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召南·何彼禯矣
释义

齐侯的女儿出嫁,车辆服饰侈丽。这首诗隐约地讽刺了贵族王姬德色的不相称。

作品名称:召南·何彼禯矣

创作年代:先秦

作品出处:《诗经·国风》

文学体裁:诗经

正文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释

(1)襛(nóng):繁盛浓艳貌。(2)唐棣:也作棠棣、常棣;即郁李,为落叶灌木,高五六尺,花红或白。(3)曷:何。肃:庄严。(4)雝(yōng):和乐。此指仪容庄重而和悦。(5)王姬:周王之女姬姓,故曰王姬;此泛言王室女子。宋吕祖谦《读诗记》:“肃雝者王姬,而曰王姬之车。不敢指切之也。”(6)华如桃李:即如桃李华之倒字句。(7)平王之孙:周平王的孙女。(8)齐侯之子:此句连上句谓周平王的孙女嫁给齐侯的儿子;《春秋》记载王姬嫁齐侯有两件事,一在鲁庄公元年嫁齐襄公,一在庄公十一年嫁齐桓公;这里的平王之孙,齐侯之子是据这些史事而泛指贵族间的婚嫁,同“秦晋之好”出于一理。(9)钓:钓鱼。指钓鱼所用的东西。(10)维,语助词。闻一多认为《诗经》中的“钓鱼”“吃鱼”是婚姻、恋爱的隐语。古今民歌中亦多以鱼喻匹偶。(11)伊:语助词。(12)缗(mín),丝绳;此句谓丝合成丝绳。喻男女合婚。缗,也作。《说文》谓“从糸昏声”。则缗字,古时谐“婚”字音,为双关之用。《庄子·在宥》:“当我,缗乎!还我,昏乎!”清王先谦集解引郭嵩焘:“缗,昏字通,缗亦昏也。”昏,即古婚字。

译文

怎么那样浓艳漂亮?像唐棣花儿一样。怎么气氛欠肃穆安详?王姬出嫁的车辆。

怎么那样地浓艳漂亮?像桃李花开一样。天子平王的外孙,齐侯的女儿做新娘。

钓鱼是用什么绳?是用丝线来做成。她是齐侯的女儿,天子平王的外孙。

说明

关于“周南”、“召南”二部分诗产生的地区及“二南”的具体意义,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我们从“二南”本身找内证,分析前人的一些不同的意见,认为“二南”绝大部分诗是来自江汉之间的一些小国,有少量诗篇也远及原来周公旦和召公奭分治的地区——今河南洛阳一带。因此“二南”诗的产地大致说来,包括今河南洛阳、南阳和湖北的郧阳、襄阳等地区。

至于“南”的含义,根据甲骨文,证之以古代典籍,“南”原来是一种很古老的乐器名称,后来才演变为一种地方曲调的专名,古书称作“南音”。“南”这种曲调最初盛行于江汉流域,以后才逐步影响到附近北方的地区。“二南”中的诗就是用“南音”演唱的歌词,自汉以来,虽然“声”渐渐失传了,但是“南”这个名称仍然保留了下来。

同时“南”又是方位之称,在周代习惯将江汉流域的一些小国统称之“南国”或“南土”、“南邦”(见《小雅·四月》、《大雅·嵩高》)等,所以诗的编辑者便将采自江汉流域许多小国的歌词,连同受“南音”影响的周、召一些地方采来的歌词,命名为“周南”、“召南”,以与其他十三国风在编排的形式上整齐划一。《左传·隐公三年》记君子的话说:“‘风’有《采蘩》、《采苹》”,此二诗均属“召南”。可见“二南”属于风诗,与其他国风一样是地方曲调。

“二南”绝大部分诗是西周末东周初的作品,旧说以为是文王时期的诗,那是没有根据的。

“召南”共有十四首诗,包括: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