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海洋学院 |
释义 | 浙江海洋学院,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学校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设有海洋科学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开设有海洋科学等41个本科专业,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等6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一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海洋特色明显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中文名:浙江海洋学院 外文名: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简称:浙海院 校训:海纳百川、自强不息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农林类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苗振清 所属地区:中国 浙江舟山 主要院系:海洋科学学院,水产渔业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数理信息学院 硕士点:3个 院士:1人 省级重点学科:6个 学院概况中文名称:浙江海洋学院 英文名称: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建校时间:1958年学校论坛:碧海潮声 学校地址: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 学校校区:定海校区、普陀校区、萧山校区、长峙岛校区(在建) 现任校领导:党委书记:周达军;校长:苗振清 综合情况: 浙江海洋学院是一所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发展的省属高校。 学校现有海洋科学等41个本科专业,海洋科学、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渔业、食品加工与安全等7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20余家科研组织,开办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培训中心等6家培训机构。 学校介绍浙江海洋学院位于东海之滨的千岛之城、中国第四个国家级新区、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市)定海区。舟山由139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全国唯一的群岛地级行政区,毗邻国际港口城市宁波市,著名的佛教胜地“海天佛国”普陀山就坐落在舟山市。学校创建于1958年,始名舟山水产学院,1975年更名为浙江水产学院,1998年与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合并,2000年与舟山卫生学校合并组建浙江海洋学院。此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相继进(并)入。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05年获得 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半个世纪以来,学校数易校址、历经变迁,积淀形成了“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权资格,以海洋为特色,理学、农学、工学、文学、医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藏书14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1亿元;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2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设有海洋科学学院、水产与海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理信息学院、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石油化工学院、食品与药学学院与医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萧山分院、普陀科技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举办独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开设海洋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航海技术、土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英语、护理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生物制药等41个本科专业和捕捞学、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食品加工与安全、渔业技术等7个领域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以及若干个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高职(专科)专业;建有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浙江省海水增养殖 重点中试基地、舟山深水网箱养殖工程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所、渔业科学研究所、船舶与机电工程设计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海洋文化研究所等22家科研组织和浙江省远洋渔业培训中心、中国石化销售公司舟山职工培训中心、船员培训中心、海洋管理培训中心等6家培训机构。 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大发展形势,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以及海洋科技文化背景的应用型人才。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先后通过了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估、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和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交通运输部航海类专业办学条件验收。学校注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生课外科技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在全国、全省的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和文体表演等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殊荣;参加社会实践形成的系列报告集《蓝色报告》得到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函肯定。毕业生追踪调查表明,学校近几年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当年就业率在98%以上。 先后通过了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评估、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130个教学建设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学生课外科技和文体竞赛多次获得一等奖殊荣,社会实践系列调查报告集《蓝色报告》得到现任国家副主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充分肯定,涌现出“浙江骄傲人物”刘凌云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海洋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首批校园文化品牌。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当年就业率在95%以上。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支撑,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省“重中之重”学科和海洋生物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行政管理学等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国家水产品头足类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中国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省海洋增养殖重点实验室、省海洋养殖装备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省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共建)、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省港航科技研发中心等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省部级奖70余项;提出了东海伏季休渔的建议案并被国家采用;主持了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专项、国家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为区域海洋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的良好氛围。先后有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8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15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70人入选舟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新世纪111人才工程,52人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拥有一批省级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名师。著名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士筰为学校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等受聘为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建有国家科技部海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海洋科技创新引智园区(共建),具有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白俄罗斯、挪威等国(境)外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大院大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组建了一批科技合作创新载体。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科教先行。学校正借势海洋强国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机遇,坚持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夯实基础、提升内涵为重点,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争取到2020年,建设成为办学特色明显并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海洋大学,成为我国中部海洋人才培养基地、海洋科技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引智载体、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以上数据截止2011年4月) 党委书记:周达军 校长:苗振清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海院路18号 学生成就在2007年的“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学校选送的三位选手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各一个,在参加浙江赛区决赛的103位选手中排名24位、27位和51位;在2008年的“CCTV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中,学校选手更上层楼,获得浙江省第六名、第二十六名和第三十七名,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参赛的三十多所高校中名列前茅。