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钢
释义

复旦大学学者

白钢教授, 浙江杭州人。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秘书长。著名语言专家。其掌握现代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白钢教授是目前全世界掌握古典语言最多的学者。印欧语系的安纳托利亚语族之赫提语,希腊语族之古希腊语,意大利亚语族之拉丁语,印度语族之吠陀语、梵文、巴利文,伊朗语族之阿维斯特语、古波斯语,亚美尼亚语族之古亚美尼亚语,日尔曼语族之哥特语,凯尔特语族之古爱尔兰语,斯拉夫语族之古教会斯拉夫语,吐火罗语族之东吐火罗语、焉耆语,西吐火罗语、龟兹语等。在闪米特语系方面,白钢教授掌握了东部闪米特语族之阿卡德语、亚述-巴比伦语;西部闪米特语族之圣经希伯莱语、阿拉美语-古叙利亚语、腓尼基语-迦太基语、乌加里特语,以及南部闪米土语族之古典阿拉伯语、西南阿拉伯语和古埃塞俄比亚语。含米特语族包括中古埃及语,科普特语。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包括古突厥语,中古蒙古语,满文,古芬兰语,匈牙利语。另外还有苏美尔语,艾拉美语,古藏语,马来语,斯瓦西里语等其他语族语言。

白钢教授追随季羡林先生的足迹“留德十年”,先在德国特里尔大学(Universität Trier),获古希腊语语文学(Gräzistik)硕士、拉丁语语文学(Latinistik)硕士、以及哲学(Philosophie)硕士,获上述三专业之文学硕士(Magister Artium)。其后又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获印度-日尔曼语历史比较语言学(Indogermanistik)博士。其间曾为特里尔大学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主席、特里尔大学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顾问。

白教授的研究范围包括早期希腊与近东-中东诸民族的文化关系、印欧语系早期诗歌语言、荷马史诗与希腊抒情诗、诺斯特拉语系(Nostratic languages)的重构以及佛学、中国经学等。

语言是进入一种文明体核心的钥匙

2009年3月,复旦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新来了一位德国留学归来的印度-日尔曼比较语言学博士、副教授白钢。他的传奇之处在于其掌握的语言种类,多得需要半页纸才能记完:除了英、法、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希腊语之外,还掌握好几大语系的几十种古典语言,如:印欧语系中的赫提语、古希腊语、拉丁语、吠陀语、梵文、巴利文、古波斯语、古亚美尼亚语、哥特语、古爱尔兰语、古教会斯拉夫语,以及吐火罗语族等。

有些语言能够达到学术交流的程度,有些则达到能阅读文献的程度,各大语系的诸多语族的代表语言在同一个人的简历里密密罗列,一时看得人眼花缭乱。用直白的话来形容就是:欧洲的古典语言白钢全都会,季羡林先生会的文字他也都会。他掌握的“语言帝国”疆域,横贯整个欧亚大陆,庞大无比,在目前的国内学界可算是史无前例。自从他加盟后,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专业一下开出古希腊语、拉丁语、旧约希伯莱语等新课目,而白钢的比较史诗学研究在国内同行中亦居于遥遥领先地位。尤值一提的是,白钢还很年轻,1977年生人。

在复旦光华楼白钢的办公室,记者采访了这位语言学博士。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处理好记者的怀疑心态:“那么多种语系的古语言,你是如何掌握的?你真的都掌握了吗?”白钢微笑,讲述了他学习这些古典语言的经历。那是一场历时十余年的征服诸多古典语系的饕餮之旅,以哲学上的兴趣为最初的指引,最终通向了世界文明的研究。

其实,白钢的语言学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确立的,恰恰相反,他本科读的是上海财大的金融系。那是被当年高考报考热门形势所影响而做出的选择。读了金融系以后,他不得不经常到财大边上的复旦大学文史哲系科去旁听课程,以满足他对“真正的智力考验”的渴望。很快他就被德国哲学所吸引,选修了德语。本科毕业后,白钢如愿前往德国特里尔大学留学。

