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侦查学基础理论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作 者: 郭冰 著

丛 书 名:诉讼法学文库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5301469出版时间:2010-08-06版 次:1页 数:223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司法制度

内容简介

从侦查学的逻辑起点出发,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延伸出侦查学的研究时象,基本圈定侦查学研究的内容。依照基础理论三个要素,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角度对基础理论进行建构,形成具有系统性的基础理论体系框架,即基础理论的学科性理论、本体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从而逐渐展现了侦查学基础理论的整体画卷。

作者简介

郭冰,1980年生,河南漯河人。2001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该校刑法学专业研究生,获刑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考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方向首届博士研究生;2007年获诉讼法学博士学位并分配至国家检察官学院至今,主要从事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法制日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侦查论坛》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随笔四十余篇,参编教材四部,参与《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检察官和人权保障》等五项课题。

·查看全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基础理论研究之挑战与前瞻

第一节 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 基础理论系统化研究的前瞻性分析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的范式与演绎

第一节 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路

第三章 基础理论体系之建构

第一节 体系建构的观点及评述

第二节 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三节 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主线

第四节 基础理论体系的具体框架及逻辑关系

第四章 侦查学的学科性理论

第一节 侦查学概念的多视角分析

第二节 刑事科学视野下的侦查学定位

第三节 逻辑起点规定下的侦查学研究对象

第四节 侦查学的方法论体系

第五节 侦查学的学科发展与功能定位

第六节 侦查学史研究的新思路

第五章 侦查学的本体性理论

第一节 侦查之真——认识维度的分析

第二节 侦查之善——价值维度的分析

第三节 侦查之美——艺术维度的分析

第六章 侦查学的原理性理论

第一节 物质转移原理与发展

第二节 侦查对抗性原理与博弈分析

第三节 同一认定原理的拓展与再定位

第四节 侦查的相对性原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前言

诉讼法制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已经证明,诉讼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决定着实体法律的实际效力:没有相应的诉讼制度作为依托,实体权利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完善的诉讼制度予以保障,实体法律将无法如其所愿地实现其追求的立法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诉讼法制的完善程度如何,还直接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文明、民主和法治的程度,是区分进步与落后、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文明与野蛮的标志。在现代法治国家,诉讼制度作为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威廉·道格拉斯曾谈到:“权利法案的大多数规定都是程序性条款,这一事实绝不是无意义的。正是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的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

我国1999年宪法修正案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我国司法体制,提出了新的纲领和目标。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则培育了公众的权利观念,并由此对司法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增设新的诉讼制度以充实公民实体权利的实现途径,通过完善现行诉讼制度以保障实体法律的公正实施,从而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诉讼制度的构建,与人们对诉讼原理的认识和把握有着密切的关系。诉讼原理是人类在长期的诉讼实践中,在大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有关诉讼活动的规律性认识。诉讼原理在诉讼制度的构建及运作中发挥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诉讼原理,才能构建较为完善的诉讼制度,才能推动诉讼活动向良性运作的状态发展。我国在改革与完善诉讼法律制度时,对于人类经过长期理论与实践探索获得的原理性认识,不能不予以重视,也不能不认真加以借鉴、吸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