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政治经济学原理
释义
1 以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原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原理,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同名还有一本书籍名称叫做政治经济学原理。

范畴研究

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实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的热潮。该学科学建设项目五年来注重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涉及劳动、财富、效用、价值、资本、剩余价值、产权、收入分配等基本范畴,这方面主要成果包括:《现代经济辞典》(刘树成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劳动效用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和《财富与发展——〈资本论〉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

组成部分

在《现代经济辞典》中,该学科研究人员承担了政治经济学、经济改革、经济发展、财政、人力资源、房地产等科目词条的研究撰写,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定义。《劳动效用论》在研究劳动范畴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人类劳动成果使用价值的一般化问题,它肯定效用范畴存在主观性,但更强调这一范畴的客观内涵。《财富与发展》是一部系统研究财富理论的学术专著,该书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系统探讨了人力财富理论、财富增长理论、资本积累理论、产权关系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富观和发展观。该书认为,财富与发展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论》具有现代包容性,是一种可以继承前人理论成果并不断吸纳其他理论合理因素的开放体系,其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可以用来构建现代财富理论。该书没有简单地重复《资本论》中讲过的话,也没有简单地为《资本论》讲过的话做注释,而是以《资本论》为榜样,重在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方法和新理论。例如,为了描述社会各阶层劳动者的劳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该书提出了“多元创新劳动”概念,其中的“创新劳动”是指能够创造满足人们新型需要的新型使用价值的劳动,人们的自主劳动、高科技含量劳动和成果回归劳动,通常也是创新劳动;“多元”则指由社会各阶层人民从事的多样化创新劳动。“多元创新劳动”概念表明,社会各阶层的劳动者都有能力从事创新劳动,他们的创新劳动都可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成果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包括:《论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变和劳动价值论的实践价值》《论资本与劳动在经济发展中的相互关系》《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是西方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对劳动若干基本范畴划分的分析》《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科学性》《新自由主义产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比较》《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论私人产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论〈资本论〉经济理论体系的现代性和包容性》《论〈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创新中的基础作用》《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产权理论》《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马克思论资本主义股份制》《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论国际价值》。

2 穆勒著图书

作 者: (英)穆勒 著,金镝,金熠 译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1

字 数: 834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08051482

包 装: 平装

定价:79.00

内容简介

对于当前的作者来说,一部在总体目标与基本概念方面与亚当·斯密的著作相同,然而却运用了当代更为广博的知识与更为先进的思想的著作,目前似乎可以作为对于符合政治经济学需要的一种贡献。《国富论》的许多内容已经过时,而且整体上不够完善。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自亚当·斯密时期起,就几乎已经结束了它的幼年时代;而社会哲学,实际上这位著名的思想家从未使他所研究的具体问题与社会哲学相互分离,虽然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但是,与他辞世时相比,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试图将他注重实际的研究方法与自从他的理论问世以来已经大为增长的知识相互结合,或者像他曾经做过的那样,为他所处时代的哲学作出令人钦佩的贡献,坚持用当代最优秀的社会理念揭示社会的经济现象。

这就是本书的作者为自己提出的设想。在实现这些设想的过程中,即使仅仅取得了部分的成功,也必将成为一项颇有价值的成就,这一点激励着他,使他甘愿承受着彻底失败的危险。不过,尚需补充说明的是,虽然他的目标是实际的,并且在相关问题的性质所允许的范围内也是通俗的,但是他并未试图通过牺牲严格的科学论证来达到任何一种这样的目标。尽管他希望本著作应该超出对于政治经济学抽象理论的论述,但是他仍然希望这种论述应该在著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录

政治经济学原理(上)

前言

绪论

第一编 生产

第1章 关于生产要素

第2章 关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

第3章 关于非生产性劳动

第4章 关于资本

第5章 有关资本的基本命题

第6章 论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

第7章 论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水平的决定因素

第8章 关于劳动的合作或者劳动的联合

第9章 关于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生产

第10章 关于劳动增长的规律

第11章 关于资本增长的规律

第12章 关于土地生产增长的规律

第13章 有关前面所述规律的结论

第二编 分配

第1章 关于所有制

第2章 继续探讨同一问题

第3章 关于参与产品分配的各个阶级

第4章 关于竞争与习俗

第5章 关于奴隶制度

第6章 关于自耕农

第7章 继续讨论同一问题

第8章 关于分益佃农

第9章 关于投标佃农

第10章 废除投标佃农制度的方法

第11章 关于工资:

