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侦察 |
释义 | 词语释义词语:侦察 注音:zhēn chá 词义: 为获取敌方与军事斗争有关的情况而采取的行动。其主要手段有观察、窃听、刺探、搜索、暗杀、截获、捕获战俘、谍报侦察、战斗侦察、照相侦察、雷达侦察、无线电侦听与测向、调查询问、搜集文件资料等。 基本解释 [reconnaissance; scout; inspect] 探查摸清对方有关情况 想办法侦察一下他们在搞什么科研项目 详细解释 1. 为察明敌情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侦视探查活动。 《后汉书·乌桓传》:“及 武帝 遣骠骑将军 霍去病 击破 匈奴 左地,因徙 乌桓 於 上谷 、 渔阳 、 右北平 、 辽西 、 辽东 五郡塞外,为 汉 侦察 匈奴 动静。” 杨得志 《强渡大渡河》:“老乡介绍的情况和我们侦察的基本一致。” 2. 泛指察看。 沙汀 《还乡记》三:“看见对方忽然罩上一层怀疑侦察的神气,她一顿,于是又叹息了。” 艾青 《小泽征尔》诗:“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 电影《侦察》基本资料【影片原名】Sleuth 【外文别名】1 Mord für 2Juego macabro Juegos siniestros Limier - Sleuth, Le 【中文译名】足迹/侦察/非常冲突(台) 【出品公司】台湾龙祥娱乐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出品年代】2008 【上映日期】2007年10月12日 美国 【影片级别】R 美国 【字 幕】点击打开字幕下载页 【IMDB评分】6.4/10 (4,252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喜剧/剧情/神秘/惊悚 演职员表【导 演】肯尼思·布拉纳 Kenneth Branagh 【主 演】裘德·洛 Jude Law .....Milo Tindle 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 .....Andrew Wyke 伊芙·昌宁 Eve Channing .....Marguerite Wyke Harold Pinter .....Man on T.V. Alec Cawthorne .....Inspector Doppler 内容简介也许,这样的故事安排,会让你恍惚觉得自己是在一个小剧院中观看一出布景简单的戏剧:一位有棱有角的英俊男子叩响了房门,开门的是一个虽然头发已经全白、但仍然魅力不减的老人……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了解到,老人名叫安德鲁·怀克,一个功成名就的犯罪小说家,他身后的豪华公寓,就是他名利的象征,而前来拜访的年轻人则叫麦洛·泰德尔,他自称是一个二流演员,虽然只演过一些像杀人犯、强奸犯等不入流的角色,但他坚信自己迟早有一天能够拥有一部真正的代表作。随即,麦洛透露出的惊人信息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原来他是来请安德鲁“割爱”,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书,将年轻的娇妻让给自己。 安德鲁老谋深算的眼睛不易察觉地轻眯了一下,开始重新打量眼前这个他最初以为只是来自于社会底层的一位自己的书迷的人,就好像一只老猫正在掂量着一只无意中走进自己视线的肥老鼠……安德鲁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麦洛,并尽量以一种祥和的气氛让他放松警惕,例如他和自己的妻子是如何认识的?保持这种关系多长时间了?等等。只说了几句话,安德鲁就坚信这个自称演员的麦洛,其实只是一个普通的理发师而已,他话锋一转,说到了妻子的娇惯和贪婪,他甚至让麦洛怀疑自己能否养得起这个锦衣玉食惯了的娇小姐。这时候,安德鲁适时地提出了一个“好”建议,他让麦洛装成小偷,将妻子价值100万美元的钻石项链盗走,而自己也能得到保险公司的全额赔偿,是一个谁都没有损失的“双赢”计划,麦洛同意了,然而正当他动手的时候,安德鲁却用枪指住了他,然后扣动了扳机…… 三天后,安德鲁家的房门再次被叩响,这回是一名便衣警察,他是接到报案来调查一起失踪案的。安德鲁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他那满是皱眉的脑门上开始不停地冒冷汗…… 幕后花絮TOP幕后制作: 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中,由肯尼思·布拉纳、肯·洛奇和彼得·格林威纳等著名导演执导的英国电影都进入了主要奖项的角逐。 当问到今年有大量的英国和好莱坞电影参加这次威尼斯电影节时,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说:“我们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影片是否新奇有创意。而且我们发现英国和美国的电影还是在设法给观众提供一些新的东西,而且比其他国家的电影来说,他们的也更大胆些。” 布拉纳的这部入选电影,是重拍1972年的电影经典《侦察》,主演是裘德·洛和迈克尔·凯恩。后者在片中扮演的角色在原版本电影中是由劳伦斯·奥利维尔饰演。在这部电影里,凯恩吸收了奥利维尔的角色特点,而裘德·洛也加入出演这部电影,并出演原版本中凯恩饰演的角色。裘德·洛也是本片的制片之一。电影在安东尼·沙弗尼的剧本基础上进行改编的,编剧为哈罗德·品特。 关于原著同为狂热的电影爱好者,而且一直以来都是好友的裘德·洛和制片伙伴西蒙·哈弗冯(Simon Halfon),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他们可能会有兴趣合作的电影意向。裘德·洛早在三年前的《明日世界》中就体会到当制片人的乐趣了,而已经是一名成功的插画作家的哈弗冯也一心想涉足这个领域。在他们的一次谈话中,哈弗冯提到了安东尼·沙弗尼在1970年赢得托尼奖的舞台剧《足迹》……两年后,这部舞台剧就被约瑟夫·L·曼凯维奇搬上了大银幕。裘德·洛说:“哈弗冯已经看过原版影片了,他将它描述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只是被披上了很多层故事的外衣而已,再加上最初的舞台剧的辉煌成就也给它增添了一层光环,所以他才会想是不是应该以现代的电影手法重新为观众介绍这个故事,因为内容的精髓部分还有许多未被开发出来。