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珍合楼
释义

珍合楼:惠阳淡水百年酒家

在餐饮业发达的淡水,大鱼街的珍合酒家在某种意义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百年酒家,而是淡水近代餐饮业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幢4层高的青砖房,二楼以上那破损不堪的窗户可以直接告诉那些对它感兴趣的人:人去楼空。仍在营业的一楼,卖饼的店铺除了那会冒烟的炉子多少有点意思外并没什么特别,而卖云吞面的那家却装潢一新,食客甚多。

珍合酒家在当地通常被称为“珍合楼”。早在上世纪初期,珍合楼就有了。珍合楼的创始人叫高斌, 从楼下走到楼上,又从楼上走到楼下,目之所及都是厚厚的灰尘。七字形的掌柜台、锈迹斑斑的钱柜、横七竖八的桌椅、摇摇欲坠的壁灯,都似乎披着上个世纪的尘埃。我依稀可以辨认出,二楼是摆早市的,包括厨房;三楼的大厅可以用来摆喜酒;四楼则是旅舍和旧时代的酒吧,天花板上还悬挂着残旧的彩灯。在这里,我们无法停止的是对当年珍合楼歌舞升平的想象。

曾执淡水餐饮业牛耳

上个世纪20年代之前珍合楼便已建成,其第一任主人叫高斌,大家都叫他高亚斌,相传是一位很有魅力且开明的商人。他出身贫困,小时候给地主放牛,小小个子能挥动锄头的时候就开始种田,攒了点钱就开饼店,生意越做越大,最后经营起珍合酒家。高斌深谙经营之道,始终坚持“薄利多销,真材实料”的原则。凡是珍合楼烘出来的饼,一没有华丽的包装,二没有调味剂,有的只是真材实料和价格便宜。靠着价廉物美,珍合饼一下子就征服了当时的淡水。

说起珍合饼就离不开闻名海外的珍合月饼。每年还不到中秋,珍合月饼就被抢购一空。这个传统传到现在的陈秋明手里也没什么走样,现在的珍合楼一年中能赚大钱的也只有在中秋。

一度成革命“后勤基地”

高斌白手起家的传说可谓鲜为人知,略知一二的仅限于那些年逾古稀的老者。高斌并不满足经营饼业,综合性的饮食服务才是他的目标。创业之初,珍合楼内包括高斌只有5个人。每天刚打完三更他们就起来生炉、擀面,有时候一忙就是通宵达旦。上世纪30年代珍合楼达到其鼎盛时期。那时的珍合楼已经有了当地一流的餐饮业和旅业,工人最多时有30多个。由于经营得当,高斌短短几年便积攒了大量财富,他也因此成为当时大鱼街首富,是红白两道都展得开手脚的名人,“高老板”的雅号也在这时传遍淡水。

在抗日时期,社会局势急剧动荡,但不管是日本鬼子还是军阀土匪,都没动珍合楼一根毫毛。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高斌比谁都懂,他不断用钱财消灾,让珍合楼躲过一次又一次的劫难。高斌的心向着当时的红色革命政权,在抗日游击队困难的时候,珍合楼俨然就是革命者的“后勤服务基地”。他为革命者提供食宿,安排撤退路线,有时候还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身限囹圄的地下工作者。

曾改造成公私合营企业

随着1956年惠阳地区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完成,珍合酒家也被改造成公私合营的企业,店名前面多了“惠阳县供销综合贸易”几个字。政府为进一步挖掘珍合酒家的“生产潜力”,特派专员接管珍合酒家,而年事已高的高斌被列入了退休的名单。开明的高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放心地离开了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珍合楼。

陈基来到珍合楼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初了,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淡水。陈基抓住珍合楼要承包给个人的机会,毅然和一位专门从事餐饮业的邱老板挑起振兴珍合楼的重担。陈基负责“甜档”,专营饼业,邱老板负责“咸档”,专营餐饮。

陈基早在解放前就是高斌的工人之一,他抱着“赚钱得学艺,学艺准赚钱”的想法,加上能吃苦,把珍合楼的工艺学了个八九不离十。高斌离开珍合楼之后,陈基投身戎马之中,直到1980年才退伍。为了使珍合楼重振旗鼓,再现当年风采,陈基克服种种困难,靠着高斌传下来的技艺和真材实料的优良传统,使珍合楼的珍合饼,尤其是珍合月饼再次畅销淡水。许多老淡水现在只买珍合月饼,除一贯物美价廉的理由外,此间还浸润着一种源于传统融于血脉的情愫。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珍合楼的效益稍有好转,陈基和邱老板就将一楼装修一番,二楼以上的装修,因资金不足而搁置下来。进入上世纪90年代,淡水的酒楼如同雨后春笋,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地处老街,又交通不便,专营餐饮的邱老板最终没能将珍合楼的经营坚持下来。

陈秋明继承父业的时候正是当年淡水“热翻天”的时候,许多年轻人都忙着去“炒地皮”,但这并未让陈秋明放弃对珍合饼的热爱。在他看来,把饼卖下去,把饼卖好,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对自己父亲陈基,对已过世的高老板,乃至对珍合酒家这个百年老字号的一份担当。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