初到特里尔大学,白钢主修哲学,主要是想研究海德格尔,此外,他计划通过重新诠释前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家,完成他对整个现代哲学的重构与反思。他决心学好希腊语,因为这是国内没机会学的。不巧的是,白钢去报名时,希腊语初级班已经开课。抱定反正都要学的心态,白钢改读了拉丁语班。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巧合选择。如果他先学希腊语,可能会学不下去,因为希腊语比拉丁语更难。古典语言与现代语言的一个重大差异,以德语为例,德语有四个格、三个形,已经是比较复杂的语言了,但与古典语言相比,还算简单。白钢说:“以拉丁语为例,名词、形容词,有6个格、单复数,一个名词要记12种以上的变格。而梵文的一个名词有24种变格。这就需要初学者付出极大的热情和精力,才能克服记忆的难关。当时每天我没事就背各种变格,一星期两次上课,每天保证2-3小时的学习。”对于一般人望而生畏的古典语言学习,白钢的心得却是:“学习十种以下的语言,不需要任何天赋。最关键是要持之以恒。一是要有学习热情,二是在初始阶段要集中投入较多时间精力。三要学习一些比较语言学方法,以便能触类旁通。”

一些很有趣的机缘,白钢又接触了梵文。“记得那时从上海南站坐火车回杭州,边等车边读罗世方《梵语课本》,突然很有感觉,很愉悦,浑然忘了天气的炎热。这就算入门了。”相对希腊语来说,梵文是一种形式上更完备的印欧语系的古老代表。学了梵文之后,白钢形容他的语言学习有了“加速度”,印欧语系的大门就此打开,从此真正领会到可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促进指导学习语言。比如印度-伊朗语系中,语言的音变有规律,你甚至可推导它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大致形式。这之后,白钢创下过一学期新学三四门古代印欧语系古代语言的“疯狂”纪录,对古波斯语、阿韦斯特语等等,都能很快上手。这是一个重要跨越。

三四年之后,印欧语系的所有古典语言白钢都已学遍,之后他接触到闪米特语系,一个更古老、对人类产生极大影响的语系。这后来成了白钢最感兴趣的且又和他的学术研究结合最密切的学术特长领域,即从文献入手,研究古代近东、中东与希腊文明的互动关系。于是白钢在特里尔大学学了希伯莱语,课外再报读阿拉伯语班。

为了拿下“极难”的阿拉伯语,已有多种语言学习经验的他决定同时再学一种闪米特语。“这是一个学习不同语言的秘诀,比如你要学法语,纯粹拼记忆力当然是一种方法,还有种上好的方法,是同时学另一种语言,比如德语之类,触类旁通,反而更容易掌握。闪米特语是特别适合用这种方法来学的,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印欧语系间。”白钢在班上属于异类,本来学这些语言的亚洲人就少,非出于宗教信仰而学的学生就更少。

之后白钢来到柏林自由大学印欧语系的历史语言学专业读博士。柏林大学系种齐全,白钢一下子有机会学习很多语言,如阿卡德语,亚述-古巴比伦语中最古老的语言,再比如藏语、蒙古语、古代突厥语……仿佛遇上一场古典语言的盛宴,白钢尽情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把课程排得满满。

横贯欧亚大陆,出入古今之间,支撑白钢学习这些古代语言的最主要动力是什么呢?“应当是一种知识学上的热情。我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确实体会到有种巨大的愉快。每一种语言,每一种独特文明本身就是一个自我世界,需要借助一些媒介,文明所对应的语言本身是最核心部分。任何一种文明、文化的最核心部分,是它很难被翻译的地方,也是它最高贵、最独特的地方。所以,需要我们去掌握语言。学语言对我来说较有乐趣,令我有成就感。”此外,国内学界在此领域,原来的学术积累很不充分,白钢自感有一种责任,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够填补国内学术界的这块空缺。“目前国内比较语言学这一块,本来做的人就比较少,且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研究比较语言规则的学者倒有一些,但因缺少古语言训练,所以很难具体落实贯彻下去。”白钢坦言,在这些年的求学和学术研究中,他一直以陈寅恪先生为榜样。

