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释义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杭州。该院建有“国家级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浙江省机电技术类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和机械制造工艺技术中心、模具技术中心、自动化技术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心、计算机技术实训中心、应用电子技术中心、楼宇智能化技术中心等15个实训、技术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650万元,己形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是省内高职院校中规模最大的、具有工业化环境的高水平机电类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79.46万册,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体育文化设施。 中文名: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校训:求实、求精、求新 创办时间:1952年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管平 所属地区:中国 浙江 主要院系:机械工程系、现代制造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工科 学院简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浙江省杭州工人技术学校创办于1952年。学校秉承“服务浙江制造”的办学传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几代机电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目前已成为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育部53所 “国家高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院校之一。 学院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滨江高教园区,占地318亩,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47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职称 110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及硕士学历101人,专任教师32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80.3%。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125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现代制造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经贸管理系等教学部门;现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24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为省重点专业。 学院把“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特色,坚持“能力为本,实践领先,学练交替,重在综合”的实践技能教学理念,积极推行技术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9.7%。教研成果《自动控制综合实训系统开发及在高职教学中实践》荣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立了从初、中、高、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培训与考核鉴定体系。 学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积极探索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道路,与著名企业合作在校内共建西门子技术应用等实验室;与浙江凯达集团、浙大中控、娃哈哈集团、航天电子等多家企业集团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23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聘请163名行业专家担任学院办学、产学研、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院坚持以赛促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技能大赛。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脱颖而出,获省厅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人次;首届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取得三金一银的佳绩;中国七省市模具制造技术大赛中取得2项金奖,1项银奖;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连续三届浙江省内第一;获得中国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中国数控技术比赛获省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五项;这些荣誉奖项的获得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是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肯定。 学院积极承担省市政府、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是国家级数控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浙江省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证基地、浙江省总工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国防科工委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教育厅中职师资培训基地、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杭州市高新(滨江)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培训初、中、高级工近10000人,培训考评技师2000余人。学院承办了省级各类技能大赛近20项。 55年来,学院已为浙江机电行业培养了三万余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干部,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校友,有浙江省经济建设的栋梁和制造业企业的精英。近年来,学院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97.6%,重点专业就业率达100%,名列浙江省高职院校前茅。学院先后获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遵循“求实、求精、求新”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以建设示范性院校为目标,抓内涵,促特色,创品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历史沿革一、浙江机电职工大学 浙江机械工业职工大学更名为浙江机电职工大学 二、浙江机械工业学校 1964年杭州工学院(原浙江机械专科学校部分)改建为浙江机械工业学校 1971年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撤销 1978年浙江机械工业学校复校 2002年浙江机电职工大学、浙江机械工业学校合并升格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左家奇 党委副书记、院长:管平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黄道平 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国炳 党委委员、副院长:来建良 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张耀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邵文娥 院徽标志以Mechanical & Electric 开头字母"M"、"E"为原始造型构想,选用 富含科技色彩的学院蓝,充分体现学院专业特色,通过螺旋上升的视觉效果和超常规的透视结构,寓意着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精神、锐意进取的蓬勃朝气和洞窥知识奥秘的愉悦之情。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系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最悠久的系之一,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三个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是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基础和实验实训、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等五个教研室。现有在校生840余人。 机械工程系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40余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6%,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80%以上,具有硕博学位(含在读)所占比例40%以上,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3人。