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镇江医学院
释义

镇江医学院是一所江苏省属医学院校,座落在素有“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美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市。该校以医学检验专业著称,是全国首批开设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五所院所之一。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级培养体系。院校创办于1951年,1984年批准升为本科院校,改称镇江医学院。40多年来,共培养本专科专业生和卫生管理干部万余人。是中国较早开设大专医学检验专业的学校,也是中国首批开设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五所院所之一。

学校简介

为适应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率先设置了保险(医疗保险)专业方向。学院占地面积190余亩,现在房屋建筑面积62000余平方米,拥有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电教室、计算机中心、语音室、检测中心,教学综合大楼建筑面积达到9000余平方米。图书馆有藏书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100余种,并拥有中、外医学信息计算机检索系统。

学院共有21个基础教研室、26个专业教研室;还建有免疫学、组织学和组胚学、临床检验学、生物化学等研究室。

发展历程

1951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创建

1955年镇江医士学校并入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

1957年江苏省南京医士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

1958年江苏省卫生干部文化补习班并入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

1958年江苏省镇江医士学校、江苏医学院(部分)、江苏医学院(附属医院)合并组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62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改建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江苏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更名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

1976年江苏省镇江地区卫生学校改建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

1979年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更名为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

1980年南京医学院(镇江分院)分建镇江医学专科学校

1984年镇江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镇江医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350余人,讲师、主治医师41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1人, 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选3人, 江苏省“ 333 ”工程学科带头培养人选6人,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

专业设置

镇江医学院与其他两所院校合并成立江苏大学后,原有专业重新编制为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9个本科专业和方向;拥有内科学、外科学、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 、儿科学、麻醉学、肿瘤学、医学影像学与核医学、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生药学、药剂学和中药学等16个医学硕士学位点 ;内科学、外科学、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等5个博士学位点。

附属医院

学院建有两所附属医院。附属医院(江滨医院)是经卫生部批准的三级甲等医院,拥有设施齐全的门诊大楼和病房大楼,现有医护员工1000余人,开设病床650余张,有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口腔、中内、中外、皮肤、针炙、理疗等临床科室和放射、病理、检验、核医学、超声波、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CT等医技科室。年门诊量五十万余人次,病房收治一万多人次。

附属人民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大型市级综合性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医疗诊断水平。科室、设备齐全,并拥有1.0T磁共振、全身CT、医用直线加速器、新近与上海澳沃公司合资创办了省内唯一的伽玛刀治疗中心。为适应临床教学工作的需要,镇江医学院还在省内外建立了二十九所教学医院和四十余所实习医院,分布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大中城市。并在全省较早地建立了工厂和农村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基地。

研究成果

学院承担国家和部、省级科研课题3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省教学成果奖10余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学院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香港大学医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效果显著。医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大多就业于市、县级医院。2002年以来,业率达97%以上。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与全校同仁共同努力,2004年教育部组织专家组严格评审,授予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医学院从2002以来得了一系列教学、学科和研究成果。在原来高质量和良好声誉的办学质量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充分论证,大力投入,大幅度推进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和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一系列举措,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大幅度提高了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使办学更好地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匹配,使学院的办学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

大力推进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科学建立符合现代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需求的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现已成为江苏大学7个校级实验中心之一:“江苏大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 的构建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实验教学体系的科学建立为学院办学效益和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优良的条件和氛围。

大力推进优秀课程建设。现已有省级优秀课程1门,校级品牌课程1门,校优秀课程4门。

学科建设取得成效。硕士学位学科授权点取得了突破,现已有8个二级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内科学、外科学、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麻醉学、肿瘤学、儿科学,其中,内科学覆盖了内科学包含的所有三级临床学科,外科学覆盖了外科学包含的所有三级临床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已发展到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发展到41名。在校研究生数110名,其中2003年招收50名,2004年招收60名。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于2004年开始招生和运行,首批已招收学员80名。学科的快速发展,为学院成为教学研究型学院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学院医学基础学科11个教研室三年内已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资助项目21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项。基础学科三年内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成果奖2项。无论是项目层次还是成果奖的层次均明显提高。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为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而且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