2009年,白钢的博士论文《古希腊语中的闪米特外来词》在德国出版,论文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希腊语中,非印欧语系的外来词的比例远远大于其它印欧语言中的相应比例,这是一个困扰几代学者的问题,在某个阶段占主流地位的假设是这些外来词来自一个没有留下其它文化痕迹的已消失的民族,这在方法论上就好比假设是外星人干的一样。白钢则充分发挥他在语言上的优势,以详实证据和谨慎态度,提出约有70个希腊词可确认是闪米特语中的外来词。论文出来后,被西方学术界认为颇富学术创新,具有较高的认同度。

2009年3月,白钢博士毕业来到复旦中文系,学术环境发生了巨变。国内的古希腊语研究和古代西亚语言的互动研究属于初建阶段,可以和白钢作学术交流的人很少。白钢对自己的学术专长非常有信心:“今后国人如要做同样课题,我的著作绕不开。”西方学界有固定学科建构以及一定数量的能够阅读古典文献的学者,学术传承清晰,已经建立起了古典语言基础,而中国能够阅读印欧古典文献的学者,确乎不多。回国后,白钢又开始了一个学术转向:由语言学方向重新向语文学过渡。他在复旦大学开设了古希腊语、拉丁语、旧约希伯莱语等课,研究中西比较诗学、比较史诗学、古希腊哲学。现阶段他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进入重要文本阅读。“复旦有很优秀的学生,但现在的学生面临着种种现实问题,很少学生有明确的学术兴趣,愿意投入巨大精力于一门语言。”这是一种因学术体制而造成的教与学的无奈。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是法国学者古泰安的专著。未来几年,他的学术研究重点将围绕比较史诗研究这一块,因为可充分发挥他掌握多种语言的特长,也是他一向哲学兴趣所在,且这一块在国内目前研究条件下,更成熟些,有相对较多的对话人群。在白钢的求学与教学研究过程中,一直保持对经典的强烈兴趣。“经典是人类文明的极高明的体现与寄托形式,是一个文明体决定其命运与特质的核心。语言是进入一种文明体的核心的钥匙。否则所谓的研究往往只是旁观。”白钢说。

在课堂上,白钢常向学生讲述在这个时代仍要研究古典语言的意义:“很多人会觉得研究这些古典语言与生活没多大关系。但当人类面临重大考验时,几乎所有文明体、民族选择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回溯自己的传统。中国对自身传统、其它传统的回溯都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比国民生产赶超美国更重要的任务。中国如何能够有效地对自我传统作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同时要对其他文明传统体系作一个完整的诠释,并被其他文明所接受,那才是文明复兴真正的标志,这也是我们需要阅读别的民族的经典著作的原因所在。”

争议

媒体大幅报道白钢事迹后,也引来了一些争议和质疑。有网友称,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掌握语言最多的学者是英国的琼斯爵士,会二十多种语言,并把自己掌握的语言分为三类:精通的,即运用自如的语言八种;较熟练的,有时需要借助字典的语言八种;略通一二,有一定掌握程度的十二种。该网友认为,白钢不应笼统地说“掌握”了三十四门语言,而应该把这些语言按照精通、熟练、粗通的标准做一个划分。(参见新语丝8月7日文。)

此后,另一位网友找到了白钢2009年的讲座视频,指出其中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对语言学家来说必须了解的常识,此外还有一些重大的错误:白钢所热衷的超语系nostratic语,主要是俄罗斯和苏联的语言学家,为苏俄领土扩张寻找语言学证据,主张整个欧亚大陆有共同的语言源头的产物,是政治影响学术的一个典型,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在西欧应者寥寥。白钢说强大的国家,历史比较语言学就兴盛;弱小的国家,历史比较语言学就衰落,德法两国历史比较语言学衰落是因为国势衰微。这也被指为违背语言学常识:历史比较语言学作为一个学派,在二十世纪头三十年被兴起的普通语言学取代,是在科学上走进死胡同的历史比较法和新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间的学术之争,而不是民族、政治的问题。强调国家强大和历史比较语言学兴盛之间的关系,并据此主张中国应大力发展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彰显国家的强大,白钢的这种观点被质疑为投机行为。(参见新语丝8月11日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人物简介