第12章 关于补偿低工资的一般方法

第13章 进一步考察补偿低工资的方法

第14章 关于不同职业的工资的差别

第15章 关于利润

第16章 关于地租

第三编 交换

第1章 关于价值

第2章 关于需求与供给,侧重它们相对于价值的关系

第3章 关于生产成本,侧重它相对于价值的关系

第4章 有关生产成本的基本分析

第5章 关于地租,侧重它相对于价值的关系

第6章 价值理论概要

第7章 关于货币

3 田晖著图书

书 名: 政治经济学原理

作 者:田晖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

ISBN: 9787560834122

开本: 16开

定价: 29.8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前半部分详细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后半部分深入阐述社会主义阶段经济运行规律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体现了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又集中反映了当前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每一章后均有丰富的思考题、练习题、计算题以及教学案例,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理解、掌握。本书可供各类高等院校本科、专科、各类成人高校、网络学院作教材使用,也可供其他有关凑者研究参考之用。

图书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和意义

复习与思考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进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复习与思考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第一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复习与思考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

第一节 个别资本的循环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五节 资本主义的分配

复习与思考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内垄断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复习与思考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

第一节 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依据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与基本框架

复习与思考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结构

复习与思考

第八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一节 市场体系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内容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

复习与思考

第九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一节 企业及企业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节 用现代企业制度改建国有企业

复习与思考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基本特征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体系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

复习与思考

参考文献

4 张莹、李海峰著图书

书名:政治经济学原理

作者:张莹、李海峰

书号:978-7-115-24306-5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本书特点

注重基础,把握前沿

系统阐述政治经济学一般原理,吸纳近年来的新理论、新观点,捕捉前沿、关注现实,以提高读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形式活泼,简明易学

行文通俗流畅,正文之外的“小提示”、“经典语录”、“阅读材料”等栏目富有启发性,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题型丰富,题量充足

章后安排题型丰富、题量充足的单元测试,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本章的重点内容。

配套齐全,方便教学

本书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料包”包括电子课件、教学大纲、习题集及参考答案等,均是编者多年来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经验积累,经过多轮教学实践的检验。

目录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

一、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3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4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 6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

三、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9

四、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11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 12

一、经济规律的内涵 12

二、经济规律的特点 12

三、经济规律的类型 13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 13

一、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13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4

小结 15

单元测试题 16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20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 20

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更替与一般规律 20

二、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22

第二节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24

一、商品的二因素 24

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26

三、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28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28

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8

二、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30

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0

第四节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1

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经济条件 31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32

第五节 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33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33

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5

三、货币流通规律 38

四、纸币、信用货币与电子货币 39

五、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9

第六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0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40

二、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42

三、市场机制 43

第七节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45

一、正确看待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46

二、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46

小结 48

单元测试题 48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

第三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55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55

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55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5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其特征 59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60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60

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62

第三节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63

一、资本的本质 63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64

三、剩余价值率 65

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65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5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6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68

第五节 资本主义工资 68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现象与本质 68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 70

三、工资的变动及其国民差异 70

第六节 资本积累 71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 71

二、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必然性 73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后果 74

小结 76

单元测试题 77

第四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 83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83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83

二、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85

三、产业资本实现连续不断循环的条件 85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 86

一、资本周转速度 87

二、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87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90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91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91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理论前提 91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 92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94

四、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97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97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97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物质基础 98

小结 99

单元测试题 100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配 105

第一节 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105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105

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06

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06

四、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08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 109

一、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10

二、借贷资本和利息 112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114

四、股份资本与股息 114

五、土地所有权与地租 116

小结 119

单元测试题 119

第六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化 124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124

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124

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125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26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实质 133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33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 134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38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40

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40

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43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47

一、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 147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148

小结 150

单元测试题 150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159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59

一、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59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60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6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63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 163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64

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 167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 167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169

三、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7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7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172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73

三、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176

小结 179

单元测试题 179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8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87

三、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1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90

一、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190

二、现代企业制度 1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94

一、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194

二、规范市场秩序 197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99

一、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99

二、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200

三、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201

四、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202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205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205

二、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205

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6

小结 206

单元测试题 20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212

第一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2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12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13

三、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6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217

五、统筹区域发展 219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 221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21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和战略格局 223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27

小结 230

单元测试题 231

主要参考文献 235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37

5 5、卫兴华、顾学荣图书

目录

书名:政治经济学原理

课程代码:0009

版本:2004年版

主编:卫兴华 顾学荣

组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定价:20元

目录

第一篇 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第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关系的经济形式

第五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六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第七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第十一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三篇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与消费

第四篇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和市场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

第五篇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二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附:经济管理类专业 政治经济学自学考试大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