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四大曲种 |
释义 | 绍兴莲花落、金华道情、宁波走书、温州鼓词。 绍兴莲花落为绍兴主要地方曲艺,流行于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萧山、杭州一带。因其独具风格,有别与其它地区所流传之莲花落,故名。并与宁波走书、金华道情、温州鼓词并称为浙江四大曲种。 绍兴莲花落相传绍兴莲花落始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当时有绰号称“长手指甲”之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并在此定居,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其时,唱词信口编造,无固定内容,演唱亦无固定基调。民国初,唐茂盛受越剧呤嗄调及宣卷调之影响,开始采用接调方法,创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卖唱而改为登台演出。演出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词,俗称“节诗”,如《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看相节诗》、《百虫节诗》、《劝夫节诗》等,不过十余篇。后演唱艺人深感接调演唱费力、单调,又不便演唱长本书目,遂开始以四胡伴奏,并加用笃鼓、竹板、三翘板击节。演唱时,一人拉四胡,一人击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翘板,随音乐过门灵活打击,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记载建国前,绍兴莲花落多演出于农村或城区茶馆。观众多为农民及锡箔工人,被视为低级庸俗。建国后,有关部门为艺人组织队伍,帮助整理书目,使绍兴莲花落日趋繁荣。1959年,艺人王金夫首次以绍兴莲花落参加浙江省曲艺调演,演出传统书目《闹稽山》中“诉苦”一段,被评为一等奖。1964年艺人丁水堂亦以现代节目《两只羊》参加浙江省现代戏调演,获得好评。 历史沿革近年来,绍兴莲花落表演、唱腔及音乐有较大发展,在伴奏上,有时还加用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其书目亦日益丰富,由绍剧改编之《血泪荡》录音,已成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由《娘家节诗》整理改编之《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国曲艺(南方片)会演中演出,获创作、音乐、演出三个一等奖。后又被选为全国优秀曲目之一,参加文化部组织之演出团,至内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1986年,在浙江省新曲(书)目比赛中,倪齐全演出之《疯姑娘》,获得创作、表演、作曲、伴奏四个一等奖。自1985年以来,绍兴还连续举办3次全省绍兴莲花落调演。全县现有莲花落专业演员30余人,业余演员50余人。 覆盖地区金华道情与绍兴莲花落、宁波走书、温州鼓词,统称“浙江四大曲种”。它的流传面,几乎覆盖整个金华、衢州地区,并扩大到建德、淳安一带。金华道情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曲目多以说唱地方新闻为主。演唱者一手击蛇皮渔鼓筒,一手击长条简板为节奏,以唱为评理,偶尔插以说表。金华道情之曲目有“汤头”和“正本”之分。曲调简单,一般分上下两句,煞句拖腔略有变化。唱出名的艺人往往以嗓音宏亮优美、语言生动清晰、表情朴实真切取胜。而且表演形式也有创新,优秀曲目《借被面》、《借姐夫》曾获省一级的奖励。 宁波走书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是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群众欢迎的一个曲种。宁波走书的诞生,约在同(治)光(绪)年间。据艺人中所传,最早系从上虞流入。当时曾有几个佃工,在农作中你唱我和,自我娱乐,藉以消除疲劳。而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在夏夜乘凉或冬日闲暇之时,凑拢几个人到晒场、堂前演唱。其中也有一些人,逢年过节出外演唱,赚一些“外快”。当时并没有什么乐器,只有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光绪年间,这种演唱形式已流行余姚农村。后来,余姚有一些农闲时从事曲艺演唱的农民、小贩和手工业者,成立了一个“杭余社”组织,经常交流演唱经验,研究曲艺书目。