在2008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学校获得了更为优异的成绩,共获得全国特等奖一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16名,并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三等奖。 学术研究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面向地方经济,加大各项建设,培育特色与优势学科,全面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现有捕捞学、海洋生物学行政管理学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海水增养殖省级重点试验基地1个。学校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历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省部级奖64项,并发表、出版了一批高水平论著。目前,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等科研项目348项,科研经费达3816万元。学校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先后与20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 近五年来,科研成果转让或被采用137项,直接经济效益2.96亿元。特别是近年来承担“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深海抗风浪网箱的研制与养殖示范”、“岱衢族大黄鱼养殖产业化技术研究”和“大黄鱼规模养殖新技术开发”等国家“863”计划4个项目,为我国海洋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渔民转产转业及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依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办学,走开放式办学路子。近五年来,学校与日本、俄罗斯、挪威、新西兰等20多个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分为自然科学版和人文科学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社会影响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海洋,教育先行。2008年11月1日,浙江海洋学院将迎来她的五十华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提出要“高质量办好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学院正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和海洋经济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全国,以建设成为海洋人才的培养基地、海洋知识的创新基地、科教兴海技术的攻坚基地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为发展方向,加快实施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过渡,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海洋特色明显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入学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其中 “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则不予录取;“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的由学校视情况取舍。 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专业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无口吃、四肢无残缺、听力正常.报考航海技术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65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5.0,或者一眼达4.9、另一眼达5.1(须经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或省招生办批准);报考轮机工程专业的考生,身高在1.55米以上,双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8,或者一眼达4.6、另一眼达4.9,或者双眼裸眼视力均在4.6或以上,但经矫正后双眼裸眼视力均能达5.0(须经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或省招生办批准)。其他要求参照交通部行业标准《海船船员体检要求》。 机构设置机构设置 党政管理机构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 纪委、监察室 组织部、统战部 宣传部、新闻中心 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招生就业指导处 发展规划处 地方合作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教务处 人事处 科研处 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处 计划财务处 审计处 资产管理处 离退休工作处 成人教育处 基建后勤管理处 保卫部、保卫处、人民武装部 教辅单位 图书馆 公共实验中心、网络中心 学报编辑部 心理教育中心 直属单位 (部分) 教学质量监控中心 校友办公室 综合档案室 校报编辑部 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人才交流中心 会计核算中心 招投标委员会办公室 附属单位 (部分) 后勤集团公司 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中心 群团组织 工会 团委 浙江海洋学院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院系设置海洋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是浙江海洋学院的特色学院,其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生化系,经改革重组后,成立于2000年,设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六个本科专业和海洋生物学硕士点。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海洋生物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物理海洋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海洋技术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学院下设三个系和两个科研机构:海洋科学系、生物科学系、环境科学系;生物化学与生物工程研究生、环境与海域研究所、海洋科学研究所。拥有海水养殖生物遗传与发育实验室、海洋生物资源和分子工程实验室、海洋环境生态专业实验室、海洋科学实验室、海洋技术实验室、海洋生物技术实验室,其中国际合作的有中俄浙江东海海洋养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中日联合海洋生态环境实验室,以及两岸合作的海峡两岸水产生物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高级职称教师29人,其中教授12名、研究员1名;有博士18名,在读博士7名。 学院坚持走产学研联合办学之路,科技开发工作始终走在学校的前列,与浙江东海海洋研究院、浙江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研究机构、股份制企业共同构建了产学研联合体,为全面提升学院的教学、科研、产业、社会服务水平建立了高效的运作机制和坚实的物质保障。由学院承担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制造及高科技生态养殖示范工程基地”、“大黄鱼规模化养殖新技术”等4个项目先后列入国家“十五”“863”计划,目前学院在研的国家级、省市级各类项目近20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 学院非常重视利用社会各界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目前已与校外十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先后建立了4个校外实习基地,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浙江海洋学院又是浙江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委员会学会挂靠单位,并且与挪威农业大学、日本东京水产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俄罗斯国立湖河研究所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人文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是浙江海洋学院17个学院中最富综合实力的学院之一。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有博士学位的7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现有全日制学生940余名。 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及文秘(高职)专业。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为校级重点学科,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外国文学和应用写作门课程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现设有文学教研室、语言教研室、文秘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海洋文化研究所等机构。学院教师在认真履行教学职责的同时,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自1998年以来,学院教师多次获省、市、校科研成果奖、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近三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厅级课题22项、市级课题6 项,获得省部级奖6项,出版著作15部。学院教师立足于当地现实,积极服务于地方,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组承担的黄式三、黄以周著作整理项目被列为国家清史工程、省文化研究工程和舟山市重大文化工程。在海洋文化研究方面,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编、专著7部,并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韩国木浦大学岛屿研究所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一定的成就。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在拓宽学生就业面上,毕业生除了能胜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以外,还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文秘、新闻传媒、工作,以适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人文学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左右,连续多年居浙江海洋学院前列。 水产学院、海运学院水产学院、海运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8年的浙江水产学院,是学校最具海洋特色的二级学院之一。设有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轮机工程和航海技术5 个本科专业,轮机工程技术1 个高职专业。其中水产是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现有全日制学生 1046人,研究生54名,来自中国 18 个省区。专业教师 52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6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 17 人。 学院现设有1个捕捞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养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研究方向有渔具渔法、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和渔业生态环境。 