男,1940年1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睢宁县;1964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1964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习研究员;1978年9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5年9月起任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5月16日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9月起任政治学研究所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政治学系主任。1990年9月起任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9月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6年1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室主任,研究生院法学系宪法学专业博土生导师。1988年起为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政治学与行政学学会常务理事。1994年被聘为英国《冲突过程》杂志国际编委;1995年受聘为日本神户大学客座教授。

研究方向

白钢教授学兼政治学与历史学,从事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中国政治制度史和中国政治思想史为主攻方向。前者侧重政府理论与政府体制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后者主张把思想家绘制的蓝图与政治家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治思想结合起来探索,重在写实,坚守揽辔澄清,剥古酬今的治学方向。

人物评价

白钢教授勤于笔耕,著述甚丰,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主要有:《中国政治制度史》,主编(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该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该书在对国家结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着力于中央决策体制和政体运行机制的探索,开创了把传统静态研究推向动态研究的新的科学体系。著名历史学家刘起舒说:“关于古代政治制度史,过去只有些会典、会要、礼制通考之类资料繁富而无体系的书,近代大都以官制史代替政治制度史;这部书的出版,改变了这一局面。它从社会科学专项学科的深度,把作为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特征的国体,政体这一对重要范畴作为全书的基准,展开了对本门专史内涵的各项研究,因而,就使全书体系粲然大备,揭橥了历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嬗变的实质。”著名历史学家杨向奎说:“本书对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非常重视,写得好,把政治制度写活了。”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说:“全书的编辑体例和要求,都极为精审新颖,为前此之从事此一课题者所未能企及。”此外,著名历史学家周一良、著名政治学家赵宝煦、著名法学家许崇德、著名民族学家史筠等都发表了肯定性评论(刊于《光明日报》1992年5月24日《鼎新革故,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跃上新台阶》)。该书荣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届(1977—199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著作

《中国皇帝》,独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本书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好评。著名历史学家陈高华在《<中国皇帝>述评》一文中说:“作者立意从政治学研究的角度观察皇帝现象,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各个侧面,来探讨中国皇帝形态”,“是很有价值的努力”,“对于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突破”(《人民日报>1993年11月17日)。著名历史学家王春瑜在《十年辛苦非寻常》的书评中说:《中国皇帝》“是把历史学与政治学有机结合的、独树一帜的成功之作。无论在国内外的史学界还是政治学界,白钢是第一个用政治文化的眼光系统审视中国皇帝的学者”。这部书,“没有空话、废话,也没有一句非理性的文字”,“是面貌一新的著作,值得学术界刮目相看”(《光明日报))1993年11月21日)。杨连仲在《千年帝制总透视》一文中评论说:《中国皇帝》“将中国延袭了2100多年的中国皇帝与皇帝制度的社会政治形态、阶级结构乃至经济基础、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等,来了一个总透视、总剖析。这种广视角、全方位、大跨度地综合研究,……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其框架构筑,很有独到之外”;“从一个个专题去掘深、开拓,且在掘深、开拓之中,大胆提出新问题、新见解”,“为社会书苑平添了一株夺目的新芭”(《新闻出版报》1993年11月10日)。刘仰东在《皇帝现象的再认识》书评中说:“作者以高度精练的概括、归纳、总结和剖析、透视”,“建立起一个宏观的封建帝王的运转系统”,“使我们不难从中得到不少新的认知”,“读后深切地感到它的分量”《北京日报》1994年2月9日)。本书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1992—1994年)优秀科研成果奖。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中华古文明大图集》(共8部24集),主编(合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月版,荣获1993年度中国图书奖。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卷),主编(合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白钢教授治学,主张“通古今之变”。目前正主持《村民自治研究》和多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编撰工作。他常常借用顾炎武的名句:“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与也”(《日知录》卷19《著书之难》),作为自己选择课题的标准,并与同仁共勉。

