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粉病
释义

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分布与为害]

麦类白粉病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由麦类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f.sp. tritici E.Marchal.)引起,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

[发病规律]

病菌在河南省平原地区不能越夏,但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自生麦苗或夏麦上发生为害,秋后通过气流传到平原麦苗上引起发病。

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方法同小麦散黑穗病;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

病害防治

靓果安600倍 +90%多菌灵800倍+25%苯醚甲环唑3000—4000倍+腈菌唑600倍+青霉素160万单位(30-50斤水)。

对于往年发生病毒病的树,采用小喷雾器将病毒Ⅱ号300—400倍液稀释,进行整株喷施和根部灌根。(花期补硼如0.3%硼砂,可提高坐果率,防止缩果病)

虫害防治

48%毒死蜱1000-1500倍+10%四螨嗪1000-1500倍。

综合防治

不同品种的花木在抗白粉病方面具有显著差异,选择发病轻或是抗病性的品种栽植是防治本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1)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

(2)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

(3)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4)在生产实践中,防治白粉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轮作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加强培育管理晚秋到次年早春越冬期间,彻底清洁苗圃,扫除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5)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6)药剂防治: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 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500至800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3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 70%代森锰锌400倍液。内吸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抗菌素类有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 1000至1500倍液。其他药物还有小苏打500倍液,可在发病初期每3天喷1次,连喷3 至6次。若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可尝试使用新型杀菌剂,如白粉病专用药控白,并周期使用,增强对病菌的交替换代杀菌效果,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每67平方米用25克或喷5%百菌清粉尘剂每67平方米用100克。

专家推荐适用作物

蕃茄、甜(辣)椒等茄果类蔬菜;黄瓜、西葫芦、苦瓜、西瓜等瓜类蔬菜;莴苣、白菜等绿叶类和十字花科蔬菜;草莓、花生、烟草等作物。

使用方法

1.预防方案:奥力克——速净按5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1次。

2.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奥力克——速净按300—500倍液稀释喷施,5—7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按300倍液稀释喷施,3天用药1次,喷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3.施药时间:避开高温时间段,最佳施药温度为20℃—30℃。

甜瓜白粉病症状

主要为害甜瓜叶片。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防治方法

1.2%白尽(武夷菌素)1000倍喷雾,24小时起效。

2.25%阿米西达3000倍喷雾,每20毫升加水60公斤。每7天喷药一次,喷药2~3次。该药在白粉病单独发生地块或同时轻微发生霜霉病的地块采用。

注意阿米西达在配药时不能和其它任何农药和化肥混配,配药要用清水,渠水要经过沉淀后才可配药。

3.10%世高15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40克世高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4.80%成标4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150克成标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5.40%信生(腈菌唑)50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12克信生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6.40%福星7500倍加72%霜疫必克600倍喷雾,8毫升福星加100克霜疫必克加水60公斤,同时防治白粉病和霜霉病。

7.56%嘧菌酯百菌清1500倍,同时防治白粉病,霜霉病,锈病效果显著。

注意:两种药剂混配时,原药母液要单独配制,分别加入药桶。

8. 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稀释,可以防治白粉病,效果显著,该药是生物农药,不会产生抗性,安全间隔期短,当天就可以采摘售卖。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黄瓜白粉病白粉病,俗称白毛,系常发性病害,是黄瓜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防治措施:

1.栽培抗病品种。一般抗霜霉病的品种也抗白粉病,栽培上可选择叶片厚实的品种。

2.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在阳光下晒种2-3天天,以杀灭表皮杂菌,随后用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温度下降至常温后继续浸种4-6小时, 再做消毒处理,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驱避地下病虫,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随时保持土壤湿润,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洒壮瓜蒂灵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输送量,增强植株抗逆性,促进瓜体快速发育,使瓜型漂亮,汁多味美。

4.药剂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1.症状与诊断先在下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白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不久连成一片。发病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菌丝老熟后变灰白色,最后叶片呈黄褐色干枯。茎和叶柄上也产生与叶片类似病斑,密生白粉霉斑。在秋天,有时在病班上产生黄褐色小粒点,后变黑色,即有性世代的子囊壳。此病在叶片布满白粉,发病初期霉层下部表皮仍保持绿色,与其它叶部病害容易区别。2.发病规律以闭囊壳随病残体留在地面上越冬。南部地区和温室中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活体上越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萌发产生出蚜管直接侵入寄主体内。田间相对湿度大,温度在16—24℃, 此病易流行。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氮肥过多,徒长苗易发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