学院下设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航海和轮机五个系,海洋渔业、水产养殖、渔业资源与环境、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等实验室和渔业科学、航海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三个研究所。 学院注重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有 3 省级门精品课程和 4 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 6 个在研教改项目,在校外已建立了 16 家教学科研基地。近年来,已有数百名毕业生取得 “ 一等远洋渔业船舶二副 ” 、 “ 一等远洋渔业船舶三管轮 ” 、 “ 渔业四小证 ”“ 熟悉与基本安全 ” 等职业证书。 学院注重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捕捞学、渔业资源、水产养殖 3 个重点学科, 2000 年以来共发表了论文 270 多篇,出版了学术论著 22 部,现承担科研项目 91 项,累计科研经费 1200 多万元,其中许多项目取得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渔具渔法、渔具理论、渔业资源理论、渔业生态环境、水产增养殖技术、水产养殖工程、船舶污染控制技术、船舶动力装置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 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是在1998 年由原舟山师专外语系和原浙江水产学院大学英语部合并组建而成,现有英语和小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分英语教学和外贸英语两个方向,在校生人数达 1280名(含东海科技学院外语系524名)。原舟山师专外语系于1983年就开始招收英语师范专科学生,新组建的外国语学院于1999年招收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这二十多年的办学进程中,学院为浙江省乃至中国中小学及外贸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外语人才。 外国语学院立足舟山,服务浙江,面向中国。其人才培养依托本校优势学科,以英语+方向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为特色,通过文理渗透、纵横结合的课程设置,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思维灵活、工作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学院设有英语系、大学英语部、日语教研室;专任英语专业教学的教师30名,其中正副教授16名,讲 师17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2名,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育人为先的工作理念,多次被学校评为“三育人”先进集体,多名教师获得省、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学院有2名教师被学生评为学校首届“最受学生欢迎十佳教师”。 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发展龙头,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重视教学改革,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英语语言文学已被列为校级重点学科,大学英语已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每年承担若干项厅局级课题。 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7月,是浙江海洋学院“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学院之一。学院现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即原制冷与食品加工专业)有20多年的办学历史,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下设船舶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和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四个学科,设有船舶工程、海洋建筑科学、海洋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3个研究所,2007年投资成立海之帆造船技术有限公司。学院有多名教授、博士在中国船模试验池会议(CTT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力学学会、中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研究会、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等国内学术组织担任职务。师资队伍中不仅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有一批富有创新精神、活跃在学科前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萧山科技学院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前身为浙江水产学校,是省属中专学校,成立于1984年,由浙江省水产局主管,座落在钱塘江畔,位于萧山湘湖旅游风景开发区内。浙江水产学校2000年7月并入浙江海洋学院后,组建为浙江海洋学院杭州校区,成为浙江海洋学院在杭办学的二级学院,2003年8月学院升格为浙江海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分院,2008年1月更名为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 校区共占地170余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40余亩,苗种基地占地135亩,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与省内几十个企业紧密联系,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学院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开设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等十几个专业。 学院教学设施完善,设有多个实验室,拥有一支以本科学历为主、研究生学历占10%以上,讲师、副教授、高级讲师等中、高级以上职称占82%的师资队伍。学院办学层次为三年制高职(大专)教育,学院还设有上海水产大学浙江函授站,从事函授本、专科教育。学院面向浙江省招生,现有在校生1298人。学院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联合办学,为更多的杭州地区尤其是萧山籍学生创造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7月,由原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组建而成。现设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等3个系。有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院建有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其中实验教学中心包括机械基础、先进制造技术、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实验室;工程技术实训中心和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由省财政立项资助,承担校内外工程技术实训方面的任务。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58人,硕士、博士所占比例为85%,高级职称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所占比例为50%,学院人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强。有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舟山市“111人才工程”人员4人;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对象4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00余名。 学术期刊《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原《浙江水产学院学报》)ISSN 1008-830X CN 33-1238/P,90页,创刊于1982年,原为半年刊,1991年起改为季刊,同年被列为水产类中文核心期刊,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quatic Science and Fisheries Abstracts,ASFA)数据库收录刊物。学报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海洋水产事业服务,为地方海洋水产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海洋、水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渔业资源,水产增养殖技术与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与船舶工程,渔业机械与仪器,航海技术及海洋科学与水产科学基础研究等及与学校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等,在全国及浙江省综合质量评比中多次获奖。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原《舟山师范专科学校学报》)ISSN 1008-8318 CN 33-1239/G,100页,创刊于1984年,1999年改为现名。主要刊登文学、语言学、美学、艺术学、哲学、逻辑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论文,并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中率先开辟了“海洋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发表包括海洋文学、海洋美学、海洋历史、海事法以及海岛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设奖学金学校现设有王成海奖、三好学生奖、优秀学生奖、单项奖、优秀毕业生奖等,同时参加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的评选。获奖面为40%左右。目前学校年度最高奖学金额度为3500元。学校设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经费。报到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持《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加盖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专用公章)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根据《浙江海洋学院学生资助办法》,或《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资助办法》,学校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认定,经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和学费减免等多种渠道获得资助,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最高资助金额达8000元,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领导机构党委书记:周克非 党委副书记:黄建钢 党委委员、校长:苗振清 副校长: 吴常文 地理位置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文化路105号 五年规划根据《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支持浙江海洋学院等海洋院校建设国家级涉海学科平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加强我省涉海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建成一批高水平涉海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增强研究生教育实力,争取在涉海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国家级奖项上取得新突破。 综合性海洋高等教育实施计划。启动省内高校共建浙江海洋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计划,根据合作共赢原则,采取共建学院、共建学位点、共建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师资共享等举措,帮助浙江海洋学院建成综合型的海洋高等学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