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 |
释义 | 浙江理工大学启新学院成立于2007年。自2005年起学校从入学新生中择优选拔一批学生单独组成理工类强化班、经管类强化班和经管类创业班,集中学习一年,然后再让学生选择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为优秀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院简介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和“视野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创业人才,开创建设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新局面,2007年6月学校决定成立启新学院,在该学院中按学科大类设立若干个实验班,开展优秀学生培养的新尝试。 办学宗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秉承优良办学传统和理念,汲取现代教育思想精髓,启迪智慧,追求新知,铸造卓越,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拔尖人才。建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区,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树立学校的品牌形象。 实验班设置启新学院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的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坚持分类培养,根据浙江理工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按类组建理科类实验班(材料化学生物实验班)、工程教育实验班(机械电子实验班、电子信息实验班)、经济管理实验班。2007年材料化学生物实验班、机械电子实验班、电子信息实验班各招收新生30人,经济管理实验班招收新生60人,总共招生150人。 实验班学生培养2007级各类实验班实施“2+2”模式,即前两年实行集中学习,期间进行数学、计算机、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强化训练以及学科基础课程训练。第四学期结束时学生可在实验班所属类的所有专业中选择专业,后两年进入相应专业学习。学院主张因材施教,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学院将在课程选修、科研训练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聘请高水平教师授课,让学生及早进课题组、进实验室。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到国内外大学去交换学习或进行科研训练。实行全程导师制,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实验班的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实验班学生选拔办法各类实验班的学生均在2007年招收的新生中选拔。新生报到时,经学生申请,由启新学院和教务处共同组织,根据新生高中阶段的德智体表现、高考成绩、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和学生的意愿等,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学习。 实验班学生竞争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各个实验班将引入竞争机制,采用滚动淘汰制,进行定期调整。不适合在实验班继续学习的学生退回到入学时原班级学习;非实验班学生符合相关条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考核可申请进入实验班学习。学院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取得规定学分后可提前毕业或提前报考硕士研究生。奖学金、“三好生”评定根据学校规定进行,提高获奖比例。学生图书借阅享受硕士研究生待遇。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