对于哈弗冯的提议,我一直记在心上,而且进行了非常认真的思考,只是没有机会付诸行动,直到有一天,某个人问我目前正在制作什么电影--然后我突然想到了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 当时哈罗德·品特的名字在文学界可是如雷贯耳,因为他不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还拥有着“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原创剧作家”这样至高无上的荣誉。所以裘德·洛就想,如果能请到品特重新润色那部由安东尼·沙弗尼创作的非常有娱乐氛围的舞台剧,似乎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选择。当然,品特令人生畏的名气曾经让许多与裘德·洛有过一样想法的制片人望而却步,而裘德·洛也大方地承认,整个过程看起来确实就像是一个“荒谬的长镜头”:“任谁都会感到气馁的,但这部影片实在是太适合他了。当然,对于我来说,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至少我找到了一个给他写信的机会。我们的会面被安排在了午饭时间,我将这个故事尽量简化讲给他听,内容基本上就是一个房间里的两个男人,一个老点,另一个年轻一些,他们为了一个从未露面的女人进行了心理和身体上的抗衡……如果我记得没错,品特当时的回答是,‘40年来我一都在写这类故事。’是的,他最终同意为影片创作剧本。” 哈罗德·品特已经看过多部由裘德·洛主演的电影和舞台剧,所以他非常珍惜这次两人合作的机会,品特表示:“裘德·洛是那种非常聪明的演员,正是他的智慧才让他如此地与众不同,更何况他还对电影充满了热情和真诚。”当品特确定“入伙”之后,这个由裘德·洛和西蒙·哈弗冯共同执行的故事点子也开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拍摄资金,古堡电影公司成了制作这部电影的最大东家。裘德·洛继续说:“品特的加入,让这部重拍电影激发出更多人的兴趣,而且,他真的能够为它带来难得一见的庄严和重要性,任何能够引起品特的注意力的故事元素,都是他努力的方向,因为他代表的是写作世界的一个典范。我们知道,通过品特的双手,这个故事将会拥有不可思议的高品质。” 其他信息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就是参与者们积极地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的过程,哈罗德·品特说:“我将这个剧本看成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虽然为了创作它,我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但我既没看过原著舞台剧,也没看过1972年的老版电影,可以说我对它真的是一无所知。我只保留了原来的一两个情节,因为我想远离那个曾经的经典,用我自己的想法和理解重新整合。”裘德·洛补充道:“这个世界上似乎还没有品特接不了的电影本子,而这部影片讲述的则纯粹是一场男人之间的战斗--你的妻子,另一个男人也想拥有……要知道,这是专属于男人的自负,只有在这件事上他们从来不会退让,因为除非被遗忘,荣誉永远代表着一切。显然,品特对这样的故事异常感兴趣。” 有了哈罗德·品特的剧本做“武器”,裘德·洛和西蒙·哈弗冯也有了足够的筹码开始寻找额外的资金支持,裘德·洛说:“由于品特的创作风格使然,再加上很少会有人去琢磨一个电影剧本的对话里会有什么言外之意,所以对于投资商来说,这个非常少见的剧本可能会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们知道这些对话一环扣一环,非常考验人的智商,但他们却看不到这样一部电影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商业潜力……似乎只有我和哈弗冯坚信最后我们一定能够得到一部伟大的电影作品。” 差不多几年前,哈罗德·品特刚开始创作剧本的时候,裘德·洛就将这个重拍计划告诉了原版影片中的主演之一迈克尔·凯恩。凯恩直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好提议,并答应为新版影片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那就是他将饰演1972年版本中劳伦斯·奥利弗的角色安德鲁·怀克。当新剧本一完成,裘德·洛马上就拿给凯恩看,凯恩表示:“从一开始,我就对这个重拍的想法非常地着迷,尤其是当我看过品特的剧本之后,甚至有点抑制不住地激动,虽然里面基本的剧情并未做出太多的改动,但风格上却差了个十万八千里。” 当迈克尔·凯恩同意在哈罗德·品特创作的剧本中充当一个角色后,裘德·洛突然意识到,编剧、演员都码齐了,竟然单单把最重要的导演人选忘脑后了……所以他又紧锣密鼓地开始寻找,并将目光锁定在肯尼思·布拉纳的身上--似乎也只有他能够将所有人的想法汇总在一起,拍出一部电影长片来,而且他的作品表上还有那么多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引人注目的电影详单,布拉纳回忆道:“一天,我的经纪人打电话给我说,‘有人正在筹拍新版的《足迹》,裘德·洛是制片人兼主演,迈克尔·凯恩也将饰演其中的一个主角,编剧是哈罗德·品特……’最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这个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让人兴奋的电影制作组合?我非常喜欢原著电影,而且反复看过多次,对舞台剧更是感兴趣,因为饰演麦洛的那名演员是我的好友。很快,我就拿到了剧本,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上千倍万倍,当我觉得这样一个幕后制作团队已经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时候,品特就用他那独有的黑色幽默感再让我惊喜了一下。” 