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镇前鲤鱼溪 |
释义 | 镇前鲤鱼溪位于闽北,南平市政和县镇前镇镇前村的村边,小溪上三座造型古朴的石拱桥把民房和对面的农田依次相连。中间的一座石拱桥是最佳的观赏地点,水深鱼多,鲤鱼颜色多彩、神态各异。 镇前溪养鲤鱼,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鲤鱼溪建立至今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明朝洪武年间,有一姓徐的朝廷命官主事关隶镇(即今镇前的前身),顺应地方民情,力倡封山禁林,蓄水养鱼,使关隶镇“山清水秀”,门前溪养鲤鱼无数曾历经多次的灾难性的毁灭,但当地的鲤鱼居然都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因此,在当地,鲤鱼溪的鱼是神灵的象征,是受到当地人民的保护的,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进行捕杀,违者将被当做是对神灵的大不敬,是要接受当地人民的处罚的。正是在善良纯朴的镇前人的关怀下,如今鲤鱼溪已经成为镇前对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高山群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热情好客的镇前人, 也将让你感受到一份至真至纯的乡村情怀! 镇前鲤鱼溪的来历据了解,镇前在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立为关隶镇,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升为关隶县,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景如画,在镇中间有条长约1000多米的鲤鱼溪,有着神话般传说:一千多年前,村民们在溪畔耕作,歇息进餐时,总是将饭菜省下一口喂食溪中鲤鱼,久而鲤鱼成精,有一次,这些鲤鱼精得知山神发怒将发山洪的消息,在山洪暴发前夜,纷纷托梦村民,第二天清晨,当村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时,山洪暴发,村民们躲过了一场劫难,从此,人们为报答鲤鱼救命之恩,立碑禁渔,订下保护鲤鱼溪的乡规民约,把鲤鱼当作神灵供养,镇前人民世代爱鱼蔚然成风。 人鲤同戏传佳话,八方来客仰神鱼,而今古镇游鲤溪,民居祠庙沐苍翠。近年来,镇前镇退休老干部汤文池、魏敦贵等先后筹资300多万元建设“鲤鱼溪公园”,他们修河堤、铺设鲤鱼溪两岸的水泥路、水泥栏杆,架设廊桥,观鱼石拱桥、观鱼凉亭,建造了园内小岛、健身场所,绿化带3000多平方米,修建了“心缘禅寺”、“观音殿”等,如今鲤鱼溪已成为人们驻足游玩的“绿色公园”,休闲圣地。 政和举办首届鲤鱼民俗文化旅游节(图) 为期3天的政和县首届鲤鱼民俗文化旅游节2011年7月16日在镇前镇拉开帷幕,节日期间将开展“光饼戏大鲤”、 “关隶古镇论坛”、“ 千人品茶”、 “镇前心缘禅寺开光法会”、“知我、爱我、建我家乡文艺晚会”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