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肇源农场 |
释义 | 黑龙江省肇源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西南部,地处嫩江下游中段左岸,嫩江流经地域9.3公里,东南北三面与肇源县新站镇接壤,西与吉林省大安市隔江相望。农场东临新肇火车站,相距9公里,西连大安港。距大庆市100公里,距省城哈尔滨200公里,陆路交通和水陆运输极为便利;通讯发达,国网、垦网齐备,微机全国联网,信息灵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气候肇源农场位于北半球第一积温带,无霜期135-145天,年≥10℃以上积温2900-3200℃,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稻生长。全场总控制面积11.7万亩,其中耕地5万亩,是黑龙江省垦区西南部小型现代化农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水利资源丰富,盛产鱼虾,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被人们誉为“塞北的小江南”。 规模肇源农场始建于1948年。初为地方农场,后归属权几经变更。1976年省国营农场总局成立后,划归绥化国营农场管理局领导至今。肇源农场现有耕地5万亩,总人口4000人,拥有固定资产8000万元。 经济“九五”以来,肇源农场本着“精种水稻,绿色兴场;多养狐貉,特色富民”的发展思路,致力于水稻生产和特色狐貉养殖,一改贫困的面貌,累计盈利2000多万元。肇源农场党政班子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农场,依托资源小场,打造产业大场的理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7亿元,人均纯收入10396元。 农业生产率先实现现代化。肇源农场现有水田面积5万亩,是垦区唯一的绿色优质水稻生产专业场,十分注重提高水稻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九五”以来,农场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水利工程配套建设,目前已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的生态水利综合治理标准,年生产绿色优质水稻3.5万吨。该场拥有轮式拖拉机85台,水稻插秧机720台,水稻收获机480台,水田生产机械化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插秧、收割、整地时限大大缩短,作业质量全面提升,保证了农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该场还投资40万元建设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展示了农场科技种稻和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为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畜牧业产值占农场经济半壁江山。在特色养殖上,农场狠抓了养殖技术培训和现代化养殖小区建设,引资600万元新建了以芬兰养殖场为蓝本的标准化养殖场二座,同时农场还有规模较大养殖厂30座,进一步推进了规模饲养。现狐貉存栏已达到了40000只,年出栏狐貉160000只左右,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狐貉养殖业已成为开放在黑龙江垦区大地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肇源农场注重民营加工业发展,将水稻的深加工产业做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经过多年扶持和打拼,嫩源米业已成为农场水稻加工龙头企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加工精制米1万吨左右,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及大庆周边地区,市场占有份额逐年扩大。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农场开发建设住宅楼11000平方米,别墅小区6720平方米,拆除泥草房6880平方米,全场居民住宅100%实现砖瓦化;新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2063平方米,全面实施改水改气工程,完善职工群众人居条件。百姓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各项民生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 肇源农场是垦区唯一的绿色优质水稻生产专业场;是全省最大的狐貉养殖基地;这里的优质大米闻名遐迩;这里的生态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这里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肇源农场正在大踏步地向和谐社会、和谐农场迈进,正向世人展示着她更加美好的明天! 特色产品一、大米 肇源农场位于出产北大荒优质大米的黑龙江松嫩平原,一年仅一熟,嫩江水和依吉蜜河水灌溉,水稻生长期每天日照长打16小时,为中国夏季最长日照时间。分别经过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品品质卓越。大米比普通米含有更多的糖类、蛋白质、膳食纤维叶酸、机酸及维生素B1、B2、E和古维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年供货量1.4万吨。 二、 狐貉皮张 肇源农场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冬夏温差大,有利于狐貉的生长,为生产优质皮张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肇源农场养殖狐貉已有20多年历史, 先后引进芬兰原种狐貉1000只左右,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进行改良,改良率达100%。改良后蓝狐皮张平均在100公分以上,貉皮平均在90公分,皮毛色泽美观,毛绒丰厚,板质结实。肇源农场年供货量貉皮30000张、蓝狐皮25000张、银狐皮34000张、雪狐皮40000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