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对象1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系实验设施完善,拥有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机械基础训练中心、传动及控制技术中心等三个实训中心,下设开放式工艺工装实训室、拆装测绘实训室、液压传动实验室、刀夹具展示室、机械零件实验室及机械创新实验室。 机械工程系积极开展教科研,拥有机械设计与制造校级研究所,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课题2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重点规划教材2门。 机械工程系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2004年在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制作的月球车,获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2005年在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制作的深海探宝机,获1个二等奖;2006年在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中制作的拯救人质机器人,获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2005年在浙江省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中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优秀奖。 电气工程电气工程系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最早成立系部之一。现下设系办公室、电气教研室、生产过程自动化教研室、机电一体化技术教研室、实践教学教研室和浙江汉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等六个部门。目前开设的专业有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三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是省重点专业,电气技术为院重点专业。目前,在读学生约1200余人。 电气工程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专任教师38人。有两位教师入选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一位教师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电气工程系拥有一流的实验、实训、科研设备。现有机电控制技术中心、自动化技术中心、学生技术创新实验室等。机电控制技术中心为省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电气工程系和国际著名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成立西门子数控技术浙江培训中心。与日本OMRON公司合作建立OMRON大学联合实验室。 电气工程系教师在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同时,在产、学、研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几年来先后完成开发、研制、设计等各类课题50多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二项、省教学成果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二项,省级精品课程两门,在各类杂志、学会年会发表论文近百篇。 改革发展中的电气工程系将在学院的领导下,坚持“求实、求精、求新”校训,建立了一套严谨有序、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运行体系。根据浙江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 电子信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的增加,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要求,2005年1月,部分专业从电气工程系和信息电子工程系中独立出来,成立了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简称电信系)下设应用电子技术、控制与通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四个专业,在校学生800余名。 本系拥有一支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0余名,行政管理人员及专任教师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学设施先进,目前拥有电工技术实验室、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家用电器实训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传感器技术实验室、楼宇综合实验室、楼宇音响空调实验室、楼宇安防/消防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EDA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电子工程实训室等共16个实验(实训)室。 本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掌握应用电子、楼宇智能化、汽车电子等各方面专业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主干专业实验设备初具规模,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有了较好的训练条件。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还与霍尼韦尔公司共建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中心Honeywell BA系统浙江培训基地。2003年和2005年,在两年一届的中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电子信息工程系连续荣获中国二等奖。 现代制造2005年随着学校规模和学生数的增加,从历史悠久的机械工程系中独立成立现代制造工程系。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现有专任教师29名,其中中高级职称24名,占80%以上,双师型素质教师22名,占教师数的75%以上,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60%以上。 本系将秉承优良传统,严谨治学,努力开拓,追求创新。 现代制造工程系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和实验实训三个教研室。 其中数控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院级重点专业。 现代制造工程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与省内数控、模具等制造行业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基地,实现了校企双赢,营造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氛围。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系成立的两年中,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现代制造工程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于2005年开始实施优秀学生创新特色班,结合双休日工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 2004年浙江省“华中杯”数控技能大赛中,现代制造工程系选手获得数控铣工第三和第四名;2005年10月,组织三支参赛队伍,参加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深海探宝机器人设计大赛,在共61支浙江省本、专科院校队伍参赛中,取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与机械工程系派出的参赛队伍包揽了专科组前四名;同年11月,在浙江省模具制作工技能大赛中获得冷冲模第一名和两个第二名,12月举行的2005年国家东部地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模具制作工金奖2项、银奖1项;2006年5月,首届“中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参赛的两个项目均获得金奖,中国共设金奖20项、银奖39项。现代制造工程系积极探索产学合作发展模式,承担学校和社会课题,完成了 "数控车床改装"课题;社会服务课题有“大面积曲面模具设计和制造”、“心形模具设计和制造”、“SIG-15K型高速封盖机测绘设计”、“电脑绣花机传动凸轮优化设计和加工”、“电脑横机机头的系统的研发”等,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经贸管理经贸管理系现由系办公室和会计教研室、企管教研室、电商教研室、国贸教研室、营销教研室组成。共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 36人,绝大多数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现有的师资队伍年轻化,具有开拓、创新精神,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50%,高级职务教师比例达3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75%以上。 经贸管理系将秉承学有所成、精益求精的方针严谨治学。 经贸管理系共设五个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会计。经贸管理系现有教学班23个班,在读学生1000余人。 经贸管理系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学习中提倡获得多证制,三年的课程教学力求与中国技术职称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营销员考试、报关员考试、内审员资格考试、外贸单证员、跟单员考试、会计电算化上岗证书考试等的相关内容接轨,以利学生取得多本证书,学生也可以在业余时间报考驾驶。