白钢教授学风严谨。他说:“学术研究是一种渐进的积累。每个研究者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添加自己的研究心得,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必须坚持老老实实、一丝不苟的态度,‘钻进去,再跳出来’,尽可能地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创造性地探索。”

金属

简介

金属材料中的“白钢”

白钢是高速钢的俗称,但化工厂里白钢是不锈钢的俗称.在工厂工人称高速钢为“锋钢”,工具厂、刀具

刃具厂生产的高速钢刀坯(由用户自己磨成切刀、螺纹刀)经过磨削,呈白亮色,故称之为“白钢刀”

特性

英 文 名:HIGH SPEED STEEL,简称:HSS

材质:W18Cr4V,W6Mo5Cr4V2,9341,M42,7442 ,4241,

性能:

具有很高的红硬性和耐模磨性、切削速度快,剪边锋利,高韧性, 耐冲击的优良性能, 抗弯强度,冲

击韧性与普通高速钢在同一水平上。 寿命是普通高速钢的2倍以上。 提高机床生产效率2倍以上。 综合

性能达到含钴高速钢M42水平,具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模具刀板为客户有效地解决前道工序的难题。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车床、半自动及自动车床、刨床的外圆、端面、内孔、螺纹、平面、台阶、 凹槽及切

断等工序的加工。特点:采用高速钢材质,有很好的韧性及较高硬度,切削几何参数可按需磨制。

硬度范围:HRC58-62 HRC63-65 HRC68-70

南开大学教授

人物简介

1990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1993年赴日本留学,1998年获药学博士学位。2000年作为南开大学引进人才回国在生命科学学院任教。2000年任微生物学系主任,2004年任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编委,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委,天津市微生物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药学及免疫学相关研究,在生物技术制药,中药现代化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先后主持和承担“863”新药创新基金“a-糖苷酶抑制性降糖中药复方的研究与开发”;国家"十五"重点攻关“林业重大病虫害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假单胞菌TS-1138转化ATC合成L-半胱氨酸代谢途径的研究”;天津市重点攻关“基因工程α-2b干扰素新型纯化工艺及制剂研究”;天津市重点基金“中药超灵敏感度免疫学分析法的研究”和“L-半胱氨酸高转化率菌株的构建及代谢调控理论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相关国内外学术论文40余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12篇,此外还申请发明专利多项。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白钢,从小就爱听孙敬修在收音机里讲故事;可能是痴迷于刘兰芳的《杨家将》; 1994年,有幸考进播音员、主持人的摇篮——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成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主持人。

基本资料

性别: 男

出生年: 1974

婚恋状况: 保密

省份: 北京

地区: 朝阳

个人经历

1998年,感谢北京电台,毕业分配的第二个月就被派往湖北参与抗洪报道,让我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广播人。此后相继获得过中国广播奖一等奖、北京新闻奖一等奖、北京华彩杯广播奖一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奖励,还曾受到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表彰嘉奖,主持的节目多次获得北京电台十大名牌栏目称号。

工作至今,几乎做过包括新闻播音、社教类、娱乐类、文学类,直播的、录播的所有类型的广播节目,但是觉得还不过瘾,没有说腻的时候。到今天,我对声音的认知不再是天真的崇拜,我明白:敲击一个人心灵的并不是声音,而是你自己的心——用心感受生活,用心讲述生活,用心记录生活,用心梦想生活!这样,你的声音就不止会感动你自己,它会让每一个听到你的声音的人和你一起追问、兴奋、思索、感动、探索。

主持节目简介

“告诉北京,告诉中国,告诉世界。”从1999年10月开始,在新闻广播中波828千赫、调频100.6兆赫,一本不用翻篇的杂志型广播节目《时代杂志》和听众见面了。节目着重从人文角度发掘题材的深度和广度,记录时代足迹、引领时代风尚,触及角度之广泛、剖析事理之深入、品评言论之犀利,成为节目的特色。连续被评为北京电台名牌栏目或优秀栏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0: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