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百重 |
释义 | 郑百重(1945—),生于福州,师从陈子奋、陆俨少先生,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州画院画家;1978年《团扇挂框》参加全国工艺美展获优秀奖;作品《四季花鸟》为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1981年编著《中国美术史略》;作品《源远流长》参加全国美展获优秀奖;1982年参加《全国八大城市十人山水画联展》在南京博物院展出,作品被收藏。1985年南京市美协、福州美协联合主办郑百重画展在南京、福州展出;1996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中国画,在洛杉矶大学美术馆举办个展;1997年赴罗马大学授中国画,举办个展;现居美国加州。 中文名:郑百重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出生日期:1945年 职业:中国画家 主要成就:作品被文化部、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代表作品:《中国美术史稿》、《郑百重画集》、《郑百重山水集》 任职: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福州画院画家 人物简介郑百重(1945—),1945年生于福州。师从陈子奋、陆俨少先生。 郑百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现旅居美国,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担任福建教育学院、闽江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明道管理学院等院校美术和美术史教授,画作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大展并获奖,为中国美术学院、美国国家博物馆等许多重要美术机构收藏,编著有《中国美术史略》、《百重山水》等十多种书籍。 郑百重先生早年师从于陈子奋、陆俨少等名师,他参透古法,了悟自然,作品色彩明丽、气象高华、意境深远,既有文人画散淡之气、又有宫廷青绿山水富贵之气,开创新青绿,山水华丽典雅一派。宁静与绚烂并存,淡泊与瑰丽共生,妙笔生辉,雅俗共赏,出国以后所见林海、山川、牧场自然之美景,画面于实处工整细密,虚处“飞白”云海,运用传统的笔墨语言阐释他作为当代画家身处异域的艺术感悟,其画作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 郑百重先生是旅美画家中杰出的代表,在异域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郑先生能够承传中国传统绘画的文脉,融入独特个性语言,借古开今,融会中西,开创新青绿山水画风,为中国画家取得国际上的发言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百重先生旅居美国多年,亦是目前海外中国画流风的典型代表。他别具特色的画风已经非常成熟,且在国内外有了相当大的影响。作品温润明快而略呈装饰的色彩,儒雅绵密而逐层深厚的笔法,匠心营造的邃幽意境与自然物象生动传神的表达相结合而形成的现代图像,形成了其特有的个人风格。 他的山水画源于传统,但不拘泥并富有新颖创意,其作品不仅气势浩大磅礴,也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作画功底。 迄今为止,百重先生已在中国大陆各大城市、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成功举办了五十余场个人画展。 人物经历继承传统 初显画风郑百重幼承家学,自小苦读古典文学,早年从师陈子奋习白描及画论画史篆刻艺术,继而从师陈挺学山水画法,有幸身得二师笔墨之精髓。这种深厚的文脉,为郑百重打下了比较全面的中华文化修养根基。 郑百重回忆道:“我在邵武期间,亲身感受到了山河的壮丽,兴趣也由花鸟转向山水画。其后,又因为从事玉石雕刻和玉石工艺设计,不仅掌握了中国艺术的装饰意境,而且有机会在采购玉石的旅途中遍历名山大川,开始参照龚贤、傅抱石、张大千等诸家的画法摹山范水。后来我结识了周昌谷,开始领悟到‘与其学近人不如学明清,与其学明清不如学宋元,与其学大千不如学石涛,与其学石涛不如学范宽’。乃取法于上,刻意临摹。又在周昌谷的介绍下求学于陆俨少,懂得了画山水要像郦道元著《水经注》一样地认识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懂得了淡墨中求层次的精微,短线中求气力的奥妙。”上世纪80年代以来,郑百重携其画寻师访友,先后在南京、杭州等地开办个人画展,林散之、钱松岩、陆俨少、魏紫熙、陈大羽、杨建侯、周昌谷诸先生对其画作赞美不已,继以赠言,使其获益匪浅。从此,他开始把来自大自然的丘壑转化为经过笔墨提炼的自家图式,初步形成了个人风格。 连绵不断 山水情韵“从小我就喜欢山水,有人说山峦是大地的脊梁,流水是大地的血脉。在山峦流水中,我偏爱水。无论是江河湖海,瀑布飞泉,溪涧池塘,都能使我神往,它们能给人力量,带给人许许多多的想象。我赞同张大千先生的说法——在我想象中,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初学时如此,到最后达到最高境界也是如此。最高境界就是平实地说明画家心中的理想。”郑百重言道。 郑百重壮年时便游历名川大江,见闻颇广,更历览古今名作。他采百家之长,以小篆铁石笔法入画,流畅中微露天倪,营造出典雅画境,传统而不失时代气息。