由于对原著太熟悉了,肯尼思·布拉纳一眼就看出了哈罗德·品特的剧本中的不同之处:“虽然两个版本的影片拥有相同的思想,角色的名字也未做任何改动,却好像在讲述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从语言到情感,无一例外。但总地来说,品特那敏锐的观察能力还是提高了影片的观赏性和承载性的--他有的时候会选择幽默的气氛,有的时候又通过威胁和恐吓,甚至还使用了大量的诗情画意。新版的《足迹》中,品特使用了一种绝妙的戏剧和电影结构,毫不费力地就将那个由安东尼·沙弗尼创造的经典故事变成了属于他自己的迷惑:这场心理大战,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发生在两个针锋相对地争论的人之间,他们都属于那种心思慎密且智商很高的男人……能够加入到这种用对话支撑故事的影片中,对于我来说本就是一个得来不易的机会,而且它的故事风格还带有明显人身攻击的成分和男性特征,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不停地提醒我,它肯定能够成为一部该死的好作品。” 电影 侦察 1968 苏联基本信息外文名称 Razvedchiki 更多外文片名: The Scouts.....(undefined) Razvedchiki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Venyamin Basner 摄影 Cinematography:Mikhail Chyornyj 剪辑 Film Editing:Yelizaveta Rybak 艺术指导 Production Designer:Mikhail Yuferov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Alla Shesterenko 影片类型:冒险 / 战争 片长:80 min 国家/地区: 苏联 对白语言: 俄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单声道 制作公司:Dovzhenko Film Studios 演职员表导演: Igor Samborsky 阿列克谢·什瓦契科 Aleksei Shvachko 编剧:Yevgeni Onopriyenko ....writer 主演: Ivan Mikolajchuk Leonid Bykov Konstantin Stepankov 剧情伟大卫国战争即将胜利,一队红军侦察兵接受了重要任务:从敌人那里夺取多瑙河雷区地图······ 百老汇经典悬疑剧资料信息演出时间:2011-09-08 至 2011-10-02 演出场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演出票价:80,200 演出时间:2012年8月11日 演出场馆:南京大行宫会堂 演出票价:50 100 180 280 380 演出简介加莎·克里斯蒂经典推理作品《尼罗河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罪恶》电影版编剧安东尼·薛弗(Anthony Shaffer)盛名之作 百老汇经典剧作上演1222场,1971年托尼奖最佳剧本 同名改编电影获1973年奥斯卡、金球共七项提名,迈克·凯恩、裘德·洛担纲主演2007年再次搬上荧幕 剧情简介功成名就的侦探小说家安德鲁·维克坐拥一切,却无法改变妻子背叛的事实。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他决定会一会这个和妻子“坠入爱河”的男人。于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年轻英俊的麦鲁·廷德如约而至。这原本不是一次善意的会见,但当面对着一个看似对双方都有利,并且无懈可击的计划时,年轻的情人自信他能赢得这场男人的较量,可最终等待他却是身后扣响的扳机! 三天后,房门再次被叩响,警察登门拜访,前来调查一起失踪案。自以为计划完美无缺的安德鲁该如何应对这场让他濒临崩溃的侦察…… 经典作品奥斯卡影帝、莎翁王子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奥斯卡四度提名、老牌巨星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戏剧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英伦最后一个情人”裘德·洛(Jude Law),是什么将这四位几乎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英国绅士联系在一起?答案源自一部舞台艺术至高奖项—托尼奖的获奖作品《侦察》(又译“足迹”)。 安东尼·薛弗(Anthony Shaffer),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提起他的悬疑推理剧作却如雷贯耳:四部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作品的电影编剧,其中包括中国观众最为熟悉并称道的《尼罗河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的惊悚片《狂凶记》("Frenzy")编剧;李察·基尔(Richard Gere)监制并主演的电影《似是故人来》("Sommersby")编剧;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监制并主演的翻拍电影《异教徒》("The Wicker Man")编剧。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侦察》和《异教徒》最为著名,它们均被两度搬上大荧幕。而《侦察》更是他最负盛名的舞台剧作品,一经英国伦敦首演后便被带到了百老汇制作,自1970年12月12日上演,共演出了1222场并获1971年度托尼奖最佳剧本。其后,安东尼·薛弗又亲自将其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劳伦斯·奥利弗和迈克·凯恩主演,该影片在1973年一举获得包括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奥斯卡和三项金球奖的提名,成绩斐然。而在2007年,英国男影星裘德·洛再一次将本剧搬上了荧幕,吸引了戏剧大师哈罗德·品特担任改编,并亲自主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