其中有位叫许生传的老先生,吸收了绍兴莲花落的曲调,率先采用月琴伴奏,自弹自唱,很受群众欢迎。在他的影响下,许多艺人也都采用各种乐器伴奏,还从四明南词、宁波滩簧、地方小调中引进不少曲调,加以改造应用。同时,在书目方面也有了发展,出现了《四香缘》、《玉连环》、《双珠凤》、《合同纸》以及《红袍》、《绿袍》等一些长篇,演唱活动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宁、舟、台三个地区。 宁波走书的表演形式宁波走书的表演形式,可分三个发展阶段:开始时是一人自拉自唱的“坐唱”;而后有简单的伴奏,演员坐在桌子中间后面,乐队坐在桌子横旁,演员限于在桌后唱、表演,动作幅度较小,称为“里走书”;再后,演员与乐队相对各坐一旁,演员在台上有较大空间可作表演圈,称为“外走书”。当时,鄞西谢宝初的表演,城里段德生的唱腔,慈北毛全福的武功,各有千秋,名噪一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由于莲花文书从坐唱发展到站起来表演、分口饰角色,这样演员在台上动作的幅度比较大了,宁波走书之名也由此得来。建国后,宁波走书进行了多次改革和创新,在表演方面已发展到男女双档,伴奏的力量也加强了。 宁波走书的曲调宁波走书的曲调,常用的有四平调、马头调、赋调三种,俗称“老三门”。有时也用还魂调、词调、二黄、三顿、三五七等。 “四平调”一般作为一部书的开头,末句常由乐队和唱。“赋调”随内容情节、人物性格,有紧、中、慢之分。如慢赋调节奏缓慢,曲调下行为主,多用于哀诉之类的叙述或回忆。“马头调”据艺人所传,系从蒙古民间曲调中转化而成。“三顿”节奏较快,旋律高昂,大都用于人物心情激动,或情节急迫之处。 走书演唱伴奏的乐器,有四弦胡琴、二胡、月琴、扬琴、琵琶、三弦等。其中四弦胡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乐器,也是宁波走书音乐具有独特风格之处。 宁波走书的主要传统书目宁波走书的主要传统书目有:《白鹤图》、《黄金印》、《四香缘》、《十美图》、《玉连环》、《胡必松》、《双珠球》、《三门街》、《大红袍》、《绿袍》、《珍珠塔》、《麒麟豹》、《玉狮子》、《天宝图》、《文武香球》、《包公案》、《狄青平西》、《紫金鞭》、《小五虎平南》、《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征西》、《乾坤印》、《薛刚反唐》、《金鱼缸》、《穿金线》、《盘龙镯》、《绿牡丹》等。 社会影响由于旧社会走书艺人社会地位低下,饱受辛酸,颠沛流离。以致解放前夕,从事走书演唱的艺人仅有二三十人。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曲艺事业。1950年成立了戏曲改进协会,对曲调、书目、表演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并组织艺人参加政治文化学习,提高素质和水平。1958年,市戏曲学校中又专门培训了一批新生力量。宁波走书出现了一片崭新面貌。1958年,由应毅执笔、许斌章和朱桂英双档演唱的《四明红霞一一李敏》,参加了省会书,并得了奖。以后又创作和改编了一批新的长篇书目,如陈白枫执笔,朱桂英演唱的《三斗六老虎》等;对传统书目也积极加以整理,如许斌章演唱,唐小毛整理的《白鹤图》等。 温州鼓词温州鼓词流行于温州地区的说唱形式。古时多为盲人演唱,曾称"瞽词"、"盲词"。据传系明代横阳里巷之曲与词曲发展崦成。从音乐上分析,它的"基本调"是旧时读书人吟诗调与当地山歌融合衍变而来。同治、光绪年间盛行,那时温州需中"夏夜街巷,喜唱盲词,鼓声冬冬,往往侵晓"。分"大词"、"平词"两类,大词多在敬神时演唱,因较多演唱《陈十四娘娘》,故民间称为"娘娘词"。艺人唱时,身穿长衫,前置大鼓,旁挂大锣,右手击鼓敲锣,左手执拍板立而说唱。词目除《陈十四娘娘》(即《南游》,又称《灵经大传》外,还唱《西游》、《北游》、《东游》等经卷书。 艺人平时营业性的演唱谓平词,室内外均可作场。早期只用竹筷敲击圆形皮扁鼓,后增添了以牛筋作弦的伴奏乐器--"牛筋琴",还配上了三粒板、小抱月等乐器。通常单档坐唱,也有双档、多档的。有说有唱,唱词多于说白,以唱为主,用温州方言。早期有"基本调"与吟诵七律诗的音调相似,后来日趋丰富,并出现了南北两派,南派的曲调委婉细腻,北派较粗犷激越。50年代又吸取了戏曲艺术的曲调声腔,曲调更丰富,板式也有了变化。传统书目可连唱几日的长篇有100余本,内容大多与戏曲故事相同,唯《十二红》系温州鼓词特有的传统词目。新编的书目较有影响的有现代题材的长篇《海英》、短篇《智闯龙潭桥》(获全国曲艺会演创作演出一等奖)等。历代名家颇多。新中国成立后,有管华山、任增棣、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方克等多著名词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