根据往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多一张证书,多一份竞争实力,经贸管理系提倡的多证制,深受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在今后的教学中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充分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质量打品牌,将经贸管理系的各专业建设成为有特色、深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 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始建于1993年,目前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三个专业,就业方向涵盖网络工程、网络管理、软件开发、网站建设、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企业信息化管理与保障等多个岗位群。计算机应用工程系拥有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网络、硬件、软件专业实验室。建有美国思科(CISCO)网络技术学院、企业信息化管理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教研室、计算机网络教研室、实验实训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等。 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为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要求,计算机系还非常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建立了一支有朝气、奋发向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队伍。现有教师3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3人,讲师及工程师等14人,13人具有硕士学位。目前在校学生900余人。 计算机应用工程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以“双证”为特色,构架课程教学体系,实行 “分方向”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除利用已有教学设备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动手外,还与校外一些IT企业合作,通过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几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国际交流国际交流系是为了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吸收教育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以进一步适应未来学院建设和发展目标而设立的涉外型、国际性的教学机构。 国际交流系建立了“中澳数控专业”和“中澳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两个具有教育优势的合作办学项目,由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共同培养数控技术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外向型高技能人才。合作项目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教育部备案。 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在世界上处领先地位,博士山学院(Box Hill Institute of TAFE)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之一,成立于1924年,是一所隶属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的公立高等教育学校,颁发大专文凭,已与世界上四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学院的文凭在澳大利亚、中国和世界其他英联邦国家都得到认可。 合作项目引进澳方教学模式、教材,核心专业课程由外方资深专业教师授课,教授本专业的中方教师均为经验丰富的双语型、双师型教师,并持有澳方高等职业教育任教必备证书。 设计艺术设计艺术系是在原机械工程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新成立以设计工作为主要目标岗位,以应用艺术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要特色教育的新兴系。现在设有工业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三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是紧紧抓住中国制造开始迈向中国创造的难得机遇的背景下开设的专业。根据这两个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依赖艺术和机电知识的特点,整合机电学院良好的机电教学氛围和艺术系良好的艺术教学氛围,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构建科学的专业教育平台。 其中已经有两届毕业生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分别达到了97%和100%。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是根据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和浙江省及杭州市大力发展动漫产业的背景下新开设的专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紧临国家动漫基地的地理优势,引进了国内优秀的动漫师资人才,以艺术系强大的艺术设计力量和计算机系完善的硬、软件教学条件作为支撑,努力将专业做精、做专、做出特色。本系拥有一支高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师资总数的30%以上。在教师的设计作品中,获得国家级设计(艺术)展奖3项,机电部科技进步奖 1项,省级及以上设计(艺术)奖12项。而电动车、空气净化器、医用保健制氧机等30余项工业设计作品和企业VI设计已经被SOLVER等五家美国公司和浙江卧龙集团等30 余家国内企业所采用。设计艺术系已经与国家动漫基地及BOSH公司等签定了产教结合协议,为设计艺术系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系教学设施先进,各个专业教室都配有现代化多媒体设施,已经建有的和正在建设的实验室有创新实验室,模型室,产品展示与解剖室,动漫设计与制作专用教室,音像实验室等等。 继续教育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机电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拥有机电类实训设备6000万元,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学院设立继续教育分院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积极与省、市、区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浙江省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考证基地、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西门子浙江数控培训中心(全国两个授权基地之一)、浙江省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考点、杭州市就业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和高新(滨江)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并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由于学院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成绩突出,学院先后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共青团浙江省委等十三个厅局授予第二届全省‘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继续教育分院积极承担政府和社会各职业工种机电类技能大赛,近三年成功承办了“2005浙江省模具制造工技能大赛”、“2006浙江省技能运动会”、 “2006浙江省‘凯达杯’数控技能大赛”、 “2006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职业技能大赛”、“2007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大赛”、“2007‘亚龙杯’全省高等学校学生十项技能大赛”、“2007浙江省技工学校技能运动会”、“2008浙江省‘华盛鑫泰杯’职业学院(校)数控技能大赛”、2009年全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2009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等20余项大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继续教育分院率先承担并开展省教育厅“双元制”成人高校教育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全面的校企合作,探索并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双元模式,开创一条中低层次技能型人才向高技能人才转化的新途径,培养一批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实用人才。 继续教育分院积极开发新职业工种,并组织编写培训教材和技能鉴定题库30多套,还积极开展新职业工种试验性鉴定,是全省机电类高级技师唯一考评培训点,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及全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