]. 理查德.莱斯特等著.寿涌毅、郑刚译.破译创新的前端——构建创新的解释性维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 陈劲、吴晓波主编,郑刚、魏江副主编.《赛德(RCID)论创新——浙大学人对中国技术创新管理理论的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奖励荣誉

1.第五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三).2009

2.《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2008浙江大学安中科技奖(二等奖).

3.《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首届管理科学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排名第三).2008.

4.《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三).2009.

5. 《全面创新管理:21世纪创新管理的新趋势》. 2004浙江省第十二届哲学社科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6. 2007浙江大学十大青年岗位技能能手.

7.浙大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胜奖(2007).

14 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导

郑刚(1972—),男,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论作曲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分析学学会会员、中日音乐比较协会会员、淄博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林德伯格三部管弦乐作品变奏技法研究 博士论文 2011年

林德伯格十二音和弦结构研究 黄钟 2012年1期

音色旋律的发展与变异——“踏板旋律”研究 中国音乐学 2011年3期

兼收并蓄 入“古”为新——芬兰作曲家林德伯格的管弦乐创作评介 人民音乐 2011年7期

林德伯格管弦乐作品《坎蒂加》变奏技法研究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点燃渴望 照亮世界——品读唐建平交响协奏曲《圣火2008》 乐器 2011年7期

林德伯格“踏板旋律”技法研究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 人民音乐 2010年10期

还谈集合原型的乐理求解 贵州大学学报 2009年2期

巴托克《第三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主题发展手法解析 文教资料 2008年3期

德彪西《版画集》之《塔》音乐分析 贵州大学学报 2008年4期

聊斋俚曲《磨难曲》之《玉娥郎》音乐分析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10期

聊斋俚曲今唱探微 蒲松龄研究 2006年2期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及其标记研究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1期

世界第一的五线谱制作利器sibelius 3.1快速入门(上、下) 乐器 2005年9、10期

现代化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年6期

谈同主音大小调在钢琴基本练习中的作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5年4期

谈钢琴曲《夕阳箫鼓》的音乐主题 乐器 2004年9期

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 中国电脑教育报 2004年9期

电脑音乐制作入门 中国电脑教育报 2001年6期

五分钟学会作曲—简谱智能作曲软件快速入门 乐器 2001年4期

神奇的TT作曲家 中音技术 2000年3期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听力测试实例7、8级 翻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2年

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选2、5、8级 翻译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2年

电脑音乐快速入门大全 第一作者 编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年

歌曲《我和祖国共月光》、《中国走过来》在《歌词》月报总148期发表,歌曲《友谊》在《电脑音乐报》2000年8期发表,歌曲《和平的歌声》、《心想事成》、《为中国喝彩》在《长白山词林》2001年3期发表,2000年8月歌曲《五星红旗下的澳门》、《伟大中华正起飞》、《在一起》被由高占祥题字、时乐蒙任总顾问、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世纪之歌》一书收录。

第十一届“百川杯”研究生科研奖励 基础研究成果奖 首都师范大学 2011年6月

2009-2010年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特等奖 首都师范大学 2011年3月

音色旋律的发展与变异——“踏板旋律”技法研究 一等奖 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研讨会 2010年9月

2009年度研究生学术创新项目 优秀成果奖 首都师范大学 2010年6月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标记研究 二等奖 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研讨会 2008年10月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结构及其标记研究 二等奖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 2006年8月

电脑音乐快速入门大全 二等奖 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2005年10月

谈师范院校音乐教学现代化 一等奖 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2005年6月

钢琴曲“牧童短笛”作品分析与弹奏指南 三等奖 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2005年6月

CAI课件《乐器知识》 二等奖 山东省电教教材评比 2000年11月

2010年9月参加第九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研讨会,论文《音色旋律的发展与变异——“踏板旋律”技法研究》进行大会发言
2010年4月参加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进行小组发言
2009年10月参加首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论文《“踏板旋律”技法研究》参与评奖
2008年10月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理论作曲研讨会,论文《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和弦标记研究》参与学术研讨

聊斋俚曲现状与发展研究 山东省社科  2/4 2011年10月

福建戏曲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传承和发展 福建省社科 3/6 2011年9月

中华当代音乐文化资源建设(2011) 北京市教委 3/5 2012年3月

数字化教学在高师音乐课程中的可行性研究 山东省文化厅 2/5 2010年7月

数字化环境下音乐教学课程设置及其可行性研究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主持 2007年12月1998年10月份成功举办原“淄博师范首届学生钢琴独奏音乐会”。

1999年11月淄博市“万家乐杯”钢琴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00年被共青团淄博市委评为“淄博市优秀共青团员”。

2000年6月成功举办“淄博师范首届学生原创作品音乐会”专场演出。

2000年11月,设计并制作的CAI课件《乐器知识》在全省电教教材评比中获二等奖。

2001年被淄博市教委评为“淄博市青年教师岗位能手”。

2002年在“星海杯”第九届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中均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06年“星海杯”第十一届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06年获“第五届肖邦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淄博赛区优秀教师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