作品《碧波万顷》,是典型的既具传统又有现代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它将画家的功力彰显无遗。画面的近景和中景使用了各种夹叶的画法,把景物烘托得丰富之极。山林间不时涌出湍急的溪流,泛着白色水雾奔流而下,与远景群山中的瀑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画面上部则是在墨韵上的泼彩和云气中的留白,虚实相映成趣,画面动感充盈,整体构图气势磅礴,局部具象更显气韵。 借鉴异域 宣扬民族郑百重上世纪90年代赴欧美讲学办展,是他艺术历程中的一个独特的发展阶段。他先赴美、法、英、德等欧美国家,之后往返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地讲学、考察、办展。10余年的海外旅居生活,扩大的不仅是他的眼界和胸襟,而且是他在异域的文化环境中对中国文化的远视而产生的强烈追寻与渴望。 21世纪中国的经济已为世界所瞩目,而文化艺术的全球化也将成为必然。让西方人理解中国艺术,就要有所考虑、有所适应。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刘海粟乃至黄永玉、吴冠中等前辈各自在不同的方向、不同角度上,将西方写实手法与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融合起来,通过将没骨画法及泼彩画法与中国画的勾皴点染糅合为一,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绘画样式。郑百重在传统中探索,在探索中融合,他所追求的这种融合是雅俗共赏、中西共赏,不是简单地拿传统理念迎合西方的要求,也不是把西方的东西简单掺入,而是把中国青绿山水和水墨的表现力结合在一起,更为深入地去表现。因此郑百重的作品中既有他自己的灵动语言又有北宋绘画的坚实厚重,同时也融入了富有理性主义的欧洲人文精神以至造型和色彩。郑百重用10年时间不断地探索如何扩大当代中国绘画的欣赏领域,以及如何处理中国画在与西方艺术融合中所遇到的新课题。这10年来他在探索中求索,在回归中领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及成熟的艺术风貌。而这种回归、成熟与风貌,都完成于当代艺术全球化的今天。 画中见实 景中显意郑百重作品中的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有自然地理特征的作品,他标上了一些地理名称;还有就是从古典诗词、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话题,他在这两类景物的处理上都很写实,但在布景上有其意境,立意经过了一种浪漫的处理,完成一种诗化的表现。 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先生曾经这样评价道:“百重的山水画,像他的名字一样充满诗意与生机。这些充满诗意与生机的作品,一类画国内外的名胜风光,近似王国维所谓的‘写境’,但无论画九寨沟的神奇、黄山的变幻、西湖的轻柔,还是画尼加拉瓜大瀑布的宏伟、西部大峡谷的壮丽,都已非对景写生,也完全不同于西式的风景画。而是在若忘若忆中,拉开了时空距离,经过了提纯与强化,见景生情地突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现了‘画中情’。另一类画心中所想的精神家园,近似王国维所谓的‘造境’,无论画《长江万里》、《林泉高致》,还是画《天地入胸臆》、《溪山无尽水长流》,都在开阔的视界中以情运景,描绘重峦叠翠,万壑争流,云蒸霞蔚,草木蒙茸,艳阳高照,凸显生活的和平宁静,精神的往来古今。这些作品都有所抒发,有所寄托,在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借助随赤松子游的张良,或富春山垂钓的严子陵,或泛舟五湖的范蠡、西施。表现了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由超越,表达了“象外意”。 当代的中国山水画家,往往追求简单的图式个性化,不再重视对笔墨的讲究和意境的构筑,重视者也往往止于“画中情”,不曾有诗人般善感的心灵升华画境。郑百重作品中“画中情”与“象外意”的突出特点是清新与悠远。它的清新,是摆脱了习见的老套,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引人的美,强烈地渲染了动人的感受;它的悠远,是那感受联系着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文化的积淀。因此,读郑百重的画,不仅可以获得现代人视觉的满足感,而且可以引发人们的遐想,使个人的身心融入自然与历史的怀抱中。 人物成就郑百重曾先后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地举办画展30余次,他的作品被收藏于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家协会、江苏美术馆、浙江博物馆、南京博物馆、李可染纪念馆、美国国家博物馆、洛杉矶大学、加州大学图书馆、台湾高雄文化中心、顺德博物馆、烟台美术博物馆、巴黎中华文化中心等机构。 作品曾获全国美展优秀奖、香港金牌奖、台湾金笔奖、日本众议院奖、日本艺术院奖、美国众议院教育成果奖和艺术成就奖、美国加州欧西那市金锁匙奖等。 出版有《中国美术史稿》、《郑百重画集》、《百重画册》、《郑百重山水集》、《郑百重作品集》、《郑百重》、《当代名家精品——郑百重》、《百重山水》等。此外发表的论文有《佛教与中国书画》、《六法漫谈》、《扬州八怪的艺术》、《青铜时代的艺术与书法》、《中国书法发展的几种倾向性》、《中国山水画》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