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释义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中山医学院肇庆分院,后更名为广东省肇庆卫生学校。多年来,在肇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厅、卫生厅的关怀与指导下,学校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5月升格为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主页:

主管部门:广东省教育厅

学校类型:医药

学校简介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肇庆市端州区和鼎湖区,“九五”期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以医助教、以教促医、医教相长、两title=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style=right src=5d212aa80a6ab98bca130c54" data-layout=""left" id="alb_223703" style="width:219px;">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活动剪影(1)(20张)“九五”期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以医助教、以教促医、医教相长、两title=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style=right src=5d212aa80a6ab98bca130c54" style=" right ; visibility: hidden;padding-bottom:3px;">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翼齐飞”的发展方略。十多年来,在办学模式等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十一五”期间,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部、卫生部有关职业教育相关文件,总结提升卫生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进一步探索与行业“校院合作、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一个平台”(“校院合作、医教结合”育人平台);深化“三个合作”(校院合作共构人才培养方案、校院合作共建教学团队、校院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四个对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实践、对准德育抓素质)。

作为省内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农村基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是广东省及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学校的重要责任,也是学校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动力源泉。根据广东省及肇庆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农村基层对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人才的需求,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路与定位,提升了办学理念。办学定位: “立足肇庆、辐射广东、面向基层(农村)、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农村)高素质技能型卫生人才。办学理念:“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办学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走“校院合作、医教结合”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一是成为广东省和肇庆市广大农村、社区卫生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 二是成为肇庆市及周边地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三是成为肇庆市社会医疗服务的重要力量;四是成为肇庆市卫生行业先进医护技术吸收、消化、转移和创新的基地。

学院荣誉

五十余年的辛勤耕耘,几代肇医(卫校)人的不懈努力,已为社会培养了卫生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名,毕业生遍布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许多校友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管理骨干。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紧缺(护理)人才培养培训试点基地”、“文明单位”、“文荣誉称号]专业设tle] 200科医学、临诊断)、临床医学(麻醉)、康复治疗技术、助产、口腔医学、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护理专业;中职部开设有护理、护理(美容)、助产、药剂、医学检验技术等5个中专专业。学制三年。中专毕业生可通过“3 证书”考试进入高职班(专科层次)学习;专科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层次学习。

学校护理专业是国家财政部重点资助项目、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省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目前,专科护理专业与菲律宾、加拿大、香港等高校开展出国护士培训项目及学生交流活动,为护理专业学生出国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提供平台。

学校将以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为契机,以新校区建设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创建和谐校园,推动学校持续、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我省卫生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系部介绍

基础部

教研室设置

基础部下设政治教研室、语数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微机教研室、化学教研室、解胚教研室和三理教研室等八个教研室。

师资力量

基础部有一支思想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教学经验较丰富、以高中级职称为主的师资队伍,共有教学人员92名,其中专任教师80人,教辅人员8人。教学人员中高级职称有3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3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9人。硕士学历有8人。具有“双师型”职称的教师有32人。

实验室建设

基础部拥有物理实验室、化学生化实验室、微机实验室、语音实验室、解剖实验室、病理组胚实验室和机能实验室等26间实验室。实验教学设备总价值近五百多万元。

教科研情况

基础医学部在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教科研成效显著。2006年以来,基础部教师获校级以上的科研奖18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2项;在项科研课题14校9项;评为校级;公开发表教研科研论文56篇;主编和参编的公开发行的教材13本,其中以副主编参编的《人体解剖学》和《医学伦理学》二本教材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编写了一批实用性较强的校内、校本教材。

临床医学系

临床医学系下设内科、外科、、影、中医、预防医学等8个教研室。目前开设的3年制大专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临床医学系目前拥有专任教师7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博士1人;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1人,中级职称17人。

专业介绍

一、临床医学专业(大专)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一线需要疗卫生单位临床医健工作,德美等全面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临床技能场景教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二、口腔医学专业(大专)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规临床操作技能,能在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修复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诊断基本技能、内科学、外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医学。

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大专)

学制:3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治疗知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疾病概要、康复医学导论、康复评定学、临床运动治疗学、临床作业治疗学、康复心理学、理疗学、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

医技药学系

医技药学系下设检验教研室和药学教研室。检验教研室负责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技术的教学、科研;药学教研室负责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

专业简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学制3年本专业培养具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基层医院、疾病控制中心、血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等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及医学相关类实验室工作,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学制3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基层疾病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医院检验科、海关和边防检验与检疫中心等部门从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工作,德 、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药学专业

药学专业(大专)学制3年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药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医药卫生单位和企业从事药品购销、制剂、药品质检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医药卫生行政单位从事相关的管理工作。

师资简介

本教研室共有教师15人,其中副教授5人,副主任检验师1人,讲师4人,助理讲师1人,检验师2人,实验员2人。10人具备“双师”素质,有丰富的教学和行业工作经验。

护理系

在五十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一直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护理技术人员在卫生行业内享有盛誉,护理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专业和主干专业,护理专业创办于1958 年,2002年与广东医学院联办高职护理教育,2004年学校升格后,招收专科生。目前护理专业全日制在校生总数931人。专任教师共计75人,其中本科学历43人,占57.3%;硕士(包括在读)32人,占42.7%;高级职称:42人,占教学团队的56%;双师型教师59人,占78.7%;具有临床一线工作经历49人,所占比例65.3%。同时,学校聘请大量行业专家参与教学,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2003年,护理专业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试点基地;

2005年,护理专业被省教育厅遴选为广东省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专业;

2006年,获国家财政资助的护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06年,获广东省财政重点资助护理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07年,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合作,在该院的指导下,护理(英语)专业引用了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的教学大纲,为学校的护理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2007香港沈艾达基金、华夏基金捐助资金,共同建设适合护理专业临床技能复治疗技术技能实训中心等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基地。

培养目标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医药卫生技术的专门人才。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努力构建教育“立交桥”,拓宽毕业生“出口”。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形成了大专教育与中专教育,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模式。

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得到良好的、系统的学习教育和严格的技能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厚实的专业基础技能,积极为群众健康、保健服务,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好评和支持,每年全省各地的医药行业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7:51:13