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征服王朝 |
释义 | 征服王朝征服王朝的论述征服王朝,是德裔美籍汉学家魏特夫先生对辽、西夏、金、元、清这些由蛮族建立起来统治华夏地区的朝代的称呼。魏特夫先生不从传统的蛮族政权汉化程度思维出发,采取从统治者权力支配角度出发,认为上述朝代的统治者们并非仅仅进行汉化,而是刻意维护自己种族的文化,并且与汉文化互相作用。 征服王朝理论特色的典型例子如清朝统治者要求汉人仿照满洲人的服装发饰,实行了残暴不仁的削发易服政策;同时自己学习汉文化,以维护对华夏地区的统治。又如辽、西夏、金、元、清等朝的统治者皆把本属种族的语言定为国语,并且都采取“以汉治汉,以胡治胡”的治国策略。 最典型的征服王朝——元朝华夷双重身份最明显的征服王朝——元朝元朝是古代蒙古蛮族侵占华夏地区后,仿照华夏传统王朝模式建立起来的王朝,起止时间为1271年到1368年。元朝之前的大蒙古国和元朝之后的北元鞑靼都只是夷狄政权,不属于中华帝国。大蒙古国的酋长们在占领华夏中原地区后,想把中原变成草原游牧场,但发现这根本不可能做得到。于是为了征服华夏,酋长忽必烈被迫屈服于华夏政治文明,仿照古代中国王朝的传统模式,建立了元朝。 征服王朝都具备华夷双重身份,元朝最为明显。由于元朝统治者们较于其他征服王朝更抵制华夏文明,因此其夷狄身份要明显过华夏身份。当然,不能因此完全否认其华夏身份,因为征服王朝的双重身份都是兼有并存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元朝的治国政策由于元朝最大程度上抵制华夏文明,并极力维护蒙古文明,因此实行了残酷的种族压迫政策,并且较于其他征服王朝更不重视儒家治国观念。整个元朝时期,科举制度仅仅举行了16次,汉人知识分子被打入社会的最底层,地位比行乞者还要低,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着元朝时期“九丐十儒”的说法。因此,虽然元朝是中国王朝,但由于其夷狄身份较于华夏身份要明显得多,算得上是中国最黑暗的朝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